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国际范儿|乐评
2023-06-18 17:4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林肯爵士乐中心

携友听一场爵士经典歌曲演唱会不失为度过周末良宵的浪漫方式。位于南京东路地标建筑里的林肯爵士乐上海中心于6月9日晚推出“黄紫青与经典爵士之夜”音乐会。

出生于深圳,居住在纽约的黄紫青才18岁,是一位刚刚考入大学的高中生。她来自一个难得的爵士乐之家,从小受过古典音乐包括声乐和小提琴熏陶,亦在美国接受严格的爵士乐演唱训练,此番回国首度在象征爵士乐“天花板”的林肯爵士乐上海中心开唱,曲目单中不缺《吻之序曲》和《美妙的爱情》这样歌颂爱情、表达甜美之意的经典。一个青春懵懂的少年,如何唱出那些歌曲中的卿卿我我,想必是吸引我来到现场的理由之一。

©林肯爵士乐中心

在酒吧聆听爵士乐现场有着和在音乐厅欣赏古典乐截然不同的体验。你被服务员带入座,酒保会奉上酒水单和菜单供君参考。对清单的信任并不太适用于节目单,因为现场并没有纸质节目单发放。官宣的微信推送节目单里的歌曲列表和现场演出的顺序有所出入,在酒吧爵士乐里是家常便饭:毕竟爵士乐是一个把不按常理出牌当作王牌的音乐体裁。

舞台灯亮起,歌手黄紫青和她的乐队成员,包括单簧管兼萨克斯乐手黄野、键盘手麦克·康普顿、贝斯手麦克·希克斯和鼓手李杰明五人登台。黄紫青用与歌词匹配的英文小作开场白,并在乐曲间进行介绍。耳边夹杂着吧台酒保奋力调配伏特加马蒂尼时传出的冰块激烈且快速的碰撞摩擦声。音乐响起,传来埃尔文·柏林《利兹酒店的狂欢舞会》,火热的节奏和闹腾的配器恰如其分地为爵士之夜的氛围定调。紧接着是节奏轻快的查特·贝克《我心依旧》。

两首略显拘束的暖场曲后是艾灵顿公爵的《吻之序曲》。麦克·康普顿简短但不失玲珑的前奏后,黄紫青从高音区直接开声,一下子把我的思绪带入同名电影的场景。她的声音特色在这首不论是对技术还是情绪把控都极为苛刻的经典中尽显,歌声有着舒适的中音区和具有独特质感的送气声,翻到假声后有我能感受到清脆青春的音色和令人叹服的掌控力。对这首慢歌,她的线条感、分寸感和速度感均属上乘。单簧管和钢琴各自亮相后,她的第二遍演唱保持着和第一遍相同的高水准。

18岁的学生可能在用人声表达你侬我侬时力有余而心不足,在一个需要保持的漫长单音时偶有不稳,但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优秀的音乐素养,具体表现在声音的纯净度、发声的自由度和咬字的地道感,在我所聆听的同辈国人中属于出类拔萃者,颇具国际范儿。这些特质在其后的《酒与玫瑰的日子》中再次得到印证。

上半节最后一首,黄紫青以葡萄牙语亮相,演唱《走调》。她的兄长黄野亦在乐队中,一段段漂亮的单簧管即兴为妹妹的场地首秀升温加热,也会像大哥哥一样时不时用关心的眼神或表情提示妹妹到了该进的节点。多次聆听黄野,他的吹奏温文尔雅,音色柔美,让我联想起从录音里听到的斯坦·盖兹那翻款款动人的神韵,又有自由节奏的巧思。

整场音乐会的大轴曲《美妙的爱情》中,黄紫青从慢歌切入,随后情绪一转进入欢闹部分。台上的音乐家都做到了情绪的无缝转换。鼓手李杰明的一段即兴不是爆裂鼓手的风格,他对音量和音色的控制力都恰到好处。林肯爵士乐上海中心的扩音一直给人以自然的听感,倍感高级。曲毕,人们争先恐后献上的大把鲜花把黄紫青团团簇拥。一位还在成长中的具有国际范儿的爵士歌手,兴许就在眼前。

唐若甫/文


作者:

音乐周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