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登上2021国家大剧院“中国交响乐之春”的舞台
6月22日,人民日报的微博账号发布了一条《长·安》唐诗交响吟诵音乐会的视频,当天,话题“说陕西话的诗仙李白”登上微博热搜,目前相关话题获得3000万的阅读量。这一次,点燃网友热情的依然是交响乐团中的“流量担当”西安交响乐团。
在网络上备受关注的视频“说陕西话的诗仙李白”,是西安交响乐团于4月17日、18日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长·安》唐诗交响吟诵音乐会。音乐会上,由演员濮存昕、张铁林、郭达等担纲朗诵,由交响乐团演奏渲染性音乐辅助朗诵者。值得一提的是,西安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的两场演出,是整个“中国交响乐之春”期间,除了主场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以外,唯一一支被安排了两个完整场次的受邀乐团,并且是周末黄金档。
以唐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的交响套曲《长·安》,由西安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孙畅创作,取材自家喻户晓的唐诗名篇,作品于去年11月在西安首演。目前该作品经过西安、北京、广东三轮演出,乐章不断扩充,拥有“长安古意”“春江花月夜”“将进酒”“桃源行”“蜀道难”“边塞诗六首”“琵琶行”“长恨歌”8个乐章,跨越了唐朝勃发、盛世、衰落的不同阶段。
5月28日、29日,西安交响乐团又将《长·安》带到了广东省河源市和广州市。在广州星海音乐厅演出时,现场有位观众表示,自己是去年在西安看了《长·安》的首演之后,得知作品又增加了新的乐章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他专程赶到北京观看。这次《长·安》来到广州,他也跟着来到广州,“《长·安》的每一个乐章,都是根据演员的气质量身打造的,因此我不想错过每一次的演出。”
谈及以朗诵为切入点进行交响乐创作的初衷,西安交响乐团品牌经理郭睿介绍:“西安交响乐团生在西安、长在西安,乐团本身就带有古都西安的气节、风骨,乐团始终希望能有自己独特的原创作品。唐诗是中华文学的瑰宝,也是可待开发的音乐宝藏。因此,有了交响套曲《长·安》。”乐评人姜太行评价:“《长·安》是西安交响乐团当仁不让的专属作品。西安的乐团要有西安的声音,西安的声音要有西安的文化,西安的文化要有西安的底蕴。底蕴、文化、声音、故事,就在这部作品里,也在他们的演奏里。”
交响套曲《长·安》的排演,是西安交响乐团这支即将迎来十周年的乐团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在各个维度上全面和集中地显示出了乐团的崭新面貌和水平,包括策划能力、制作实力、运营功力、演奏水准等方方面面。目前,作曲家孙畅还在继续为《长·安》创作新的乐章,观众也期待西安交响乐团下一次的《长·安》将带来耳目一新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