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欧洲歌剧舞台唱主角 | 人物
2023-02-06 19:3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对大多数中国古典乐迷而言,“夏侯金旭”这个名字还相对陌生,甚至很多业内人士也只闻其名,没有听过他的现场演唱。2022年12月10日,夏侯金旭在上海与钢琴演奏家薛颖佳合作了艺术歌曲专场音乐会;跨年之际,又在西安、深圳参加两场新年音乐会演出,带来多首歌剧作品的经典唱段……岁末年初,这位年轻的歌唱家就这样通过多场演出收获了不少国内乐迷的喜爱。

作为目前惟一同时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歌剧舞台上担任男主角的中国男高音歌唱家,夏侯金旭的演出已经排到2025年。那个17岁时还不了解美声和歌剧的高中生,经过十余年的奋斗,在而立之年迎来他的事业高峰。

2022年1月,夏侯金旭在意大利米兰的斯卡拉剧院演出贝利尼歌剧《凯普莱特与蒙泰古》(I Capuleti e i Montecchi ),在其中饰演泰巴尔多

17岁 一张白纸的好苗子

也许很难想象,最先发现这位“中国好声音”的人是夏侯金旭的高中语文老师。那是高一的语文课,老师发现夏侯金旭朗诵文言文很有味道。语文老师推荐他参加山东省诗歌朗诵会,夏侯金旭登台朗诵了李白的《将进酒》。朗诵会后,一位懂声乐的老师建议他的父母,可以考虑让他学习声乐。从小到大,每周两节的音乐课都是他最期待的课程。老师一说,夏侯金旭有点动心。喜欢听古典音乐的父母很支持儿子学声乐。那时的夏侯金旭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未来从此便和音乐紧密相连。

相比懵懂的夏侯金旭,母亲思路清晰,她觉得既然有想法,就要找最专业的老师把关。2007年6月7日,在中央音乐学院622琴房里,夏侯金旭见到了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王宪林。夏侯金旭准备了《祖国慈祥的母亲》和《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两首歌,后一首是男中、低音的歌曲。但经过嗓音鉴定,无论喉咙构造还是声带条件,夏侯金旭是典型的抒情男高音。“这个声音‘有本钱’,但不好训练,一旦训练好了会很有大发展。”这是当时王宪林对夏侯金旭的评价,也是这句话,给了夏侯金旭希望。当天在622琴房,夏侯金旭和王老师上了他人生中的第一节声乐课,并自此开始跟随王宪林学习声乐。

此时的夏侯金旭完全是一张白纸,他从认五线谱、打节拍开始学习,虽然起点低,但很快就展现出演唱上的天赋和过人的学习能力。王宪林建议正在读高二的夏侯金旭提前参加高考。多年后,王宪林曾在夏侯金旭的成长分享会上回顾,“中央音乐学院有健全的教学体系,面对像夏侯金旭这样完全是一张白纸的好苗子,越早进入大学进行多学科的系统学习,对他的成长越有利。”

当年,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本科招生25人。专业考试时,几乎整个声歌系的老师都在台下担任评委,对待每一名考生的打分都格外慎重。夏侯金旭的演唱得到了很多评委老师的肯定,并获得了专业第一名。之后,夏侯金旭也不负众望,在视唱练耳、乐理和文化课的考试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于2008年顺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

20岁 走出国门看世界

入学后,夏侯金旭发现班里很多同学都来自国内各大音乐学院附中,在视唱练耳和舞台经验上更具优势。新生汇报演出中,首次登台的夏侯金旭因为过于紧张,顺拐着走上台完成了演唱。此后,王宪林凡有登台演出的机会都让他去历练。由于提前一年进入大学,夏侯金旭是班级里年龄最小的学生之一。圆乎乎的脸蛋加上随和的性格,让班里的同学都很喜欢他,并给他起了一个可爱的外号:小浣熊。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夏侯金旭逐渐“打开”自己的内心,在演唱上更加自信,在表演课上也能收放自如地和同学们一起演小品、演话剧。

