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V-我是检察官|两会特辑第5期:为守护美好生活贡献更优检察力量
2023-01-13 19:2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编者按

12月20日,《我是检察官》两会特辑节目与大家见面啦!该节目由北京市检察院新闻中心与北京广播电视台《法治进行时》栏目联合推出,通过讲述检察官的办案故事,从多个角度展示检察机关亮点工作和检察官的专业与担当。在本年度两会特辑中,分别介绍市检察院、市检二分院和朝阳、丰台、房山、昌平4个区检察院,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强化思想引领,强化担当作为,强化工作落实,统筹“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与“推进检察高质量发展”的履职故事。

朝阳区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能动履职,砥砺担当作为,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为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贡献更优检察力量。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北京市检察机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能动履职,砥砺担当作为,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贾晓文:我所在的是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的第三检察部,我们部门受理的主要案件范围是轻微的刑事案件,用我们通俗的话说就是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一些“小案”,这类案件的案件数量比较大,虽然从危害后果上来看可能没有那么严重,但是由于案件数量大,又是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由于日常纠纷所引发的一些案件,所以人民群众对于这类案件的处理,可能对人民群众对于司法的公平正义的这种感受更直接一些。

2021年4月15日上午10点多,在朝阳区某小区内,五六个居民正在遛弯。突然,一个酒瓶子从天而降,差点砸到居民身上。

据了解,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早在2020年12底和2021年1月份,小区里便发生过高空抛物的事件。

崔立美:楼下停车位的车辆有被砸的情况,就是说当时小区业主都已经报案了,物业调取监控也没有发现相关的人员,但是基本上能够判断扔的位置,通过酒瓶的位置能够判断是哪个楼,后来就把监控对准了相关的区域。

公共视频捕捉到了嫌疑人的影像,只见在居民楼的9层,一名男子把窗户打开,将头伸出窗外四处张望了一下,然后将酒瓶子扔了出去。

崔立美:楼下道路是小区居民出行的必经之路,他扔的物品又是酒瓶子这样的 比较具有危险性的,如果说从九层扔到下面,万一有行人经过,危害性还是非常大的。

物业人员发现在4月15号到30号之间,这名男子分4次从楼上将酒瓶子扔下。2021年5月1日,犯罪嫌疑人隋某被警方抓获。随后,隋某因涉嫌高空抛物被朝阳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据隋某供述,2020年7月份,由于身患眼疾,手术后一直在家休息,心情有点低落,寻思喝点小酒解闷,但又怕被妻子发现。于是,他每次喝完酒便直接把酒瓶子从卧室的窗户扔出去。担心砸到路人,因此每次扔之前都会往楼下看一眼。

从2021年3月1日起,最新刑法修正案生效,高空抛物正式入刑。

崔立美: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以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那么本案中犯罪嫌疑人隋某某因为先后抛掷了四次,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其行为已经达到了情节严重的程度,所以应当以高空抛物罪定罪处罚。

贾晓文:法院对被告人以高空抛物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这个案件办理完毕之后,我们的检察官还是重新回到了案发现场,走访了高空抛物的现场,走访了社区,我们发现这个社区并没有制作一些防止高空抛物行为的宣传警示的一些标语,社区的监控设施也是存在老化的情况。所以我们的检察官也是向社区制发了检察建议,明确建议社区要在楼层的显著位置张贴禁止高空抛物的这样一些标语,同时对现有的监控设施进行检查更换,调整摄像头的位置,争取能够通过这种技术防范的措施来引起大家的重视和警示,切实减少高空抛物行为,守护人民群众在出行过程当中头顶上的安全。

从高空抛物这个案件我们知道,检察官不光是定罪量刑,惩治罪犯。检察官还通过制发检察建议,参与社会治理,注重案源治理、促进标本兼治,通过“办理一案 治理一片”,守护着老百姓的安全。

杨珊珊:我是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检察官杨珊珊,我部门主要是从事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专门指出了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提到了,要进一步地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办理这起倒卖文物案件过程中,就是积极发挥了公益诉讼的监督职责,也是对于公益诉讼办案的新领域的拓展。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李某、胡某涉嫌倒卖国家文物一案。这也是北京首例可移动文物保护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在我国,青铜器一直是古玩收藏行业极为特殊的领域,受到严格限制。只有1949年之前出土,并且有明确记载,流传有序的青铜器,也就是行里说的“有传承的”青铜器,才能出现在拍卖会上。为了给这两件拍品伪造“身份”,李某从古籍资料找了两份铭文,让“手艺人”胡某将这些字錾刻在青铜器上。于是,一件不知出处的青铜器,摇身一变,成了人人追捧的古玩。

经鉴定,涉案青铜器中的伯鱼作青铜鼎、郑羌伯作青铜鬲为三级文物。公诉机关以李某,胡某二人涉嫌倒卖国家文物罪,对其提起刑事诉讼。

开庭当天,两名公益诉讼检察官也坐在了在公诉席上。检方认为,二人在倒卖文物过程中,破坏了文物本体,损害了文物所承载的特定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已构成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李某、胡某亦应当承担公共利益损害赔偿责任,对二人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经审理,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认定李某、胡某犯倒卖国家文物罪,做出了一审判决。此外,法院采纳了检方提起的公益诉讼意见,责令被告人李某、胡某二人共同赔偿涉案文物修复费用、鉴定费用共计人民币5.8万元,同时登报道歉。

杨珊珊:我国是文物大国,珍贵历史文物属于我们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财富,本案涉案的青铜器属于西周时期的器物,其所具有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文物价值都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我们检察机关综合运用刑事追诉以及公益诉讼的手段,切实保护文物,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

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的每一个“小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全体干警将用敢于担当的精神、司法为民的情怀,书写属于自己的检察答卷。


作者: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