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干预可以镇痛
2024-03-05 17:0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作者(右一)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诊室的主治医师团队讨论治疗方案

音乐自古至今被广泛用于减少疼痛。在古代中国,“乐”与“药”同源,许多医术古籍中都有关于用音乐减轻疼痛、治愈疾病的记载。如今,疼痛治疗已成为音乐医学和音乐治疗的重要领域。音乐治疗师长期以来致力于研究针对疼痛的方法,并开发出多种策略。例如,音乐的节奏、节拍和音调可以影响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等生理指标,可以在生理层面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和生理功能;通过激发情绪、情感共鸣以及重建认知等过程,可以在心理层面减轻疼痛。这些方法旨在通过音乐为患者提供支持和疗愈,帮助他们在疼痛中找到安慰和积极康复的现实途径。

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实习过程中,我在综合性医院里看到很多患者因为疼痛难忍而陷入漫长的巨大痛苦中。于是,我对音乐干预的镇痛作用产生了好奇,希望可以探索这项技术产生的积极作用,从而帮助更多的人。

使患者获得舒缓和安抚

针对音乐镇痛的临床效应,我翻阅了近二十年间的大量文献研究。国外的研究者已经探索了音乐对疼痛的缓解效果,其中一些案例让我印象深刻。

瑞典学者尼尔森(Ulrica Nilsson)2008年的一项研究,详细描述了音乐干预的方法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疼痛感的缓解和情绪的稳定作用。

在瑞典当地的一个医院,有一位名叫艾米丽的年轻女士即将接受手术。她非常紧张,担心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感。手术团队决定在手术中使用音乐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式,以帮助减轻她的疼痛感。

手术当天,艾米丽躺在手术台上,医生和护士们为她准备好了一套轻柔、舒缓的古典音乐。当手术开始时,音乐缓缓响起,艾米丽逐渐感受到了它的力量。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渐渐转移了她对手术疼痛的注意力。她开始专注于音乐,在音符的律动中放松身心。随着手术的进行,艾米丽逐渐发现,她的疼痛感似乎减轻了许多。她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安静和慰藉,她的紧张情绪也逐渐消退,呼吸变得平缓,心率变得稳定,她感到更加镇定和安心。

手术结束后,艾米丽回想起整个过程,音乐的陪伴不仅减轻了她的疼痛感,还稳定了她的情绪状态。她意识到音乐不仅是一种美妙的艺术形式,也可以成为疼痛管理的有力工具。

这个案例反映了音乐镇痛临床实验中的一种情景:通过接受式的聆听音乐,患者可以在医疗过程中获得舒缓和安抚,减轻疼痛感,并提升情绪状态。音乐的聆听为患者带来了希望和安慰,为他们的康复之路增添了一抹美妙的色彩。

为患者提供勇气和动力

除了手术过程中的应用外,音乐在患者的康复训练中也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2013年后的文献中,许多研究者都致力于研究音乐在康复训练特别是步态康复训练中的作用。美国学者托马(Thoma)和哈娜(Hahna)的临床研究,讲述了受伤的“大卫”和他的音乐康复之旅。

在美国某康复中心,一位名叫大卫的年轻人因为严重的车祸导致双腿受伤,需要重新学习走路。他经历了多次手术和疼痛的康复过程,对未来充满了无助感。为了帮助大卫在康复过程中减轻疼痛感,增强信心和希望,医院决定引入音乐疗法作为辅助治疗方法。一位音乐治疗师专门为大卫设计了一套个性化的音乐计划。

每天,大卫在音乐治疗师的陪伴下开始他的康复训练。音乐治疗师带来了一台音乐播放器,选择了一些鼓舞人心的音乐。音乐中融入了积极向上的旋律和节奏,旨在激发大卫的动力和积极性。随着音乐的奏响,大卫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他的步伐变得更加坚定,他的动作变得更加流畅。音乐的节奏和旋律鼓舞着他的精神,帮助他克服疼痛和困难。在音乐的陪伴下,大卫逐渐发现自己的进步。他开始重新恢复步行的能力,音乐成为他康复过程中的伙伴和支持者,为他提供了勇气和动力。

这个案例向我们展示了音乐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通过音乐,患者可以充分调动自身积极力量,克服疼痛和困难,实现康复的目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激发了患者的内在潜力,帮助他们克服身体的限制,迈向康复和自我成长的道路。

神奇疗效从何而来

为什么音乐会有如此神奇的疗效?

