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中文不一定能唱好中文歌
2023-05-29 14:2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浙音教授杨小勇“咬文嚼字”系列讲座

国内音乐学院的声乐歌剧系大多开设台词课以纠正学生们的发音问题。美声学子尤其常将外文歌曲的演唱与发音作为学习重点。“但会说中文,不见得能唱好中文歌曲。”浙江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张建化表示,唱好中文歌曲是中国声乐学子必须掌握的能力。因此,浙音声歌系从建院之初就开设了中文正音课,规范学生们的中文发音。

让观众听清每一个字

张建化表示,一些学习美声的学生在演唱中文作品时,如果不看字幕很难听清歌词是什么。“浙音生源来自全国各地,虽然学生们整体语言面貌较好,但实际上各有不足。”如,北方学生一些声调不标准,南方学生有一些特定的音容易区分不开,遇到“n”“l”音不敢说。开设中文正音课的目的之一便是规范学生们的中文发音。

正音课是每年浙音声歌系新生入学后,最先接触的专业课。张建化介绍,“在大学入学考试中,一些考生会为了作品的完整性,而保腔丢字。但进入大学阶段后,我们首先要让学生们通过正音课知道规范的中文发音,怎样用普通话去歌唱,怎样用普通话来塑造人物,艺术审美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些方法、规律、理念要早早地传递给学生们。”同时,这也是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的进阶式学习,先把学生们的中文发音问题解决,再学其他语言。

张建化强调,声歌系主要培养的是未来的歌剧演员,除了经典西方歌剧作品外,也要能唱好中国歌剧和新创作的中国歌曲。“中国的四声和字母系语言两者间有很大的区别,四声在宣叙调中的表达不容易也不顺利,因此中国歌剧中就会有台词、道白,其中台词量要远高于西洋歌剧,这是由中文语言的特点决定的。”因此,这就对中国歌剧演员的台词功底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声音要送到剧院每一位观众的耳朵里,同时要让观众听清楚每一个字。

中文正音课学什么

浙音声歌系的正音课,由张建化负责教学,教学教材使用的是浙江音乐学院教授张羡声撰写的《歌唱正音概论》一书。

正音课首先会重新为学生们讲解拼音。张建化介绍,“我们小学时学习的拼音更多是学习发音和拼写,而大学学习拼音会更注重细节。”如,元音有着不同的开口度、舌位、音位等。辅音从发音部位来看,分为唇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前音、舌面后音;按照发音方法来划分,又有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另外,正音课还会教授每一个声母的发音要领。学生们可以在平时说话、演唱时,逐渐去靠近标准位置。从单音节训练到多音节训练,以及进行绕口令和短文阅读训练,通过纯语言训练,先让学生们能更加标准地说好普通话。

学生们在中小学阶段学习过大量古诗词,这些诗词都是带有韵律的。正音课的进阶阶段,将古代诗词、汉语言歌曲歌词和传统的十三辙学习相结合。

第三步是演唱以及说与唱的结合训练。“歌剧演员重要的是演唱,但在初期,一些学生往往在说完台词后不能马上进入演唱状态,反之亦然。”这一阶段的训练可以让学生们把唱与说衔接好,并做到声高而不喊、声低而不浊,张弛有度。

完成正音课的学习后,学生们就具备了自己做中文作品案头工作的能力了,拿到一个新的中文作品时可以独立完成音乐作业:标注出元音并选出开口度最大的元音,声母多短、怎样过渡,对照五线谱标注出每个元音占多少时值,怎样在元音上立住自己的腔体,韵尾怎样归韵更准确等等。

中文在前,

其他语言跟进学习

在中文正音课之后,浙音声歌系本科一年级下学期开设意大利语课,由声歌系青年教师黄山教学;本科二年级开设德语课,由声歌系青年教师安科教学;三年级开设法语课及俄语选修课。黄山与安科两位老师介绍,音乐学院声歌系中的语言课与初高中的英文课不同,更多地还是为歌唱服务,从拼读、发音,不同语言演唱中的发音规则入手,如每一个元音的演唱方法、如何在音乐中分配重音等方面进行教学。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拿到一部意大利语、德语、法语的作品时,通过自己查阅能把这些作品演唱出来。

今年,浙音教授杨小勇也开设了“咬文嚼字”系列讲座,帮助学生们解决演唱中出现的发音问题。“声音要靠元音送出去。”“要把元音吐准确,观众才能更明白你在唱什么。”“口型不要太大,要留有余地。”杨小勇在讲座中总是金句频频,不管是声歌系几年级的学生都愿意来听他的讲座,很多学生没座位也要站着听。

张建化形容:“正音课像一扇窗,一些学生当下可能会觉得这门课没那么重要,但当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逐步细化时,这门课的重要性就会逐渐凸显出来。学生们将在后续的学习乃至工作中,发现掌握中文的声、韵、调是格外重要的。”

纪晨/文


作者:

音乐周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