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2021年重庆手风琴演奏·史学交流会”在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顺利举行。来自四川音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原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等专业院校、院团的20余位专家对重庆手风琴的历史梳理回顾,并对手风琴教育、传承、发展等问题进行展望。
此次交流会由重庆师大音乐学院与重庆音乐家协会手风琴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参会专家学者均为重庆籍贯或在重庆工作、学习、生活过的手风琴演奏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等。通过梳理重庆手风琴发展历史,专家们发现:中国第一架较为成熟的国产手风琴诞生在重庆;“重庆手风琴学会”是我国第一个地区性学术型团体;重庆培养了许多手风琴人才,例如,中国第一位在手风琴“世界杯”国际比赛中获奖的龙丽、贺倩等等;西南大学手风琴专业继天津音乐学院之后,全国最早建立手风琴硕士学位点;《手风琴演奏与技法分析》获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这也是国内手风琴业界唯一获教育部国家级规划的教材。
中国音乐家协会手风琴学会副会长陈军介绍,手风琴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音色优美、体积小、既能伴奏又能独奏、合奏的特点快速在群众和军队中传播开来,成为革命时代的重要宣传武器,传承、发展、创新手风琴文化对于推动川渝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手风琴音乐影响了几代人生活,重庆在手风琴教学领域有向万鏖、谭建民等许多优秀师资。
川音手风琴电子键盘系主任张晓波以及原战旗歌舞团朱春生指出,重视手风琴教学的交响性,鼓励学生多听交响乐,在演奏和创作中要熟悉变音器,熟练运用和声、复调进行编配;当代手风琴作品较少,手风琴合奏作品更少,希望引起音乐界的重视。从高校手风琴专业发展角度,申波指出,既要关注历史回顾,更要关注当下的问题:重庆手风琴未来“到哪里去”,应该“怎么做”。从手风琴社会普及角度,罗智敏指出,应当聚焦组织各类培训辅导、参加展演交流、融入主流文化活动等。
重庆师大音乐学院副院长孙伟总结,学院师生将以传承川渝手风琴音乐文化为己任,以发展创新手风琴文化为目标,推动川渝文化传承与发展。他建议,西南地区的高校、院团应合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手风琴人才,加强校际交流、吸引人才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