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 孙金山:医院和患者有需要,我义不容辞
2022-12-17 11:0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你是我们的骄傲,你是我们的榜样

你们是儿童健康的守护者,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有你们积极、坚定的身影

你们是病毒的追踪者,在新冠阻击战的主战场,用分秒必争的精准报告彰显着自己的初心使命

你们挺身而出、无惧风险、迎难而上、乐于奉献

你们用勇敢和辛劳,责任和担当,筑起儿童健康的坚实屏障

你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最可爱的人

12月10日凌晨的首都儿科研究所急诊科灯火通明,由于儿童有夜晚易发病的特点,因此候诊人数比白天还要多,家长的脸上写满了焦急,一边安抚着哭闹的孩子,一边盯着叫号屏变化的数字,这和外面寂静漆黑的夜仿佛是两个世界。首儿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全所干部职工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应对疫情防控最艰难的时刻。

10日上午,肾脏内科主治医师孙金山先后接到泌尿联合党支部书记宋晋秋和团委书记王燕然的电话,电话内容是一样的,询问他是否能支援急诊夜班。孙金山没有丝毫犹豫,一口答应下来。

此时的孙金山刚从病房下夜班,住院患儿虽然不多,但都是慢性病,如果感染新冠可能会加重原发病,另外新收治的两名急性肾衰的患儿需要做CRRT、腹膜透析、血液置换等比较复杂的操作治疗,这对已经减员的医护人员来说也是不小的压力。

从晚上11点到次日早上7点,在8个小时里孙金山接诊了150余名患儿,绝大部分患儿因发热就诊,有的已经明确新冠感染,有的则是阳性密接。面对哭闹不止的患儿、焦急万分的家长,孙金山仔细查体、问诊、开具检查单和处方,耐心告知用药方法和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

在急诊,医生不仅要承受高强度的接诊压力,还要确保不漏诊、不误诊。当11岁男孩在家长搀扶下走进诊室时,孙金山发现患儿有高热抽搐,而且言语不清,行为和年龄不符,但家长却没有发现孩子的异常,并表示没有既往病史。孙金山敏锐察觉到患儿可能存在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立即开具了头部CT、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结果出来后发现血钾和肌酐指标均不正常,考虑到患儿病情较严重,孙金山联系了急诊抢救室的医生,建议患儿急诊留观,并为他预约了次日的神经内科专家号。

这个急诊夜班并不是孙金山的第一次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5次报名参加顺义机场、天安门派出所等地区的新冠疫苗接种,今年5月北京疫情发生后又参加了外国专家大厦隔离点的外派支援和医院内的核酸检测支援,而利用休息时间参加门急诊工作更是“常规操作”。但在他眼里,这些实属平常,“我身边的同事到地坛医院、方舱医院支援,接触的都是阳性患者,风险更高、责任更大,和他们相比,我这点工作真的不算什么。而且我是医疗联合团支部的支部书记,也是预备党员,医院和患者有需要,我义不容辞”。

孙金山表示,“2003非典疫情时还是一名小学生,是被保护的那一拨人,从报纸、电视里看到白衣战士的英雄事迹很受触动,对我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我报考了医科大学,现在也终于成长为可以保护别人的医务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90后援鄂医疗队的回信中写道,90后要争做堪当大任的新时代中国青年。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儿科医生,也将不负重托,用热血书写青春,用担当诠释忠诚,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随时听从党和国家的安排,不管是在临床一线工作还是去抗疫前线支援,都要努力做到最好,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作者:

首都儿科研究所官方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