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杨柳醉春烟,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最美是人间四月的天,一江春水绿如蓝。”随着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学,首唱于龙年央视春晚的歌曲《上春山》不仅成为许多音乐老师开学第一课的内容,因歌词中暗藏多首古今诗词,还成了不少语文老师的课堂素材。歌曲的走红,以及河南卫视元宵晚会上亮相的《上春山》MV,也让大众关注到风景如画的贵州。
在许多人看来,《上春山》的爆红是个偶然。但其实这首歌曲的词作者玉镯儿、曲作者张超已为推广贵州默默付出了十几年。玉镯儿、张超以及《上春山》的编曲潘安昕都是贵州人,他们希望通过这首歌,让更多人关注贵州少数民族音乐,也希望大家借着春光到贵州走一走,亲身感受滋养了他们的贵州大地。
一气呵成的《上春山》
在《上春山》登上2024年央视春晚之前,张超和玉镯儿几年来曾多次向春晚节目组递交作品。“之前我们写的《团圆歌》《跨越山海来相见》等歌曲,导演组也很喜欢,但因为曲风和歌词中贵州元素比较重,最终没有选用。导演组一直鼓励我们把视角放得更广,创作一首能引起更多人共鸣的作品。”有了前几次的失败经验,玉镯儿明白了歌词中不应出现具体的地名,也不能过于复杂,要让各个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的观众都能理解、记得住。张超也总结了歌曲创作要遵循“好听、好唱、好记”的原则,“越真诚越能打动人。”
2023年10月,张超收到春晚导演组的创作邀约,开始着手创作歌曲。通过自然而然地融入贵州当地少数民族民歌和民间音乐元素,他写下了具有中国风的旋律,由潘安昕进行简单编曲后,将音乐小样发给了玉镯儿。听后,玉镯儿立即想到了一个主题:春。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画面,我与好友们一起爬山、游玩。”玉镯儿介绍,在贵州,大年初一有结伴登高、捡柴的习俗,“因为‘柴’和‘财’谐音,大家都愿意在一年之初博一个好彩头,到山上捡一些树枝带回家,寓意把财带回家。”登高也是贵州很重要的活动,每年大年初一、二月二、三月三等节日,人们都要结伴到山上庆祝。“每年大年初一,我都会和家人或朋友相约去登山。”在确定了“春天”和“山”两个重要关键词后,玉镯儿想到《上春山》这个名字。“在传统诗词中就有‘春山’一词。相比其他动词,‘上’这个字有步步高升、登高望远的寓意在。”由此,在动笔创作歌词前,玉镯儿最先确定了歌名。
“因为这是一首偏中国风的旋律,我就想用中国风的词句,一些诗词就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了我脑海中。”玉镯儿通过将古诗与白话文结合的方式,完成了歌词创作。正如有的网友所说:“很多我们背诵过的古诗,如今已经遗忘了大半,但优美的意境留在了记忆深处。在听到《上春山》时,那些记忆觉醒了。”
歌词开篇,以三句话写春天的三个月份,之后是对春景的描写。“我上春山,约你来见,我攒了一年万千思念。今天原是平常一天,因为遇见你而不平凡。”玉镯儿介绍:“很多在外打拼的人会在春节回到家乡,我身边也有很多朋友在大城市工作,只有春节才能回来。‘我攒了一年万千思念’,这句歌词是我内心真实的感受。因为和好友相聚,让平常的一天变成很快乐、久久留在记忆中的一天。”玉镯儿透露,整首歌词一遍过,没有修改。只在确定由三位演唱者演唱后,为了让歌词内容更加丰富,增加了一段内容:“山上儿童放纸鸢,山下游人纷纷追画船。东风拂人面落花作簪,踏遍春山不思还。”其中,玉镯儿特别提到了“落花作簪”,“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簪花的习俗。有的地方带银花、绢花、鲜花,有的地方戴花环。”这些都源自她在全国各地采风的见闻。
从收到张超发来的小样到完成歌词创作,玉镯儿用了不到三个小时。“我把歌词发给张超后,他没有立即回复我。直到一两个小时后,我收到他制作的演唱小样。”春晚节目组听到《上春山》后非常喜欢,歌曲一路“通关”,最终登上了春晚舞台。
虽然《上春山》在春晚上的展示只有2分30秒,但潘安昕介绍,整首歌曲的编曲有一百多轨,“作为春晚上的节目,要体现出喜庆、欢快的气质。其中加入了唢呐、古筝等民族乐器。《上春山》虽然是一首中国风作品,但为了让当代观众更接受和喜爱,编曲中也加入了贝斯和电子鼓。”音乐后半段,还加入了贵州的民族打击乐器木鼓和竹排,让歌曲在符合大众审美的基础上,还带有“贵州味道”。
贵州是他们的创作养分