王宪林回忆:“只用了大一一年时间,夏侯金旭就从上台不会走路到能够落落大方地演唱。他的成长和进步,是声歌系所有老师和同学都有目共睹的。”王宪林还记得,那时夏侯金旭只要有时间,就去国家大剧院看演出,甚至到了痴迷的状态,“有演出必去看,尤其是歌剧演出更是场场不落地看。”

大二那年,苏黎世歌剧院“歌剧之夜”项目在全球多地举行选拔赛,挑选优秀的青年人才赴欧洲进行培训。选拔组来到中央音乐学院时,19岁的夏侯金旭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喜爱,获得隔年赴瑞士学习、演出的机会。“2010年5月,这是我第一次走出国门。”其他被选中的参与者,有来自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巴士底歌剧院、英国国家歌剧院的青年歌唱家,还有来自世界一流音乐院校的师生,夏侯金旭是当时所有入选者中年龄最小的。最终,他在苏黎世与来自其他国家的年轻歌唱家共同完成《茶花女》《弄臣》《唐卡洛》等歌剧片段的演出。夏侯金旭的表现也得到了斯图加特国立音乐和表演艺术学院、斯图加特音乐学院、曼哈顿音乐学院、耶鲁大学音乐学院、茱莉亚学院等世界音乐名校老师们的肯定。他们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希望他好好学习语言,未来可以去这些世界顶尖音乐学院继续学习。回国后,他报了托福班努力学英语,对待各门专业课都更加认真。

2011年4月,大学三年级的夏侯金旭报名参加德国“新声音”国际声乐比赛,北京赛区选拔当天嗓子却发炎了。刚在医院打完针,他接到钢琴伴奏的电话,说临时有事不能为他伴奏。夏侯金旭赶回学校四处找人帮忙,最终在比赛前赶到赛场,完成了三个时期5首声乐作品的演唱。历经这些赛前意外,他觉得自己不可能通过北京赛区的考核了。没想到一个月后,他收到一封英文的邮件,打开邮件,“Congratulations”(恭喜你)首先映入眼帘。他心跳加快,抑制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继续阅读,看到邮件通知他做好准备赴德国参加决赛,“当时全球几十个赛区,42名选手进入最后在德国的决赛,包括我在内有4名中国选手,另外3位都是拥有歌剧表演经历的年轻歌唱家。我觉得自己能去德国,就已经很满足了。”

可能正是这份放松的心态,让他在德国第一轮的比赛中格外放松,顺利进入半决赛。之后,通过半决赛、决赛,夏侯金旭获得了包含男女全部选手在内第三名的成绩。“我的名字用德语很难念,甚至宣布成绩时,我都没听出来第三名是我。在其他选手的提示下,才知道自己获奖了。”这一年,夏侯金旭21岁。现在的他回头看自己当年这次比赛,“我想评委们很喜欢我的音色,同时觉得我很年轻,有很多待开发的空间。”这次获奖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他的另一段人生。

比赛结束后,夏侯金旭收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苏黎世歌剧院、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的正式合同邀请,希望他能去剧院工作。“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是五年制,当时我还有一年多才能毕业。”如此难能可贵的工作机会夏侯金旭不想放弃,但他同样舍不得放弃已经读了四年的中央音乐学院。最后在老师们的帮助下,他提前一年完成了后续课程的学习,于2012年6月获得中央音乐学院学士学位,顺利毕业。一个月后,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夏侯金旭坐上飞往维也纳的飞机。

21岁 歌剧院最年轻歌唱家

到了维也纳,来不及像朝圣者一样感受音乐之都的一切,现实问题就扑面而来。在维也纳工作和生活几乎全部使用德语和意大利语,他必须用最短的时间攻克语言关。到达维也纳的第三天,刚刚找到住所安顿下来的夏侯金旭就开始学德语。

