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秋季 | 凉风降,白露至
2023-09-08 15:2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白露时节,大自然的阳气渐渐沉入地下, 阴气逐渐加重。作为一年中温差最大的时节,白露期间白昼阳光尚热,然而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

// 白露三候 //

秋 一候 | 鸿雁来

鸿雁对温度变化尤为敏感,即为寒热交接时的物候特点。白露时气候渐寒,数十只鸿雁便成群结队,排成“一字阵”或“人字阵”,迁徙南方避寒,待到明年雨水,再北还至家乡。

秋 二候 | 玄鸟归

玄鸟就是燕子,本属夏候鸟,即为南方之鸟。春夏北飞繁殖,带来生机;到了秋风袅袅时,南飞过冬,意为“归”。

秋 三候 | 群鸟养羞

群鸟预感到秋日天地的肃杀之气。趁着万物丰收之际,纷纷储存粮果,养藏珍馐佳肴,养护羽毛,以度寒冷的冬天。

// 白露养生事宜 //

白露前期,昼则湿气蒸发,余热犹存,夜则天阴气凉,地湿露浓。有的人在这段期间会出现肢体沉重、头重、食欲不振等症,这就是受了湿邪。往往白天湿中夹热,夜晚或清晨则湿中有寒。

白露后期,随着气温的下降,空气中的水汽凝成露水,空气湿度也一天天地下降,人会觉得很干爽,干爽过头就是燥了。燥则易伤津液,有的人会觉得眼干鼻痒,唇干咽痒的症状。此时不宜大量出汗,我们可多进食养阴之品来调理,如百合、银耳、沙参之品。

俗谚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意思是处暑后仍然很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十八天后到了白露,因天气转凉,昼夜温差明显加大,尤其晨夜更添寒意,渐宜着长袖长裤,以遮盖四肢。尤其不要露脚,注重足部保暖,睡前可以温水泡脚。“白露白茫茫,无被不上床”,这个时节凉席可以收起来了,睡觉一定要记得盖被子,关好门窗,不可贪凉。

秋高气爽,气候宜人,适合加强身体锻炼。此时运动强度可适当加大一些,但不宜过于剧烈运动,宜“收敛”,避免阳气外散。

// 白露养生食谱 //

秋之主气为燥,天地之气肃杀收敛,则燥气容易伤肺伤阴,阴虚生热。人们也会明显感受到秋燥,最明显的是口鼻和咽部。故而适合煮一锅甘甜清润的五汁饮。

润燥养阴五汁饮

 材料:

鲜梨、莲藕、荸荠各100g,白茅根30g,麦冬15g

做法:

1、将鲜梨、莲藕、荸荠分别洗净、去皮、切块;

2、白茅根洗净,清水浸泡30分钟;

3、将所有食材倒入锅中,加水1500ml;

4、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熬30分钟即可。


作者:

北京胸科医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