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对抗过敏药过敏?!”
2022-06-10 16:1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小王下午在草坪上踢完球,晚上后背就起了皮疹。他瘙痒难耐,抓得全都是突起的小包,大半夜打车去医院急诊看病,诊断为“急性过敏性荨麻疹”。一针抗过敏药下去,小王胸闷头晕、全身无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医生迅速判断是抗过敏药导致的速发型过敏反应,果断处理立即给予抢救。小王恢复后发出灵魂拷问:“我用的明明是治疗过敏的药,为什么还能导致过敏?”

像小王这种对抗过敏药过敏的例子实属罕见,但也存在。这是因为药物在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杂质,以及抗过敏药在体内转化后产生的物质,均可能是潜在的过敏原。而且抗过敏药的作用机制多种多样,有直接结合抑制过敏的、有减少过敏物质释放的、有提高自身适应能力缓解过敏的等等,一种抗过敏药往往仅专攻一方面,并不能阻断使我们过敏的各个通道,所以用抗过敏药物,依旧有可能导致过敏发生。

究竟怎样算药物过敏?

出现什么症状时我需要去医院?

药物过敏是一种药品不良反应,是我们的免疫系统误把药品当做敌人,而发起的一场清除战。药物过敏可能会出现局部或全身皮疹、并可伴有瘙痒肿胀、变红发热。“速发型”过敏较为严重,甚至会发生呼吸困难、意识不清和低血压。药物过敏可能用药后迅速发生,也可能会在用药数日后发生,甚至可能在停药后才开始。需要专业的医师或药师进行判定,专业人员综合考量服药时间、发生类型、停药等等相关因素后进行判定。

若在新使用一种药物之后,发生喘不过气呼吸困难、胸闷胸痛感觉快晕倒,面部嘴唇舌头肿胀等,请立即拨打120前往医院。若发生荨麻疹(瘙痒难耐、有隆起的红色斑块,并在几小时内消退)、严重的胃痛或呕吐、发热、起水疱等,也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药物过敏能提前预防吗?

85%—90%的药物过敏可以依据药物的药理学知识进行预测,所以如果有已知的药物过敏,请将药物过敏信息告知医护人员。并在门诊病历本封面仔细认真填写自己的过敏史,包括药品过敏史、食物过敏史和一些特殊的过敏性疾病。药品有时不止包含一种成分,也可能不止一种药名,所以对于处方中有无致过敏药物,有时并不明显。若对某一特定的药物过敏,可能也会对与之相关的其他药物过敏。如果自己是过敏体质,也请您就医时和医生说明情况,并在服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检查是否对此药品的主要成分或者辅料有过敏史。

还有少部分的药物过敏常发生于易感人群,与药品的药理机制无关,所以依靠相关知识无法推断。如果您经常发生过敏反应,专科医生可能会进行过敏检测,最大程度防范过敏反应的发生。

下面表格对一些易导致过敏的药品进行罗列,易感人群可着重关注相关药品。

(点击查看大图)

(表格参考:UpToDate临床顾问.药物过敏患者的概述-识别可疑药物-有高度致敏性的药物[A/OL].http://www-uptodate-cn-s.bjfc.tsgdata.top:18118/contents/zh-Hans/image?imageKey=ALLRG%2F77196&topicKey=ALLRG%2F2079&search=%E8%BF%87%E6%95%8F&rank=1%7E150&source=see_link)

总得来说,药物过敏大部分可预防可检测,我们只需要在就诊本上记录好过敏史并告知医生和药师。对于对多种食品、物品、药品过敏的人群可提前到相关科室就诊,防患于未然。


来源:北京医管微信公众号

作者:北京妇产医院 王安妮

审核:北京安贞医院药事部副主任、主任药师 白玉国

编辑:薄梦嫄


作者:

北京医管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