夏歇期一过,夏侯金旭正式进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简称维国歌)工作,这是世界四大歌剧院之一,是无数歌唱者梦寐以求的歌剧圣地。21岁的夏侯金旭,成为维国歌正式签约的职业歌剧演员中最年轻的歌唱家。9月4日,在维国歌的开季歌剧《唐卡洛》中,夏侯金旭饰演了两个小角色。“在维国歌,担任乐队演奏的是维也纳爱乐乐团,他们是一支成熟、顶尖的乐团,除非是新制作,一般经典作品的复演排练,乐团和歌唱家都是直接台上见。”

但此时的夏侯金旭只参加过中央音乐学院为学生们排演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即将首次在维国歌登台演出,他有些紧张。为了把每一个单词唱到位,他向歌剧指导求助一些歌词的准确发音,没想到被歌剧指导直接拒绝了。“对方表示,维国歌给我的是正式的演员合同,而歌词内容作为职业演员是必须自己准备好的,不在剧院的工作范畴之内。”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也让他第一次意识到学生和一流剧院演员之间艺术水准的巨大差距。之后,他通过听唱片、看视频,一句句地攻克唱词,只和钢琴练习过4次的他直接登台。“维国歌的演出几乎场场满座。我的第一个唱段是清唱,站到台上就傻眼了,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大腿在发抖。”指挥几次示意他可以演唱了,他才终于在维国歌的舞台上唱出了自己的第一声。

“在维国歌,必须要做到反应快,指挥、导演有什么要求,要立刻能够做到。”夏侯金旭一边每天排练、学习大量作品,一边突击学习德语。一次在排练歌剧《阿依达》时,指挥询问夏侯金旭一个意大利语单词的意思,他用英文回答了。结果指挥不解地问,“你怎么不说意大利语?”当时歌剧院总监就坐在台下,夏侯金旭感觉有两团火在自己的脸颊上燃烧。当天回去后,他就开始找老师学习意大利语。“最初拿到的合同只有一年,如果我不能马上达到剧院的要求,就会失去未来的机会。”

到维国歌的第一个演出季,夏侯金旭饰演了《唐卡洛》《茶花女》《奥泰罗》《莎乐美》《阿依达》《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等多部歌剧中的小角色。这些演出让他迅速适应了歌剧院的排练和演出流程,同时在歌唱和表演两方面都获得了巨大提升。“当时身边共同工作的同事和艺术家中完全没有中国人,甚至在维也纳求学的音乐相关专业留学生里,中国人也很少。”夏侯金旭深感自己必须努力,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给中国音乐家争口气。

经过最为艰辛的第一年,2013年,夏侯金旭在维国歌工作的第二个演出季中迎来一次展现自己的重要机会。剧院推出全新大制作的歌剧《玫瑰骑士》,主角是美国女高音芮妮·弗莱明。晚上6点半演出并现场直播,下午1点多夏侯金旭接到剧院电话,说男高音因病无法登台,首演由他来唱。“虽然这个角色戏份并不算多,但有两段很难的咏叹调。”从来没和其他演员、指挥、乐团排练过的他赶到剧院后台,紧急和钢琴排练了一遍,化好装就上台演出了。“演出时指挥非常照顾我,在每一个乐句都尽力配合我,最终帮助我圆满完成了演出。”之后剩下的三场演出也都是由夏侯金旭完成的,他的声音和舞台表现得到了剧院总监和观众们的认可。

