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网络春晚中,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与虚拟主播央视网小C共同演唱了歌曲《到深空更深处去》。在前不久的哔哩哔哩2023最美的夜跨年晚会上,龚琳娜也与虚拟歌手洛天依合唱了歌曲《歌行四方》。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迅猛发展,在音乐领域的应用也愈发广泛。“AI孙燕姿”等AI歌手的火爆,更引发了人工智能或将替代演唱者的担忧。男中音歌唱家、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苗雨认为,未来AI在商业领域中的介入一定会越来越多,“但声乐演唱者也不必‘谈AI色变’,利用好人工智能,它可以为演唱者和声乐教师提供更好的演唱建议。”
在商用领域将发挥更大作用
目前,在游戏和视频配乐等领域,AI音乐已经占据一席之地。从作曲、配乐到演唱,有的公司利用AI一年可节省高达20万元的制作成本。在苗雨看来,对音乐的艺术性和演唱的情感没有过高要求的项目,用AI演唱是很有性价比的。如企业歌曲、庆典歌曲、综艺歌曲、游戏音乐等,这些音乐在使用时主要起烘托作用,利用AI演唱可以节约制作成本和缩短制作周期。
对担任歌曲制作的乙方来说,使用AI演唱也能提高效率、节约沟通成本和避免额外的开销。如一些商业歌曲制作在前期沟通环节,甲方往往并不具体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更常见的情况是,乙方找歌手进录音棚演唱、制作完成后,甲方才提出对演唱者声音的期待。这一整个过程不仅需要制作周期,也带来不小的开销。而利用AI,只需设置关键词就能得到理想的声音。“希望声音更像某位歌手,或者比如结合邓丽君和王菲的声音,这些都可以通过设置完成。乙方在为甲方提供音乐小样时,可以同时给出几个不同声音演唱的版本供对方选择。如果商业项目的预算足够充足,对品质有更高的要求,可以进一步根据AI模拟的声音样本找真人歌手演唱。”苗雨预测,未来在商用领域中,AI演唱将发挥更大作用。
情感演绎有待提升
无论是与龚琳娜合作的虚拟歌手洛天依,还是与吴碧霞共唱的虚拟主播央视网小C,从她们的歌声中都能明显听出AI歌手与歌唱家级别的演唱者之间的巨大差距。苗雨表示:“目前AI演唱和真人演唱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情感的把握上。演唱是否具有情感,主要通过音色、速度的变化、咬字等细节来体现,而AI演唱者目前在这些方面还比较粗糙。”苗雨认为,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学习,未来AI歌手在演唱技术上一定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但苗雨也表示,声乐学习者和从业者也无需紧张,就像“AI孙燕姿”的出现并不能替代真正的孙燕姿一样,好声音、高超的演唱技巧和真挚的情感投入,永远更加打动人心。并且从技术上看,目前AI演唱还只能以“插电”方式,通过扩音设备和音响来实现。“在歌剧演出中,歌剧演员需要在没有扩音设备的情况下,跟随交响乐团的现场演奏来演唱,这是当下AI演唱者无法做到的。”苗雨说。
让AI成为辅助声乐教学的工具
人工智能在声乐教学领域能否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十几年前,苗雨做过一个关于歌唱共振峰的课题“人工智能对歌唱的客观评价作用研究”,希望能研发出一套可以为各种唱法的演唱者打分的评分系统。如同KTV练歌房中的打分系统一样,该AI系统将在每位演唱者演唱结束后,根据音准和节奏评分。但由于无法采集到大量数据,项目最终没能进入应用阶段。据他了解,目前国内普通话考试已经开始运用电脑打分系统作为人工打分的辅助和参考。他相信,随着未来AI系统的升级,声乐教学领域也有可能出现针对美声的评分系统。
项目的搁浅,至今都让苗雨感到惋惜。他一直在思考AI如何在声乐教学领域中发挥正向作用。“声乐领域有声部之分,如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等;而男高音按照音色特点,又分为抒情男高音、戏剧男高音等。此外,声乐演唱涉及的语言种类也很多。在声乐教学中,一位老师很难精通一切。老师个人审美和认知、技术的局限性,导致他对学生的指导很可能并非是最科学、有效的。”
与此相比,AI的学习能力是人类远不能及的,如果能让人工智能学习全球最优秀歌唱家的演唱,从中总结出共性,再将国内外名家、名师的授课方法和经验都传授给AI,它就有可能给声乐学习者提供更专业的指导意见。在苗雨看来,“如果有一套AI教学系统,可以为演唱者指出哪里出现了问题,并且给出解决方案,对演唱者来说将是莫大的帮助,也能解决部分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苗雨认为:“科技不会因为人类的忌惮而停止发展,当下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让科技为我们所用,让AI成为辅助艺术发展进步的媒介。”今年1月,南京艺术学院原流行音乐学院更名为现代音乐与科技学院,并将在2025年秋天迎来音乐科技相关专业的学生。苗雨表示,未来南京艺术学院将向音乐科技领域出击,让音乐与科技能更好地结合起来,探索艺术创作和艺术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纪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