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版流行歌曲频成“爆款”
2024-03-12 13:52 来源:  北京号
音乐周报
有音乐的地方,就有音乐周报。
关注

2月9日晚,由青年歌手海来阿木与单依纯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演唱的歌曲《不如见一面》,歌曲旋律动人、深情细腻,获得极高关注。歌曲一经播出,就有部分合唱团、合唱爱好者开始打听,是否有改编的合唱版本可以演唱。

由热门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作品,一直是国内各类型合唱团传唱不衰的曲目。近年来,不少合唱团演唱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作品的视频,在网络多个平台成为“爆款”。无论是改编的作品还是合唱团都获得很大的关注度,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合唱团把这类型曲目作为拓展合唱团影响、吸引更多受众的一把钥匙。

收获更多关注

作曲家、合唱指挥吴可畏在《合唱“小作品”如何唱出“大格局”》一文中曾写道:“合唱中最容易出圈成为爆款的类型,则是对热门流行歌曲的移植编配,其巧借热门IP的网络流量,通过将原本的单声部旋律纵向立体拓展为多声部的和声再现,引发广泛关注。”

从二十多年前的《牵手》《再回首》等流行经典,到春晚舞台唱响后热度骤然变高的《传奇》《时间都去哪儿了》《灯火里的中国》等歌曲,再到热门影视歌曲如电视剧《人世间》同名主题曲、灌篮高手大电影片尾曲《直到世界的尽头》等,以及流行歌曲“爆款”改编而成的《大王叫我来巡山》《青城山下白素贞》《星辰大海》等,经由作曲家重新编曲,都成为深受合唱团喜爱且传唱度极高的曲目。这些歌曲吸引更多人关注合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引发了不同声音的讨论。

由宁波合唱团演唱的《大王叫我来巡山》(周振宇改编合唱),因为是合唱团专场音乐会的返场曲目,每位团员戴上可爱头饰,还配以轻松活泼的表演动作,现场笑声不断的同时,演出视频在哔哩哔哩网站(以下称B站)也收获了三十多万点击量。

网友评价:“高雅艺术接地气!”“唱出了不一样的感觉。”但也有人对合唱团以这样轻松搞笑的形式演唱歌曲提出异议,还有人提出中肯建议:“低声部低音区音量有点小,主旋律的音量听起来就忽上忽下;建议再带上一点腔体,也就是声音再进去一点,听起来可能更连贯……”

西安交响乐团合唱团演唱的《直到世界的尽头》合唱版视频在B站收获不错点击量的同时,也同样收到各式评论。如:“这种改编挺有意思的。”“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融合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合唱团希望用更容易让大众接受的方式展现自己,挺好的。”“什么时候演出有现场版?演出票买起来。”也有人提出这版合唱少了很多原版热血沸腾的感觉。提出建议的声音也充满真诚:“希望突出男高、女高声部,男高可以试试主旋律……祝西交合唱团越来越好!”

宁波合唱团演唱版本《大王叫我来巡山》改编者,杭州师范大学闻音合唱团艺术总监、合唱指挥周振宇表示,相对于以往传统的合唱呈现形式,近年来将爆火、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改编成合唱曲目并推向市场,成为合唱界一种流行趋势。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对于大众和非专业的合唱爱好者来说,这类作品更容易找到某种熟悉的感觉,更容易引起共鸣:歌词打动人心,旋律深入人心。这两方面很大程度提高了这类歌曲作为合唱作品的辨识度。这也是创作者改编这些作品的初衷——让大众在听到这个作品时,先入为主有一定的熟悉度,这比让大家从零开始去接受一个合唱作品要容易得多。很多时候,如果没有歌词字幕配合,听众欣赏一首全新的歌曲时,经常会出现听不清楚或不容易分辨演唱者演唱内容的情况。一首全新的合唱作品呈现在不熟悉它的听众面前时,不可避免也会有这样的问题。改编自流行歌曲的作品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这样的阻碍,更容易让不熟悉合唱的听众在短时间内对合唱“路转粉”。

不是声部简单叠加

吴可畏提到,很多合唱团在演唱合唱版流行歌曲时,大多以原有独唱版本的表达方式来简单复刻,更多时候给人一种多人叠加、仅此而已的印象。这也使得很多人对流行歌曲改编成合唱作品产生一种误区,认为只要将流行歌简单叠加声部,就可以由原来的独唱、对唱版本变成多声部合唱版本。

改编过《牵手》《菊花台》《思念》等一大批流行经典歌曲的作曲家金巍表示,流行歌曲改编为合唱作品,并不是单纯的声部叠加,而是创作者在专业作曲技法基础上,运用多声部思维处理原曲旋律,进行立体和声的处理。这个过程还要求创作者对合唱各声部的音区、音色有非常敏锐的感知度,恰到好处为各演唱部分安排适合的声部。在此基础上,创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挖掘新的风格和形式。

周振宇说,将流行歌曲改编成合唱作品,很多作曲家在根据作品自身特点进行不同形式创编的同时会加入自己的偏好。常见的改编有两类。一类是忠实还原原作的面貌,包括原来的曲式结构、节奏类型、旋律风格、和声等,在原型基础上,由单旋律歌曲改编为多声部作品,总体上不改变作品原来的面貌和风格。一类是作曲家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新想法,比如运用另外一种节奏型,加入原作所没有的爵士风格等,让作品既有熟悉感又有新鲜度。还有人尝试把两首流行歌曲拼到一起改编,产生前所未有的听觉感受。周振宇在改编《大王叫我来巡山》这部作品时,大量主旋律段落还是沿用原来的作词作曲内容,而在引子部分和主旋律交错中间加入一些小伏笔,如间奏部分用《西游记》主题曲《云宫迅音》的元素、花儿乐队的作品元素等稍作“拼贴”。“这些拼贴安排得比较隐蔽,但是内行的听众在聆听过程中会发现里面的各种小惊喜,属于比较好玩的改编思路。”

旋律、情感、合唱性缺一不可

金巍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从事流行音乐专辑制作的工作。他表示,无论是流行歌曲原作还是改编后的合唱作品,广为流传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旋律好听,这可能与中国听众对旋律的偏爱不可分。同时,歌词动人、情感越接近大众生活的歌曲越容易流行,无论是二十多年前流行音乐巅峰期涌现的大量流行歌,还是近年流行的各种小众流行音乐,都具有这样的特点。“朴实的感情、平凡的生活,更容易引起大众的共鸣。”金巍说,近年来网络上流行的合唱作品,比如以上海彩虹合唱团为代表的青年人组成的合唱团演唱的作品,表现形式多元化,突破了传统舞台模式,这也是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精神需求多元化的一种体现。

周振宇认为,虽然流行歌层出不穷,但不是所有的流行歌都适合改编成合唱,如音域跨度非常大、节奏太快、歌词太密集的流行歌,改成合唱作品效果就不太好。同时,大众喜欢的歌曲,也不一定都与合唱团希望演唱和传播的歌曲完全匹配。虽然演唱关注度高的流行歌可以吸引更多人关注合唱、关注合唱团,但大部分合唱团、合唱团员的审美基础还是由国内外经典合唱作品、优秀原创合唱作品所铸成,他们还是希望自己演唱的流行作品不要太“口水”,不是简单的“主旋律加一些和声”。无论是流行歌曲还是其他类型的改编作品,合唱性较强的作品会总是更容易受到合唱团的喜欢。

陈茴茴/文


作者:

音乐周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