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5G“新阅读”,发挥文化央企优势,打造文化创意+科技园区
2021-10-29 10:1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中图“光华1978”文创园,地处通州区新华西街15号,曾经的北京世图印刷厂,随着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的不断疏解、通州这座古城的不断更新,曾经的老厂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北京世图印刷厂更名为中图文创(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中图“光华1978”文创园孕育而生,自此,一个老工业厂区开启了它新的人生。

点击观看视频!

文化央企赋予老旧厂房新生命

新时代城市更新更重要的内涵与使命是城市的环境更新、产业更新及人的更新,这是新时代赋予城市更新的新定位、新要求。

“光华1978”文创园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新华西街15号,占地33亩,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2017年,按照中国出版集团的要求和中图集团部署,结合北京市及通州区产业发展政策,我们开始高标准规划和建设中图系列文创产业园——中图‘光华1978’。在保留原旧厂房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规划,同时进行产业更新。”中图文创(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良京介绍:“我们依托文化央企行业优势,借助集团丰富资源,面向北京市和通州区的文化需求,在原有工业厂房的基础上,拓展文化空间,打造文创产业园,开展相关文创、会展、会务等业务和服务。”。

在园区改造设计中,中图文创经过层层甄选,最终选择了拥有丰富文创园设计改造经验的清控文创(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对原厂房进行统一设计改造,在保留原有老建筑的同时,进行内部空间设计升级。

如今走进中图文创园,随处可见曾经的建筑痕迹,但当你走进建筑内部,呈现出的则是根据现有文化业务进行的不同风格的改造,有充满创意的企业办公室,有拥有大空间、可进行影视剧拍摄的5G全景内容270°巨幕展厅,还有融合现代设计升级打造的智慧酒店……

值得一提的是,清控文创作为园区的设计改造方,也开始正式入驻“光华1978”文创园,参与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此外,园区内携家曼庭酒店的开业也为北京环球影城及副中心商旅人士提供了更多的住宿选择;专业从事影视技术、拍摄的谦维科技的入驻,为园区5G场景的打造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同时园区还配套有咖啡厅、小剧院、会议室等,可以满足周边社区居民以及更多商旅人士的需求。

打造文化创意+科技引领园区

中图文创(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在改造文创园区的同时,保留原有出版等核心业务,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文化产业的多元性。

李良京介绍:“中图文创作为行业的排头兵企业,有很多优质的独一无二的资源,在中图‘光华1978’文创园的运营过程中,我们主要以中国出版集团及中图集团主营业务为核心,以文化创意+科技引领为支撑,发挥文化央企的资源、内容、人才等优势,打造具有首都风范、国际影响的文创园区。一是吸引优秀文创企业入住,发挥渠道和平台作用,为企业提供办公和发展支持服务;二是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及通州区功能需求服务。”

2020年,中图文创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为促进全民消费承接主办了10余场文创市集。“目前,我们正在计划明年将举办贯穿全年的文创市集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以达到促消费、繁荣地方文化和经济的目的,努力为城市副中心打造新的消费场景和经济增长点。”李良京说。

布局“5G新阅读”线下体验区

在文创园区的运营中,中图文创不仅专注经营传统文化项目,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更是不断开拓创新,瞄准5G的开发前景,专注5G阅读的技术研发和场景应用。

据了解,中图集团现正在利用5G技术开发新一代沉浸式多媒体阅读场景体验应用,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呈现博物馆等文化藏品,激发青少年阅读兴趣和创新意愿,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中图文创根据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和母公司深入合作,在园区着力打造“5G新阅读”线下体验区,包括5G全景内容270°巨幕展厅和立体场景多动能互动体验厅等。

据小创了解, 5G全景内容270°巨幕展厅已经正是落地“光华1978”文创园,目前正在调试,11月份将正式进入室内5G场景的拍摄、运营阶段。“5G全景内容270°巨幕展厅将为广告、影视剧等拍摄提供更多的便利,它可以根据需求打造不同真实场景,不仅节省了费用,还为疫情期间的拍摄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此外,中图文创还打造了以全景方式展示刘慈欣的科幻宇宙场景,场景以“科技·文化·未来”的主题,呈现出一场“科技+IP”的视觉盛宴。目前,刘慈欣科幻沉浸展已在石景山游乐园展出。“我们计划在全国巡展一段时间后,最终落户中图文创园区,使之成为园区文化传播的新名片。”李良京介绍。

他说:“未来,我们还将利用5G技术开发新一代沉浸式多媒体阅读场景体验应用,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呈现博物馆等文化藏品,激发青少年阅读兴趣和创新意愿,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谈起中图“光华1978”文创园未来的发展,李良京说:我们会将文化产业园区的创新创意活动与城市副中心的更新结合起来,把园区的建设与通州人文环境、景观风貌、功能布局融合起来,充分利用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契合首都北京的新时代定位,以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出发点,把原工业厂区转型成为科技型文创园区,建设成为服务于社会、社区、企业、居民的开放共享空间。

文/王琳琳


作者:

通州文创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