“一码共治”,左家庄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
2021-08-19 09:3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左家庄“门前三包”星级评价是基层治理的最小空间单元,也是基于城市码的数字化空间综合管理,社区服务码深入社区,形成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左家庄创新模式”。

自今年6月份以来,左家庄街道推进“一码共治”基层治理新模式,从城市有机体、生命体的角度出发,使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支持城市运行管理中的主体责任,借助“城市码”实现城市实体感知数据、线上线下渠道数据的互联互通,形成城市最小的管理单元的标识,通过空间绑定构成的立体网格,对空间内的人、企、物进行精细化管理。在这种创新模式下,从商户到街区、从居民到社区,形成左家庄基层治理的精细化、快捷化,联合化、融合化、智慧化,进而将左家庄打造成为数字孪生街区、智慧街区,逐步实现左家庄街道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截至目前,左家庄街道完成517个门前三包公示牌的安装、宣传、培训工作,11个社区的社区服务码的数据采集和事项梳理工作。累计扫码720次,扫码上报案件数量46件,处置率100%。以“门前三包”管理为突破口,实现临街商户和责任单位(包括政企单位、停车场、菜市场等)门前市容环境的整治。将原有线条化业务管理,转化为数字化空间综合管理,基于责任单位管理物理空间,形成基层治理的最小空间单元。通过门前三包的“企码”作为身份标识和统一入口,实现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燃气检查、控烟管理、疫情防控等各项内容,形成最小空间单元内综合治理创新模式,实现一码多查、一查多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效果。

“一码共治”基层治理

创新模式亮点

01 业务数字化、精细化整合推进

从改善原有基层业务管理线条化、市民互动碎片化、基层权责划分碎片化、事务管理碎片化等常见问题出发,转变治理服务对象,围绕着基层治理的最小空间单元,涵盖临街商户、社区、楼宇等空间场景。通过梳理空间内的权责和事项清单,满足不同角色、不同区域的管理需求,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案件的快速流转、状态的实时分析。督促责任主体“监督员”身份的落实工作,形成自检自查的常态化自治模式;同时,将街道管理巡查及处置权限集中化、统筹化,实现街道原有各部门单一巡查管理到多部门统筹联动的转变。打造巡查智能化、联勤联动机动化、无感执法趋势化的新模式。打造巡查智能化、联勤联动机动化、无感执法趋势化的新模式。

02 创新工具“城市码”应用

基于“城市码”的数字空间化综合管理模式,将“城市码”作为身份标识和统一入口,方便各级管理人员、下沉街乡的监管队伍、社会力量和广大市民参与,实现管理标准统一、问题发现精准、问题处置快速、评估体系完善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模式,达到“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效果,在最基层、最早时间,以相对最小成本流转和解决问题,高效处置一件事,做到小事不出街、难事不出街道。

03 数据汇集一屏观全域

在数据服务方面,通过“城市码”实现日常管理包括:日常巡查、问题上报、案件处置、商户信息、商户自检记录等。通过商户自治、执法数据、市民群众评价等多方数据对商户依托数据进行评星评价;实现对管理对象的分层级,分区域、分重点的精细化管理,并对街乡业务负责人、执法人员、社区负责人的负责范围,管理效果进行精细化的工作评估和考核。实现从线上到线下可以多方参与业务联动数据,由基层汇集数据,平台业务数据梳理,基于一张屏全程展示,后续还可以实时向各个行业和各委办局输相关出业务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鲜活性。数据的精准汇集和更新,为城市大脑提供有力的基础数据支撑。

看看商户怎么说

商户李女士表示:“有了这个门前三包这个公示牌和星级评价,我们经营者对干净的环境也更加珍惜了。每天营业时主动上传三包的清理工作,累计打卡可以还可以获得星级评价,透明又公证特别好。”通过“一码共治”小程序,还可以将门前三包、消毒、测温等纸质记录变成线上打卡电子化,让防疫工作更高效、更安全。

不仅如此,商户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上报寻求帮助,7月29日,位于新源街上的“爸爸烤肉”门前隔离墩被前来用餐的顾客不小心撞坏,由于门前隔离墩也属于该商户的门前三包范围,商户通过门前三包的“城市码”进行了问题上报,负责该区域执法队员通过“一码共治”小程序接到商户事件,立即调动施工队对损坏隔离墩进行了修复,进行结案。商户表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反应问题、及时高效的解决问题、消除安全隐患。

执法人员有话说

执法工作更加方便:执法人员日常能通过“一码共治”小程序获取商户的每日打卡情况,掌握门前三包、防疫等工作的基础信息。在巡查中,也可以通过“一码共治”小程序直接获取商户的基础信息,包括防疫所需的返京人口情况、员工测温记录等等,实现对商户的全量巡查,自动生成记录减少数据整理的工作,提高巡查工作的效率。在应对疫情常态化管理,“一码共治”小程序可以通过对商户自检项及巡检项的快速配置,做好应急管理应对,为应急工作的预案和时效打下基础,提升保障能力。

“一码共治”基层治理创新模式

在社区服务方面的亮点

通过 “社区码”实现居民和社区的无缝链接互联互通。居民遇见难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一键上报”第一时间上报给社区工作人员,由社区工作人员协调处理,处理结果第一时间同步给居民;市民与城市之间通过“社区码”实现公共服务的互通,实现一体化发展,有效提升区域服务能力。居民不用在为找不到相关责任人而发愁,社区不用再为信息传达不便利而担忧。简化了居民办事和投诉的方式,让处理日常事务像“网购”一样方便。为居民提供一个更加智慧化、智能化的生活环境。在最基层、第一时间,以相对便捷的方式投诉和解决问题,高效输出匹配服务,做到小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

居民有话说

对于“一码共治”小程序的使用情况,居民宋女士有这样的感受:“这个社区服务码特别方便,以前社区内有问题都不知道怎么联系相关单位,经常打了一圈电话也不一定能得到处理。现在,通过扫描‘城市码’社区内的各种服务热线都可以查看,可以一键拨打电话与其联系,解决自己的诉求和问题。


作者:

朝阳区左家庄街道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