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交响乐团联盟,共赢成为可能|音乐周报“乐迹”特刊
2023-07-10 20:5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2019年7月19日,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团联盟成立大会暨2019中国乐团艺术管理论坛在杭州举行。在来自全国各地数十家交响乐团的代表们见证下,中国音乐家交响乐团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搭建“中国乐团在职业化、国际化等方面进行探索研讨的交流平台”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联盟是隶属于中国音协的非法人、非营利性质的专业组织,致力于联络团结从事交响乐职业团体和从业人员,建立行业交流平台,组织开展关于交响乐团艺术发展的研讨活动、研究制定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和行风建设,注重行业权益保护。正如成立之初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所言:“从此中国的交响乐团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2019年7月24日《音乐周报》关注版报道

联盟成立的初衷,便是推动中国交响乐团职业化发展进程。联盟团体会员目前有58个,其中既有一线城市大团、名团,也有刚刚起步的年轻城市乐团。正是因为联盟的成立,成员乐团可以在联盟的引领下,逐步建立职业规范、推动标准制式,为我国交响乐事业的有序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了解乐团需要

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团联盟自论坛中萌芽。2016年第二届中国乐团艺术管理论坛中,8家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青岛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新疆爱乐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共同倡议成立“中国乐团艺术管理论坛理事会”。2018年,论坛理事会8家单位和中国交响乐团共9家职业乐团联合倡议成立“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团联盟”,经中国音协批准正式组成筹备组,自此启动联盟的筹建工作。

作为中国交响乐团联盟主席,指挥家余隆这样阐述联盟的作用:“这个联盟首先是一个用于提出问题的平台。我们在发展上遇到了怎样的问题、怎样的挑战?哪些是我们靠借鉴国内外乐团成功案例可以受到启发的?哪些是需要得到我们的上级或政府部门理解和支持的?哪些是可以靠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互赢的生态环境而改善的?同时,建立一套符合我国情况的行业标准(或行业自律意见)就显得尤为重要。”联盟副主席、指挥家张国勇表示:“一个乐团单打独斗不容易引起社会关注。成立联盟、诸多乐团会员代表相聚,正是一次建立观念的机会。”

2019年,联盟发布《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团联盟发展白皮书》,这是联盟的一份探索我国交响乐团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的研究成果。“白皮书”由领导及规划、员工、资源、演出与作品、观众与市场、社会公益及经济效益等7个方面的39个指标组成。联盟内32家乐团通过调查问卷表反馈了2016年至2018年间的主要管理状况和社会经济绩效数据。

联盟成立后,中国乐团艺术管理论坛也成为联盟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该论坛创办于2015年,至2022年已连续举办八届,旨在搭建一个为中国乐团在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讨的交流平台。今年7月25日,第九届中国乐团艺术管理论坛将在兰州举办。

团结就是力量

2019年10月16日《音乐周报》关注版报道

2019年10月1日晚8时,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在主题表演区南侧表演台,有一部分为千人交响乐团的演出区。此次演出受北京国庆办演出组指挥部委托,联盟牵头并实施。千人交响乐团由中央和地方的16支交响乐团共1028人组成,由指挥家余隆、张国勇、俞峰、黄屹轮流执棒。如此大规模的交响乐团在广场上参与庆典演出,在世界上还是首次。

在举世瞩目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晚会中,史无前例地安排千人交响乐团作为主要表演形式,是党和国家对中国交响乐界的高度信任,也是对中国交响力量的一次集体检阅。用交响乐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正是千人交响乐团在新中国七十华诞之际呈现盛世华章的意义所在。

2021年10月9日,联盟与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基金会联合在北京举办“在灿烂阳光下”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在张国勇的带领下,来自21家交响乐团和机构的百名党员组成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BMF节日乐团,携手兰州音乐厅合唱团同台献演。在本场音乐会首次登场的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BMF节日乐团,由来自全国多省市19个交响乐团的100名党员音乐家组成,凝结着北京国际音乐节、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以及全体音乐家的诚意和努力。

