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音乐图书更专注于中国音乐理论与实践成果的呈现,追溯过往,记录当下。传统音乐方面,2023年是古琴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周年,多家出版社将目光投注于此,出版专业性强、学术含量高的相关书籍,如“中国琴学研究丛书”、《广陵琴派研究》《琴荟》等,书写古琴艺术的传统与变迁。音乐历史方面,《中国音乐通史》描绘自远古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音乐历史画卷,《清代戏曲音乐史》填补清代的戏曲音乐学术空白。音乐实践方面,“Basics器乐基础学习丛书”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镶嵌在西方的乐器之上,《中国民族声乐润腔学》探究民族声乐的精妙之处,《后调性音乐中的音高组织体系、技法及分析》将“中国原创理论”融入全球后调性音乐理论研究中。
No.1
“Basics器乐基础学习丛书”
作者:西南大学出版社、英国菲伯尔音乐出版公司、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联合开发
出版社:西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2月
这套丛书为中外合编的针对西洋乐器教学的基础教程,首批出版六个西洋乐器种类,在原版英文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几乎同等数量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中国经典作品,如器乐曲《梁祝》《思乡曲》《春节序曲》,声乐曲《长江之歌》《我爱北京天安门》,民歌《二月里来》《茉莉花》等。该丛书在西洋乐器的基础教学中全方位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通过器乐演奏的相关学习和活动,激发学习者了解和熟悉中华民族经典作品。
No.2
《后调性音乐中的音高组织体系、技法及分析》
作者:贾达群 等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3月
该书是一本厚重、学术含量极高的学术著作,集结了活跃于当今中国音乐理论界的十位青年音乐理论学者参与研究的成果。全书以九个篇章切入课题,对迄今为止后调性音乐中音高组织及结构建构的主要体系及其技法与后调性音高组织分析研究的主要方法进行了学脉的史学梳理、学理的精要阐释、学术的归纳总结;并通过对后调性经典作品音高组织的分析研究,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田野作业”。该书最大的亮点还在于将中国后调性音乐音高组织的技术和理论之独特贡献引介并推广至国际音乐理论学界,将“中国原创理论”融入全球后调性音乐理论研究中,使本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No.3
“中国琴学研究丛书”
主编:杨青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5月
丛书包括《中国历代琴词品鉴》《中国历代琴诗品鉴》《中国历代琴人评传》《中国历代名琴品鉴》4册,是为中外琴文化爱好者打造的中国古琴文化品鉴、赏析类图书,系统全面地整理、品鉴、评传存世历代琴诗、琴词、琴人、名琴,全方位呈现古琴艺术在诗、词、人、器方面的资料精选、品鉴、传播、共享等功能,引导读者对中国古琴文化进行全面了解与赏析。丛书内容贴合古琴爱好者的实际需求,通过提升大众对古琴艺术的认知,实现当代对古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No.4
《音乐山海经——西方名曲趣谈》
作者:林华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5月
该书是一本音乐普及读物,记录了一位音乐教授与学生以“侃大山”的方式讲述经典名曲的背后故事、作曲家的八卦趣事、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等。全书以48个主题为引领,在浩瀚无边的西方名曲海洋中搜寻出一条条故事线索,内容涉及音乐艺术的特征、音乐世界的内容、音乐本身的规律、音乐历史的发展、音乐和生命的关系等。作者以讲故事的口吻与读者分享西方音乐的背后故事,不仅适合专业的音乐学习者作为知识性读物,更适合音乐爱好者走进西方音乐,了解西方音乐。
No.5
《中国音乐通史》
作者:刘再生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6月
该书是中国音乐史学专家在中国古代音乐史和近代音乐史两个专业领域长年深耕的学术积淀和成果结晶。作为人音社经典专业畅销书的全新修订升级,该书针对新时代学科发展现况,以史学研究的“贯通意识”在写作思路及方法上作出不同以往其他中国音乐史学著作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对中国音乐历史上重要转型时期内容与框架的重新构建,为该研究与教学领域带来新的启示。全书分为“古代音乐卷”和“近代音乐卷”,着力突出不同历史阶段的音乐家、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思想、音乐理论、音乐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时代成就。
No.6
《上党八音会吹打乐》
主编:魏一飞
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6月
上党八音会是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山西民间音乐的杰出代表。全书共由6册组成,包括吹打4册、打击2册。各分册乐谱的谱式使用了简谱、锣鼓经谱、工尺谱进行编写,曲目的编写由简到难、循序渐进。书中音频由上党八音会传承人或有代表性的演奏者演奏、录制。该书有助于上党八音会形成一个全面、系统且连续的学习、实践体系,为未来非遗传承人的教育培养体系建设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性研究打下基础。
No.7
《清代戏曲音乐史》
主编:路应昆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6月
清代是我国戏曲和戏曲音乐最重要的发展时期之一。《清代戏曲音乐史》对清代的戏曲音乐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以断代史的方式全面梳理了戏曲音乐在该时期的发展历程,填补了学术空白,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一项奠基性成果。对突破音乐、戏曲两界之间的认识隔阂,这部著作也做出了很有意义的探索。
No.8
《中国民族声乐润腔学》
作者:许讲真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6月
该书是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中国民族声乐润腔研究著作,是声乐理论家许讲真近十年来对汉族民歌、少数民族民歌、戏曲曲艺名段、精选优秀创作歌曲和民族声乐合唱作品在润腔方面进一步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成果。全书囊括19个民族民歌和102首各类歌曲(包括8首戏曲曲艺名段),探究了我国民族声乐的精妙之处——润腔,并结合歌曲实例细致入微地剖析了演唱时如何行之有效地进行音乐处理。作者认为“润腔”是歌唱者演唱风格多样化的必备基础,能有效解决“千人一面、百人一声”这一弊病。该书力求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为我国民族声乐润腔研究奠定了基础。
No.9
《广陵琴派研究》
作者:杨春薇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7月
广陵琴派兴于明末清初的广陵(今江苏扬州)一带,古琴宗师徐常遇编著《澄鉴堂琴谱》标志着广陵琴派的成熟。这个具有三百余年历史传统的古老琴派,经一代代琴人的不懈努力,薪火不断,传承至今。然而,在经历近代两次巨大社会转型之后,广陵琴派乃至整个中国琴乐文化却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形势。《广陵琴派研究》从“历史与现代”的时间维度和“个人与社会(群体)”的空间维度展开对广陵琴派传统与变迁的讨论,并在讨论中勾画出在历史、社会、个人三者交错作用下整个中国琴乐文化的当代影像。
No.10
《琴荟》
主编:林晨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1月
该书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院藏琴学文献萃编之一,分为杨荫浏自存稿《琴荟》五卷、《琴谱》一册、《古琴研究进度表(1948—1950)》与附录四个部分,其中手稿《琴荟》《琴谱》《古琴研究进度表(1948—1950)》为首次公开发行。杨荫浏毕生致力于中国传统音乐、音乐史学研究,涉及领域众多,且皆有建树,以致他在琴学领域的实践与成果并未受到琴人与学者的关注。《琴荟》一书完整地展示杨荫浏在琴学领域的贡献与思考,帮助琴人与学者了解更多地有关杨荫浏那一代学人的珍贵的历史信息。
卢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