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脂肪肝,能用哪些药物进行治疗?
2022-08-11 17:5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脂肪肝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脂肪堆积在肝脏细胞内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可引发心血管、消化、生殖等系统性疾病。临床上根据其致病原因,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1]。脂肪性肝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已经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且发病率不断上升。脂肪性肝病的发病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代谢应激等多因素的影响。

脂肪性肝病患者需认识到肥胖和过量饮酒危害健康,纠正不良生活方式。超重或者肥胖者需减轻体质量特别是减少腰围并防止体质量反弹,过量饮酒者需戒酒或显著减少饮酒量并防治戒断综合征,多饮茶水和咖啡可能有助于代谢紊乱及脂肪性肝病的防治[2]。

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

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原则为:戒酒和营养支持,减轻疾病严重程度;改善已存在的继发性营养不良;对症治疗[3]

患者戒酒后,应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纠正营养不良。同时,在脂肪摄入不宜超过总热量的15%~20%的范围内,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适当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B族维生素有防止肝脏脂变,保护肝脏的作用;硫辛酸能增加肝糖原,促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增强肝脏解毒能力;维生素B12参与胆碱合成,胆碱为磷脂构成成分,磷脂在肝内参与脂蛋白的形成,有助于从肝脏移去脂肪。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

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基础治疗包括运动疗法、饮食疗法和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多是根据其发病机制,针对疾病不同病理环节而选取相应的药物,主要包括:改善胰岛素抵抗、对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保护肝细胞及纠正血脂紊乱等。

▲基础治疗

研究发现[4],随着体质指数(BMI,计算公式为:BMI=体重/千克÷身高2/米)的增高,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增加,二者呈正相关。通过运动、饮食和行为疗法治疗后,超重及肥胖者体质指数有明显改善,随着体质指数的逐渐降低,脂肪肝也逐渐减轻。

建议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膳食定量,宜低糖低脂的平衡膳食,不用或减少含糖饮料,减少饱和脂肪(动物脂肪和棕榈油等)和反式脂肪(油炸食品)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如:豆类、全谷物类、蔬菜和水果等含量;并采用中等量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快速步行、游泳、跳舞等,每周4次以上,累计时间150~250 min[2]。

▲药物治疗

★管理血糖

对于合并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2型糖尿病的脂肪肝患者,建议使用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等胰岛素增敏剂防治糖尿病,血糖控制未达标者建议内分泌科会诊或转诊。暂不推荐胰岛素增敏剂用于无糖代谢异常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肝损伤和肝纤维化的治疗。胰升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如艾塞那肽、利拉鲁肽、度拉糖肽、司美格鲁肽等,可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脂肪含量及炎症,适合用于肥胖伴口服二甲双胍/磺脲类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2]。

★管理血脂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高风险人群,因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积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改变生活方式3~6个月以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仍>4.14 mmol/L时,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使该指标至少降低30%-50%,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6]。

★中医治疗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沦治,对脂肪肝的治疗也应遵循这一原则。不同的脂肪肝患者,有不同的证型类别,需要采用不同的方药进行治疗。除了内服,针灸、敷贴、穴位埋线等中医手段也可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建议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8]。

总之,对于酒精性脂肪肝,戒酒为最有效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应在运动、饮食和行为疗法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不同病理状态选择相应的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 Torres JL, Novo-Veleiro I, Manzanedo L, et al. Role of microRNAs in alcohol-induced liver disorders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8, 24(36):4104-4118.

[2].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与酒精性肝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肝病与代谢学组, 脂肪性肝病诊疗规范化的专家建议(2019 年修订版)[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 35(11):2426-2430.

[3].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 消化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酒精性肝病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 37(1):36-40.

[4]. 杨惠云. 体质指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 160 例临床分析[J]. 大理学院学报, 2006, 5(10):42-43.

[5]. Garber AJ, Abrahamson MJ, Barzilay JI, et al. Consensus statement by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 and American College of Endocrinology on the comprehensive type 2 diabetes management algorithm -2019 executive summary[J]. Endocr Pract, 2019, 25(1):69-100.

[6].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 [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7,11(1): 7-28.

[7]. 金怒云, 余小虎, 施建平等.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40 例[J]. 临床药学, 2005, 14(12):79-80.

[8].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指南[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1, 31(12):附Ⅰ-附Ⅳ.


来源:北京医管综合北京朝阳医院

作者: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药师 张静慧

审稿:北京佑安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主任药师朱晓虹

编辑:薄梦嫄


作者:

北京医管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