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林妹妹,曾荷把小锄哭丧春天的落花。大诗人杜甫看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也会感叹“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按说春天和秋天是最美的季节,为什么不少人伤春悲秋呢?
其实,寒来暑往、四季更替是自然规律。随着季节的转换,万物休长生息。人类的心境和行为也会随之发生轻微变化,这种情况叫做季节效应,是广泛存在的正常现象。
但如果这种心境低落超过了正常的范围,严重程度达到抑郁的诊断标准,就成了季节性抑郁。
季节性抑郁通常在20-30岁起病。居住在北半球纬度较高地区的人因为冬季接受的光照较少,发生季节性抑郁的风险可能更高。
为什么会发生季节性抑郁
光周期假说
相比夏季,冬天昼短夜长。褪黑素于夜间分泌活跃,因而在冬天分泌的持续时间更长,对易感者来说就会诱发抑郁。所以光照疗法有效。
时相转变假说
昼夜节律的时点如最低体温和褪黑素分泌与入睡时间应该处于最佳关联状态,但冬季天亮得晚和光照减少会使人体昼夜节律相对于外部钟表时间延迟。昼夜节律与睡眠不匹配诱发季节性抑郁。
神经递质假说
大多数季节性抑郁患者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能神经元的活性比正常人差,5-羟色胺水平低下可导致抑郁。很多药物是通过提升大脑5-羟色胺水平来治疗抑郁的。
季节性抑郁的分类
根据好发季节不同,季节性抑郁分为两种。冬季抑郁比夏季抑郁更多见。
秋冬发作
又称冬季抑郁。深秋至初冬开始发作,通常在来年的春季和夏季缓解。表现为睡眠增多、食欲增加、渴求碳水化合物及体重增加。在夏天若长期闭门不出,或逢持续多云的天气,也会复发。
春夏发作
又称夏季抑郁。春天或夏天开始发作,秋冬季节缓解。这些发作通常呈现抑郁的典型症状,如失眠、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
季节性抑郁的信号
除了抑郁的常见典型症状,以下线索提示存在季节性抑郁:
1、抑郁发作呈季节性模式
2、抑郁常在冬季加重
3、日照可改善抑郁
4、不典型症状:嗜睡、多食甜食和点心、体重增加
5、躯体疾病不能解释的各种不适
建议医生询问以下问题
当医生遇到可疑冬季抑郁的患者,建议询问以下问题:
冬季时您感觉最糟糕、更悲伤吗?
冬季时您吃得更多吗?
冬季时您的体重会增加吗?
冬季时您睡得更多吗?
冬季时您的精力更差吗?
冬季时您更少与他人交际吗?
天气更晴朗时抑郁会改善吗?
去阳光更明媚的地方或白昼更长的地方旅行时抑郁会缓解吗?
对患者来说,如果自问有以上症状,应该到医院就诊。尤其是出现自伤或自杀想法,感觉可能会自伤或伤害他人时,请立即就诊求助!
季节性抑郁是可以治疗的。光照治疗、抗抑郁药治疗和心理治疗都是可供选择的手段,您可与医护人员一同决定最佳方案。
多数治疗需经过一段时间才开始起效,而且应坚持一定的疗程以防复发。所以要耐心配合医护人员,出现问题充分与医生交流,莫自作主张中断治疗。
那么,自己在生活中能做些什么来缓解病情吗?
答案是肯定的!首先,运动会缓解抑郁症状。应该每周至少运动3-5天,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此外,秋季发作型抑郁患者应尽量接受光照。还得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良好睡眠习惯
1、尽量规律作息
2、不必卡点,睡到精力充沛时即起床
3、不要强迫自己入睡。如果睡不着就起床,稍后再尝试入睡
4、不要吸烟,尤其是晚上
5、下午晚些时候、晚上和入睡前不要饮酒、喝咖啡或茶
6、将卧室布置得昏暗、安静,消除能联想到工作或带来压力的事物
7、白天解决手头事情,不带着问题上床
8、每周锻炼3-5日,但不要在临睡前进行
9、睡前不要看手机或电脑等发光物。
10、白天外出散步晒太阳
11、卧室放置定时灯,清晨打开,即使太阳还没出来
12、使用“黎明模拟灯”,可逐渐变亮并在日出前打开
希望大家关注季节性情感障碍,维护身心健康。充分感受自然,欣赏四季,莫于春伤,不以秋悲。
作者介绍
吕继辉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北京老年医院精神心理二科 主任
擅长老年认知障碍和其他老年神经精神疾病(各种病因类型痴呆、老年抑郁、老年睡眠障碍、老年谵妄等)的诊断和治疗。曾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附属Bankstown-Lidcombe医院老年医学中心接受职业培训。是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所兼职教授,北京市卫生系统215高层次人才,北京市卫生系统“十百千”百层优秀人才。曾获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人文医生”、北京医师协会主办“第六届北京优秀医师奖”、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