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主要积聚在牙齿和骨骼中。适当的氟是人体所必需的,可以维持牙齿的正常发育与钙化。发现氟化物能预防龋齿,可以说是20世纪预防口腔医学对人类的最大贡献之一。
简单说来,氟离子可抑制牙齿脱矿,促进牙齿矿化,增强牙齿对酸的抵抗力;氟化物还能通过影响致龋细菌的代谢活动来减少龋齿的发生。因此,适量用氟可以有效预防蛀牙,这是经过几十年上百次临床研究得出的结果。口腔中常用的氟化物有氟化钠、单氟磷酸钠、氟化亚锡等,如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氟化泡沫等。
使用氟化物保护牙齿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每天两次用含氟牙膏刷牙。很多国内外权威机构,如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华口腔医学会都肯定了含氟牙膏预防龋齿的作用,也明确指出了含氟牙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市场上能买到的牙膏主要分为含氟牙膏和不含氟牙膏两大类。牙膏如果含氟,规定外包装需标明氟化物的浓度,一般没有标明的都是不含氟的牙膏。
另外要着重看含氟的浓度是多少。比如用氟离子浓度百分比标明含氟0.145%,则表示氟浓度为1450 ppm,即1450mg/kg;儿童牙膏标明含氟0.05%,则表示氟浓度为500 ppm。我国规定儿童含氟牙膏的浓度为500-1100 ppm,成人含氟牙膏浓度为1100-1500 ppm。对于1100 ppm浓度的含氟牙膏,成人儿童都可使用。
含氟牙膏的使用没有年龄和地区限制,根据美国牙科协会的最新指南,宝宝长第一颗牙开始,就应该使用含氟牙膏。含氟牙膏的用法除儿童外的人群使用时基本没有注意事项,不过牙膏的用量不需要太多,对于成人,每次0.5-1.0克就足够了(正常口径的牙膏长约5-10毫米长就可以了)。
经常有人会担心长期使用含氟牙膏会不会导致氟骨症和氟牙症,其实大可不必。
氟骨症主要是由长期饮用高氟水(饮水型)和燃煤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煤烟污染型)导致的。而在牙齿发育期间(6岁以前),长期过量地摄入氟化物才会导致氟牙症。氟骨症和氟牙症都是慢性氟中毒的表现,需要长期过量摄入才可能发生。
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氟骨症、氟牙症与含氟牙膏的使用没有关系。一般而言,仅仅口腔局部使用含氟的牙膏刷牙、漱口是不会造成氟的过量摄入的,想要达到氟过量的程度,必须长期每天吃上几管牙膏才有可能。但对于吞咽功能上不完善的儿童,为了防止误吞含氟牙膏导致氟过量,可以控制其牙膏的用量。
1.合理用量:3岁以下,每次用量为大米米粒大小;3-6岁,每次用量不超过豌豆大小,大约5mm,每天两次。这样即使吞咽也不足以导致氟过量。
2.最好选择无味牙膏,防止宝宝吞咽:含氟牙膏刷牙漱口是不会造成氟摄入过量的,必须吃到肚子里才有可能。所以尽量不要给宝宝用市面上带果味的含氟牙膏,以免宝宝吃牙膏。
3.选择儿童低氟牙膏:我国对儿童含氟牙膏中氟离子浓度标准是0.05%-0.11%,具体的含氟量会在牙膏包装上注明,家长需要认真看下,给孩子选择低氟儿童牙膏,更安全。
4.教会宝宝吐出刷牙后嘴里的泡泡(刷牙吐水),减少吞咽,养成爱刷牙的好习惯,才能降低龋齿发生的概率。
最后,最最重要的一点:含氟药膏的使用只是降低了发生龋齿的风险,但认真正确地刷牙才是关键呦。
对于容易患龋的人群,如儿童、佩戴正畸娇治器的青少年、有口干症的老年人、接受过头颈部放疗的患者等,还应该接受专业的局部氟化物治疗。最常用的专用氟化物是5%的氟化钠涂料,每三至六个月进行一次专业用氟,像是给牙齿穿上一件薄薄的防龋衣,可有效降低龋齿的发病率,抑制口腔细菌的生长。
涂氟是目前世界各地牙医普遍采取的治疗方法,对孩子来说是安全的。涂氟时,氟化物的用量很少,且迅速硬化,一般不会发生孩子吞服的情况。4-12小时后,多余的氟化物就可以被刷掉。
需要注意的是,适量的氟有防蛀作用,但是超量使用、不当使用氟化物也会产生副作用。请在医师指导下,按照要求安全合理使用氟化物。
来源:北京医管综合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