2021年10月13日《音乐周报》演艺版报道

集结也是共享

在2021年的第六届中国乐团艺术管理论坛上,联盟提出“联合委约创作”的构想,共有23家乐团参与。项目经中国文联批准,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与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团联盟共同主办交响音诗《千里江山》的创作及全国巡演活动。2022年7月30日,该作品由上海交响乐团世界首演于2022上海夏季音乐节闭幕音乐会。作品同时入选“新时代交响”——全国交响音乐作品征集活动。

2022年8月3日《音乐周报》院团版报道

交响音诗《千里江山》由作曲家赵麟创作,是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而创作的重要作品。《千里江山》的创作及全国巡演活动由联盟主席余隆倡导,以宋代画家王希孟的画作《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蓝本。联盟号召全部会员单位参与到这部作品的演出、推广中,用自己手中的琴来歌颂、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粤港澳大湾区节日乐团”为名,作品由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澳门乐团联合在粤港澳大湾区演出;杭州爱乐乐团联合宁波交响乐团在杭州、宁波进行演出;中国爱乐乐团联合内蒙古艺术剧院交响乐团、包头市艺术剧院交响乐团等在呼和浩特等地联合演出。自2022年7月30日首演至2023年2月,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已在全国20个城市的25座音乐厅演出34场,其中线下演出31场,线上演出3场,共有86位艺术家及19个专业院团参与演出。

“创作并推广中国作品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也是我们对时代的交代。联盟会帮助、乐团进行作品推动以及信息分享。”在余隆看来,联合委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今年2月21日,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在京召开“礼赞新时代”——原创交响作品展演活动创作经验总结会暨重大主题交响乐创作座谈会。在会上,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团联盟获颁“优秀报送单位”荣誉证书,以表彰联盟在“新时代交响”——全国交响音乐作品征集活动中的成果。

在建设职业乐团过程中,乐团面临着从艺术到管理的诸多实际问题,而交响乐团联盟帮助乐团解决问题,建立标准。根据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精准定位”,2020年,联盟发布指挥公益计划,旨在支持部分省级乐团建立音乐季体系,并得到国内11位指挥家——余隆、俞峰、张国勇、李心草、张艺、杨洋、林大叶、夏小汤、黄屹、景焕、张洁敏的积极响应。11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家赴部分联盟乐团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益“上门指导”,工作内容包括帮助乐团完成一场音乐会的排练演出,并对乐团的业务工作给予建议。公益计划一经公布,便受到了交响乐团联盟各成员的积极回应。

2020年10月14日《音乐周报》院团版报道

该计划足迹遍及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甘肃省、陕西省、江西省、四川省等多个省份及自治区。指挥家们在舞台上排演贝多芬等作曲家的经典交响乐作品,在舞台下与乐团的业务人员开展“有问必答”的咨询会,为乐团引入国际一流的艺术指导和管理理念,手把手地全方位帮助乐团逐一击破包括音乐技巧、舞台设置、人员管理、日程安排、乐季规划等在内的难点、痛点,最终达到乐团逐步健全标准音乐季的目的。联盟希望通过这种“薪火相传”的方式引领全联盟乐团逐步完善职业规范,推动标准制式,为我国交响乐事业的有序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2023年,联盟的重点工作之一是“青年艺术家交流计划”。该计划由交响乐团联盟牵头、联盟各成员乐团推荐乐团重点培养的年轻乐手,经联盟协调统筹,安排乐手前往“牵手乐团”互访交流学习。该计划以期促进联盟成员乐团间人才的交流,并为青年艺术家提供更丰富的展示舞台和排演机会。公益计划一经公布,便受到了交响乐团联盟各成员的积极回应。6月8日,该计划的首场交流活动在广州举行,由宁波交响乐团推选乐团两位青年艺术家——中提琴首席黄晨令、长号首席张弨加入广州交响乐团,参与由余隆指挥的乐季音乐会。

“中国交响乐事业薪火相传,靠的是年轻人。”余隆说,“我们希望能给予年轻人更大的平台和空间,给他们高度的自由与尽可能多的支持,让他们心无旁骛,坚定地去实现作品孵化与自我成长。”

孟绮/文


作者:

音乐周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