这次成功救场,让夏侯金旭在之后的演出季中拥有了担任主演的机会。2014年,在歌剧《爱之甘醇》中,他第一次在维国歌的舞台上饰演男主角。此后每季他都有机会饰演男主角,其中有经典作品的复演,也有新制作的歌剧:他在《艺术家生涯》中出演男主角鲁道夫,《唐·帕斯夸莱》中饰演埃内斯托,《魔笛》中饰演塔米诺;2018年、2019年,与多明戈在歌剧《纳布科》《麦克白》中合作,饰演以实玛利和麦克杜夫;2017至2019年,在祖宾·梅塔指挥的歌剧《法尔斯塔夫》中饰演芬顿。祖宾·梅塔、多明戈、格鲁贝洛娃、弗莱明等艺术家都给予他很多帮助,愿意在更多平台上介绍这位来自中国的男高音。

夏侯金旭在歌剧《爱之甘醇》中饰演内莫里诺,与男中音安布罗桥·麦斯特里合作

夏侯金旭在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饰演鲁道夫,与女高音阿依达·嘉丽弗莉娜合作

通过一次次历练,夏侯金旭不再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歌唱家,他的演唱和表演都进入了成熟期。而此时,他又有了新的想法。“我觉得自己还是要学习更多的东西。”在完成歌剧院工作的同时,他挤时间去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学习艺术歌曲,并获得硕士学位。

30岁 迎来事业上升期

2020年,夏侯金旭30岁。声音、表演上都进入成熟期的他本将迎来华丽绽放的一年,但疫情来袭让大量原计划演出的歌剧、音乐会取消,也让他遗憾错失了一次重要的演出机会。

“2019年9月,我在维也纳演出歌剧《麦克白》时,萨尔茨堡音乐节总监多米尼克·麦耶就坐在台下。”麦耶十分认可夏侯金旭的表演,将他推荐给柏林爱乐乐团。一个月后,柏林爱乐在全球众多优秀歌唱家中选中了夏侯金旭,并签署工作合同:2020年7月的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夏侯金旭将和指挥家杜达梅尔执棒的柏林爱乐乐团合作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同时在奥运会期间在日本进行两场音乐会的演出。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然而由于奥运会延期举办、组委会缩减演出规模,开幕式节目“大换血”,柏林爱乐最终没有出现在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夏侯金旭也失去这次在全世界观众面前亮相的重要机会。

“有失也有得。”夏侯金旭倒是看得很开,“虽然因为疫情失去了很多机会,但通过这段时间,身体得到充分休息,也借此对自己过去几年的工作、学习进行了梳理。”由于欧洲演出停摆,2020年底,夏侯金旭得以回国陪伴父母,并在国内演出。他与指挥家余隆执棒的中国爱乐乐团演出了威尔第《安魂曲》,和指挥家吕嘉执棒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作了4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和3场音乐会。余隆和吕嘉都很看好夏侯金旭,余隆为他介绍了更多在国内演出的机会,吕嘉嘱咐夏侯金旭一定要把握未来,“对男高音来说,30岁后是一个弥足珍贵的重要阶段,要坚持走自己的艺术道路,把抒情男高音的漂亮音色发挥到极致。”

现在,夏侯金旭和维国歌的合同已改为签约男高音歌唱家,这样他不仅为维国歌一家剧院工作,也有更多时间与更多世界顶级剧院合作。去年,夏侯金旭每个月都在大量演出。2022年1月18日,夏侯金旭作为男主角在歌剧《凯普莱特与蒙泰古》中饰演泰巴尔多,这是他第一次以男主角的身份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演出,演出持续了一个月。之后又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演出歌剧《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今年他还将继续在这里演出歌剧《麦克白》。

刚刚过去的农历新年,是夏侯金旭自2012年赴维也纳工作后,在老家山东淄博度过的第三个春节。一家人格外珍惜聚在一起的时光。“以往国内春节时,我都忙于歌剧院的演出,很难有时间回国陪伴父母。”此次,他专门留出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很开心,每天换着花样地给我做家乡菜。”

“家人的亲情、朋友的关心、我热爱的舞台,对我来说都是一份牵挂。”多年来“为中国人争光”的心愿已逐渐达成,如今他也希望可以经常回国演出,把更多作品带给国内观众。

纪晨/文


作者:

音乐周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