音乐镇痛的大部分方法属于接受式音乐治疗技术,主要使用聆听音乐的方式来缓解疼痛。从国内外文献中我们可以得出音乐镇痛机制的原理如下:

一、阻断疼痛信号。由于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和痛觉中枢相邻,当人们聆听音乐时,音乐刺激使听觉中枢兴奋,可以有效抑制相邻的痛觉中枢,疼痛的“阀门”阻断了大量的疼痛信号被接收,从而明显地减轻疼痛。

二、启动内源性镇痛系统。音乐听觉刺激可以促使大脑释放内源性镇痛物质,如内啡肽、多巴胺。这些物质具有镇痛和愉悦的效应,可以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并改善患者的疼痛体验。

三、情绪调节。音乐对情绪具有强烈的影响力。通过改变情绪状态,音乐可以影响疼痛的感知和情感反应。积极、轻松和愉悦的音乐可以提高患者的情绪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从而减轻疼痛感。

四、放松和压力缓解。音乐可以产生放松和平静的效果,通过减少身体的紧张和应激反应,有助于减轻疼痛。深呼吸、心率减慢和肌肉放松等生理反应与音乐的听觉刺激联系在一起,从而促进身体的放松和疼痛缓解。

与骨伤科医师团队展开临床实验

在国内,疼痛同样一直是医生和护士关注的主要问题,但大部分临床实验都是由护理人员开展的,缺少真正专业的音乐治疗师参与。因此,我尝试根据国外研究中已探索出的积极效应,结合主治医师团队开展临床实验。我们选取需要手术及康复训练的骨伤科患者,展开了背景音乐在医疗环境中对降低骨科患者疼痛水平的干预研究,期望更多学者能意识到医疗环境中音乐干预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索不同风格类型的音乐针对不同患者或医护工作人员能否产生更多积极作用。

在实验开始前,我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骨伤科医师团队进行了多次沟通,在主要医疗干预后加入辅助性音乐干预,选取已进行过临床实验的古典音乐作品集,在一周的时间内进行每日固定分时播放背景音乐的方法,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实验选取了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的6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临床试验的方法来限制抽样误差,按照随机抽样方法将60名患者随机分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医疗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好的背景音乐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理指标、疼痛水平、焦虑水平的变化。最终数据得出,在背景音乐干预一周时间后,干预组比对照组的疼痛分值平均降低10.97%,收缩压明显降低7.00%,住院期间的满意度评价均有所提高。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使用音乐干预方法可以降低骨科患者的疼痛水平、调节血压等生理指标,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促进康复,值得在综合医院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音乐干预的积极作用让参与实验的组员们都十分开心,医师团队也向我进行了许多积极的反馈,他们表示在工作中聆听到舒缓的古典音乐也会使他们的情绪得到放松,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

当然,音乐镇痛的效果有时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所以音乐干预通常应作为综合性疼痛管理计划的一部分,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行为疗法,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对于长期或慢性疼痛,专业医疗团队的指导和个性化的治疗策略也非常必要。

综上所述,聆听背景音乐在综合医院中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非药物疼痛管理方法。通过合理的选择和应用,背景音乐可以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使他们放松身心,改善疼痛感,从而提升整体的康复体验。我十分期望在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医护人员可以运用这一方法,探索出音乐干预在综合医院中的更多积极效应。

童新焮/文


作者:

音乐周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