《上春山》的三位创作者都是贵州人。玉镯儿,本名孙红莺,水族,贵州省丹寨县人,现在她是贵州黔东南州文化馆的研究员。因为从小喜爱古典文学,2004年开始,她以玉镯儿为网名,在红袖、音乐玩家网等互联网站上发表诗歌和歌词。近二十年来,她创作的歌词已有上千首,已经谱曲、制作后的歌曲有六七百首。其中最广为传播的一首是《白狐》。
张超的名字大众也许并不熟悉,但他过往的作品在中华大地上早已广为传唱——《最炫民族风》《自由飞翔》《荷塘月色》《不要在我寂寞的时候说爱我》。张超虽然是汉族,但从小热爱少数民族音乐,从高中时期便开始自己写歌。高中毕业后,他考入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还组建了一支名为“夜郎”的乐队,担任吉他手,并开始担任乐队的词曲创作。
“我和张超也是通过网络认识的。那时候,他的作品还没有被大家熟知。”玉镯儿回忆,2005年左右,她在网络上听到张超自己作词、作曲的一首歌,“当时他的作品让我很惊艳。”后来,得知对方也来自贵州黔东南的大山中,两人志同道合,由此开始合作。相识至今,玉镯儿和张超合作的歌曲已有一百多首,其中先词后曲和先曲后词的歌曲,大概各一半。2012年发行的《我在贵州等你》专辑中共有十首贵州题材的歌曲,十首歌曲都由张超作曲,其中七首歌词由玉镯儿创作。
在他们合作的歌曲中,贵州题材的歌曲占比一半以上,其中为黔东南16个县市创作的歌曲更是高达四十余首。贵州是全国惟一没有平原的省份,随处可见的山,给了玉镯儿和张超无限的灵感。在他们以往的创作中,山是他们热衷描绘的对象。张超写下的《奢香夫人》,经由凤凰传奇演唱后,歌词中一句“乌蒙山连着山外山”,让很多人知道了乌蒙山。
多年来,为了能经常深入贵州各地采风,张超把他的公司荷塘月色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在了贵阳,而非北京,并且每隔一两个月都会带着音乐人到贵州各地进行创作采风。张超表示:“我经常去少数民族聚居的山间采风,山里面跟平原地区不一样,隔一座山就是一个世界,可能方言和各方面习俗都不同,所以,每次捕获到的信息量都很大。”每到一村一寨,张超都住到当地人家中。与他们的深入交流,不仅能让他更了解当地的民间音乐,也更了解当地人的所思所想。
潘安昕是一位95后音乐人,2021年他选择回到贵州,并进入张超的公司。最近两年,他和张超、玉镯儿经常一起到贵州各地采风,这也让他对少数民族音乐越来越喜爱。
用音乐助力乡村振兴
“地无三尺平”是贵州地貌真实的写照,也是自古以来贵州地区比较贫困的重要原因。贵州山多、交通不便,在贵州修路,不是凿山就是架桥。十多年前,贵州高铁还没有开通,机场少,航班也很少,想到贵州去很不容易。回忆起2007年和张超一起创作歌曲《我在贵州等你》时的心境,玉镯儿说:“‘我在贵州等你’,是当年贵州的真实写照。我们只能眼巴巴地在贵州盼着大家来贵州。”
那时,张超和玉镯儿为了宣传他们的作品,还曾一起摆摊卖他们的专辑,他们特意制作了一个牌子,用来吸引目光:“《白狐》的词作者、《最炫民族风》的曲作者。”但路上行人来来往往,即便有人驻足,也会质疑他们的真实性。2016年,张超参加综艺节目《中国梦想秀》,想在节目中演唱《我在贵州等你》,但节目组更希望他演唱写给凤凰传奇的歌,这样更能吸引观众。“但我上这个节目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关注贵州。”在张超的坚持下,他在节目中演唱了《我在贵州等你》。通过多年的积极推广,现在《我在贵州等你》这首歌在贵州的知名度很高,甚至有贵州“省歌”之称。
河南卫视版《上春山》MV的播出,让贵州风光走进更多人的视线。MV是在贵州万峰林拍摄的,那里的喀斯特地貌格外令人向往。这是张超和玉镯儿推荐的拍摄地,玉镯儿介绍:“万峰林靠近云南,是贵州最早入春的地方,大片的油菜花很漂亮。”很多网友被MV中的美景吸引,都表示想到贵州游玩。看到网友们的热情留言,玉镯儿很激动,“我们从只能求关注、等大家来贵州,到现在大家主动想来贵州玩,真的很不易。贵州已经全面脱贫了,交通也便利了,真心欢迎大家都能到贵州走一走、看一看。”
去年,玉镯儿、张超、潘安昕到贵州各个乡镇教当地的孩子们创作歌词,并且组建了苗族童声合唱团、侗族童声合唱团和布依族童声合唱团,努力为大山里的孩子打开一扇音乐之门。张超表示:“作为贵州的音乐人,我希望能继续立足贵州,将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经典乐曲进行加工和二度创作,与流行音乐融合,以老歌新编、新唱的方式,传承经典,弘扬民族精神,将越来越多的贵州风景带到大家眼前,创作更多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不断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唱响属于贵州的好声音。”
纪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