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大山里的百灵鸟
2021-10-20 19:3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10月7日晚,音乐剧《彼得与狼》在湖南省长沙市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肖梓涵在剧中饰演的猫惟妙惟肖。坐在台下的肖爸爸看到女儿的表演,激动又意外。夫妻俩离异多年,肖梓涵一直跟随外婆生活。在父亲眼中,女儿内向,几乎很少笑。但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女儿已经成为舞台上阳光、自信的小演员了。不知不觉,坐在台下的肖爸爸已是泪流满面。

去年1月,马栏山中国原创音乐剧基地在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挂牌成立。基地由谭盾、李谷一、吴碧霞、张也、雷佳、王丽达等一大批湘籍艺术家联合发起。基地在音乐剧创作、人才培养等方面推动湖南音乐剧发展。

基地创始人、湘籍编剧徐瑛认为,目前国内音乐剧的人才培养起步太晚,基本上都是从大学阶段才开始进行音乐剧的人才培养。音乐剧对于演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需要童子功,声台行表都要从娃娃抓起。“一个作品最终需要演员的呈现,想要做出一流的音乐剧,就势必要培养出一流的音乐剧演员。”因此,马栏山中国原创音乐剧基地将人才培养视作基地的重点工作方向。

去年,基地拍音乐专题片时,有人推荐了两个湘西的孩子。团队赶往湘西大山深处,找到了这两个孩子,果然是嗓音条件、形象都非常好。徐瑛想到,“这样的孩子如果不经过系统的培训,他们的天赋就被埋没了。”之后,他们发起了“寻找大山里的百灵鸟——音乐英才计划”,派基地的老师们到访湖南怀化、浏阳、益阳等地区,寻找更多“大山里的百灵鸟”。有的孩子从老师在当地的海选中脱颖而出,有的孩子经老师推荐,通过了考察被选中。“当时,浏阳我们就去了三次,在一百多个孩子中挑出了一个孩子。”经过多次考核,目前有十几个孩子进入基地接受训练。

孩子们在练功

这些孩子来自湖南各地农村,几乎都是留守儿童。为了便于孩子们学习,基地为孩子们在长沙联系了学校。异地上学要满足很多相关规定,首先,需要有监护人在身边。因此,基地不仅将孩子们接到了长沙,还把孩子们的家长也带到了长沙。“很多孩子之前都是与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乡下。我们还是希望孩子们可以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于是,基地的老师们逐个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可以到长沙务工,也能陪伴孩子成长。最终,在长沙市政府的帮助下,孩子们都实现了就近上学。多位家长也留在基地内部工作。

两位老师带领孩子们看国外音乐剧视频

白天,孩子们上文化课,晚上到基地训练。周末两天安排了全天的训练,包括声乐、舞蹈、台词、表演、视唱练耳、乐理等课程都要学。虽然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孩子们都非常愿意也都很用心学。所有的孩子都是免费在基地学习,他们非常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周末,家长、孩子和老师们一起做饭、聚餐,大家亲密得就像家人一样。

周末,家长、孩子和老师一起聚餐

10月7日上演的音乐剧《彼得与狼》是孩子们的首场音乐剧演出,为了这场演出,孩子们花了半年的时间进行排练。演出大获好评,12月,他们还将前往珠海和澳门交流、演出。

纪晨/文 马栏山中国原创音乐剧基地/供图


作者:

音乐周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