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急救“黄金4分钟”,和猝死悲剧说再见
2021-05-06 15:4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在我国每天约有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每年约54.4万人死于心脏猝死,居全球之首。

近年来,白领、社会精英阶层猝死事件时有发生,甚至连青少年和孩童猝死的比例也在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突发的不幸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民众急救意识的淡薄、急救知识的缺乏,院前急救设备的匮乏,急救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揭示出我国公众急救能力不足,也最终导致了猝死数据以触目惊心的速度不断攀升所以我们很有必要也很应该掌握心脏复苏术,然而心肺复苏术最佳进行时间为心跳停止4分钟内,越早实施心肺复苏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患者的几率也就越大!

"黄金4分钟"是指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救活率可达到50%,而超过这一时间,被救活的希望就很渺茫,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如果时间在10分钟以上,即使病人抢救过来,也可能是脑死亡,即植物人。

接下来通过我们急诊护士的演示,来为大家讲解“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1.评估现场

评估环境安全,做好自我防护。首先要保证患者所处环境的安全性,避免施救过程中二次受伤。

2.判断意识

轻拍肩、耳边重喊,听呼吸,看反应、看胸廓。检查颈动脉,食指及中指并拢,气管正中部位旁滑2-3cm,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轻触。时间5-10秒,如意识丧失且无呼吸、脉搏,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3.拨打120急救电话

立即大声呼喊,旁人帮忙拨打120,并设法取得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若旁无人,须先对患者行心肺复苏术,同时拨打急救电话,电话开免提,以免影响心肺复苏的操作。

4.救治方法C-A-B-D

(1)胸外按压 (Compressions,简称C)

将患者放置于平、硬地面上呈仰卧位,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进行胸外按压时有足够按压深度。

找准正确按压点,两乳头连线中点部位,胸骨中下段。掌根紧贴胸骨处,另一手掌根叠放其上,两手指交叉相扣,五指翘起,避免触及胸壁及肋骨。肩、肘、腕关节呈直线,保证按压力量、速度和深度。用力按压30次,速度至少保证100至120次/分压深度至少5至6厘米。

(2)开放气道(Airway,简称A)

清理口腔分泌物,将患者头偏向一侧进行清理,如有活动假牙需摘除。左手肘关节着地,小鱼际置于前额,使头后仰,右手食指中指置于下颌角,抬起下颏,使下颌角和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呈90度。

(3)人工呼吸(Breathing,简称B)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前保证自身安全,用一手捏住患者鼻翼两侧,另一手放下颌角,抬起头部保证气道通畅。用嘴完全包裹住患者嘴部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注意观察胸廓起伏,保证有效吹气并松开紧捏患者鼻翼的手指,每次吹气应持续1至2秒,不宜时间过长,不可吹气量过大,注意以上步骤按照30:2的比例重复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医护人员赶到。

(4)早期除颤(Defibillation,简称D)

取得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后,打开电源,按语音指示操作,根据电极片上的标识,将一个贴在右胸上部,另一个贴在左侧乳头外缘,根据AED指示离开患者并按下心电分析键,根据提示音按下电击按钮除颤,如一次除颤后未恢复有效心率,立即进行五个循环心肺复苏,更换按压者需在5秒内完成,直至专业医护人员赶到。

有一点需要注意:心肺复苏一旦开始 ,千万不要停止,否则会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当一个人无法支撑到救护车或医护人员赶到,要呼唤旁人继续心肺复苏操作,切记不能中途停止!

以上是“黄金四分钟”急救知识,您了解了吗?希望可以在危机时刻帮助每一位可能会面临危险的人。感谢对本文的关注,多一份关注,多一条生命!

作者简介:刘亚杰,北京老年医院急诊急救部个案护士,护师,临终关怀科工作9年经历。


作者:

北京老年医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