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族乐团:用原创项目带动乐团发展
2023-06-15 20:3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6月6日,河北省廊坊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歌剧厅,指挥家王甫建执棒河北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家吴玉霞、青年唢呐演奏家王展展等助阵,演绎作曲家王云飞创作的民族管弦乐《团结就是力量》,为全国民族器乐展演启幕。

民乐唱响团结主旋律

民族管弦乐《团结就是力量》由河北民族乐团委约作曲家王云飞创作,全曲分为序曲“旭日初升”、琵琶协奏曲“星火燎原”、唢呐协奏曲“万里壮歌”、民族管弦乐“万众一心”、竹笛协奏曲“锦绣江山”、二胡协奏曲“国泰民安”、民族管弦乐“美好家园”7个篇章。该作以民族管弦乐为载体,用极富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语言和优美昂扬的旋律,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的伟大历程和壮美诗篇。在结构上,该作品整体设计为交响套曲,兼容独奏与协奏。

本次展演邀请了多位民族音乐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一团一评”“一场一评”的方式进行研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田青表示,通过民族管弦乐《团结就是力量》可以看到作曲家王云飞在创作中注入了很多想法。无论是唢呐还是笛子,都尽量挖掘独奏乐器的独特风格特色、演奏技巧,并在作品中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还可以看出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有一种倾向,就是尽量避免地域化或者民间特色,他想写的是新民乐,在反调性、反传统上作出了努力,力求展现出民乐的现代性。二胡演奏家朱昌耀说,他对民族管弦乐《团结就是力量》抱有很大的期望,听完作品后,发现它和河北民族乐团之前演奏的《大河之北》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貌。这台作品在优秀的作曲、指挥、各声部以及音响的配合与平衡上都很出色,特别是独奏展现出非常高的水平,乐团自己的年轻演奏家也很出色。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打击乐演奏家陈佐辉表示,民族管弦乐《团结就是力量》运用了很多创作技法和技巧,完全撑起了主题,体现了一种创造能力。“我深知作为一个省级民族乐团,在业务管理、队伍建设、艺术创作、市场开拓等方面需要下大力气,河北民族乐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令人佩服。”

一年委约一部代表作

近年来,河北民族乐团不断加强民乐作品的创作:2018年委约作曲家张千一创作了民族管弦乐《大河之北》,2019年委约指挥家、作曲家王甫建创作了民族管弦乐组曲《燃情大河北》,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委约作曲家王云飞先后创作了民族管弦乐《团结就是力量》和《雄安》。据悉,这些作品大多申请到了国家艺术基金,这对资金本不富裕的河北民族乐团来说尤为重要。

河北民族乐团隶属于河北省歌舞剧院演艺有限公司,该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罗洪亮2020年底调任到此。“当时受疫情影响,整个歌舞剧院都没有演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罗洪亮不是音乐专业出身,但作为领导,他迅速行动,带着领导班子策划2021年的项目。“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我们就想结合河北自身历史、文化,策划一部原创作品。于是我们找到作曲家王云飞,大家一拍即合,随即开展采风创作。”罗洪亮说,他到剧院后,被身边音乐人对民乐事业的这份执着情怀感动着。“作曲家王云飞知道河北民族乐团困难,不计报酬,不光帮我们创作作品,还帮我们联络艺术家与我团合作。我们乐团的负责人张帆老师,目前是退休返聘状态,他在团里工作了一辈子,现在拿着2000元一个月的返聘工资,全身心为乐团服务。”经过四部作品的积累,河北民族乐团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琵琶演奏家吴玉霞首次与河北民族乐团合作。“作为地方乐团,在资金不充裕、生源不够优秀的情况下,能够有委约作品的理念,是需要勇气的。而这种勇气其实也是民族乐团在当下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每个团的立团之本就是要葆有自己的特色,呈现特色的方式一定是通过属于自身的原创作品,这个作品就代表你这个团。民族管弦乐《团结就是力量》其他团也有上演,演出的时候,大家都会说这是河北民族乐团委约的作品,这对河北民族乐团是无形的助力。”

舞台是对民乐人最高褒奖

指挥家王甫建近年来与河北民族乐团合作机会比较多,也真实感受到了乐团的成长和变化。“刚开始合作时,河北民族乐团整体水平确实不高。但是近年来,通过排演这几部原创作品,演奏员的很多观念和演奏方法得到改变,乐队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乐队水平提升了,演奏员自信心也随之提升。我这次来指挥,明显感到他们的整体状态都不一样了。”王甫建说,河北民族乐团专业水平的提升依托的是近年来的几个大项目。但是要想让乐团更加职业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音乐季、常任指挥、演奏员的整体水平等,都需要一步步完善。

王云飞近年来与河北民族乐团合作密切,对乐团比较了解。“从作曲家的角度看,如果能给一个乐团写出一部适合它的作品,同时又可以助力乐团整体提升,我觉得我的创作就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王云飞说,他为民族乐团创作作品时,相对于难度而言更注重可听性。“委约创作应体现当地特色,但又有思想性,这就是所谓的音乐上有情感、有深度。”王云飞希望,对于新作品,乐团首先要有能力驾驭,同时也易于大众接受,对新作品有一定的认可度、认知度,这样这部作品才能够演下去、推广开。

吴玉霞认为:“担任民族管弦乐学会管理工作以来,我接触的地方院团比原来多了,更加能够感受到他们那种对民乐执着的韧劲,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支持他们。”吴玉霞发现,近几年,地方院团的交流更加密切、深入,大家交流信息、共享资源,在艺术发展理念上互相借鉴。

民族管弦乐《团结就是力量》被河北省委宣传部评为优秀剧目进行巡演扶持,在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山西、湖南等多省巡演,获得了很好的反响。“2023年上半年,河北民族乐团不是在演出就是在演出的路上。虽然演奏员很辛苦,但是他们说累并快乐着,希望演出越多越好。”罗洪亮说。张帆永远在台前幕后忙活着,干了一辈子民乐工作,他却从不后悔,“没有人不留恋舞台,演出是对民乐人的最高褒奖。”

罗洪亮表示:“希望通过河北民族乐团原创的民族管弦乐《大河之北》《燃情大河北》《团结就是力量》《雄安》等作品,将河北的传统文化、红色精神、奋斗历史、光辉成就呈现给世人,更好地让中国认识河北,让世界认识河北。”

孟绮/文


作者:

音乐周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