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针对学生营养相关问题,小编采访了儿童营养研究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王晓燕。
Q1
今年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是“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您是怎么理解看待这个主题的?
奶制品和豆制品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奶制品富含优质蛋白质、钙、维生素D和其他重要营养素,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健康发育。豆制品提供丰富的植物蛋白,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都是儿童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通过在日常饮食中增加奶制品和豆制品,可以提高膳食的多样性,确保学生能够摄取到足够的营养素,满足他们生长发育的需求。
少油更健康是为了减少不健康脂肪摄入,过多摄入油脂,特别是富含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食品,会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等风险。教育学生减少油炸食品、含高脂肪零食的摄入,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显得尤为重要。更重要的是倡导健康烹饪方式,比如蒸、煮、炖、拌等低油烹饪方式,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油脂摄入,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营养成分。
综上所述,今年的主题“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从两个方面强调了学生日常饮食中至关重要的营养因素:一方面增加健康食品的摄入,确保获得所需的营养;另一方面减少不健康脂肪的摄入,预防与饮食相关的健康问题。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营养状况和健康水平。
Q2
目前我国学生营养的现状是什么?从咱们医院临床数据分析看,具体表现与我国整体情况有何不同?是否可以分享一个临床遇到的典型案例?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6~17岁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从4.7%降到了2.2%。6~17岁儿童青少年贫血率为6.1%,与2015年发布的结果相比均有显著下降。但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达到11.1%和7.9%,当前儿童青少年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小胖墩”,所以学生营养状况正面临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足的双重挑战。
除了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足,从咱们医院临床数据分析看,就诊的学生中还有其他一些营养问题。首先就是微量元素缺乏,这个无论是营养过剩还是营养不足的学生,均存在由于饮食结构单一,导致铁、钙、锌、维生素等微量营养素缺乏,导致营养性贫血、骨密度低下、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其次是不良饮食习惯,比如高糖、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频率较高,早餐不规律、零食占比过高等。还有消化系统问题,一些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便秘等情况,可能与饮食结构不合理相关。
之前我们接诊过一个10岁的学生,因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来就诊。家长反映他早餐经常吃快餐,正餐喜欢高脂高糖食物,且平时运动量较少。我们为他制定了一份均衡膳食计划,适当限制能量,增加蔬菜、全谷物的摄入,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确保营养充分。通过咨询和家庭教育,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制定了每日固定的体育锻炼计划,定期健康检查和评估,监测他的体重、BMI、体脂肪率、胰岛素等水平。经过6个月的干预,孩子的体重、BMI、体脂肪率明显下降,胰岛素水平也恢复正常,体力和精神状态都有了明显改善。体现了综合干预(膳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变和定期监测)在解决学生营养问题上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Q3
您介绍一下每个人都需要了解的学生营养相关知识,分享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保健建议,以及家长如何及早发现孩子营养状况不佳?
每个家长都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的学生营养知识,以确保孩子们能够获得足够且均衡的营养,从而支持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学业表现。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均衡饮食: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水产、蛋类,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制品、坚果类等食物。每天食用至少12种食物,每周食用至少25种食物。
2.少油少盐:尽量减少高脂、高盐食物,坚持低油低盐的饮食习惯。
3.适量饮水:保证每天充足的饮水量,避免饮用含糖饮料。
4.早餐的重要性:确保孩子每天吃营养丰富的早餐,以提供一上午的能量。
5.控制零食:零食应选择健康的选项,如水果、坚果和酸奶,避免高糖高脂的零食。
6.合理规划餐食:家长应该带领孩子一起参与做饭,帮助他们理解不同食材的营养价值,培养他们健康的饮食习惯。
作为家长也需要及时关注孩子的营养状况,以早期发现孩子营养状况不佳的迹象。首先要注意体重和身高水平异常或生长速率异常,定期监测孩子的生长指标,如发现体重或身高与同性别、同龄儿标准范围不符合,或增长缓慢,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第二要看食欲变化,留意孩子是否有食欲异常增减,或者偏食挑食现象。此外,还应注意情绪和行为变化,因为营养不足可能影响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出现情绪波动、易怒、学习成绩下降等情况,也要引起重视。以及常见健康问题:如频繁感冒、注意力不集中、疲倦、皮肤干燥、头发稀疏、贫血等,也可能提示营养不良或失衡。
Q4
儿童营养研究中心在学生营养方面有哪些特色?比如有哪些先进的设备或者诊疗方法?医疗科研方面有哪些进展和成果?
儿童营养研究中心是2021年7月成立的,由儿童营养临床指导与治疗、儿童营养检测平台建设、儿童营养研究与产品研发与服务及成果推广的“研、医、检、推”四部分组成的专科。通过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为儿童提供全面、专业的营养健康服务,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对于已经患有特定疾病的儿童,也将营养管理治疗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使营养诊疗融入整体医疗救治,利于患儿同步接受临床治疗和营养治疗,以提升综合治疗效果和整体医疗质量。
诊疗方面,我们的团队由医生、营养师为主导,结合营养学、医学、心理学、运动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饮食习惯和健康史,提供个性化的营养计划,确保营养的均衡摄入;通过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和维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通过讲座等多种宣传渠道,教育学生和家长正确的营养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中心开展的0-18岁体成分分析、膳食处方、肠道屏障功能等项目,对提高营养风险评价的精确性,对营养治疗的指征和时机的把握,以及优化营养治疗的方案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科室在儿童营养领域持续投入精力,特别针对儿童营养不良、肥胖等常见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系统研究涵盖肠道屏障功能、维生素等基础学科领域,还延伸到了营养管理、过敏性疾病治疗等实际应用层面,目前,实现技术秘密转让1项,关于“儿童生长发育益生菌食品配方”,该成果旨在调节儿童肠道菌群,提高免疫细胞的活力,促进免疫应答,也可促进儿童骨骼健康及生长发育,期待能早日应用于儿童饮食中,为广大儿童带来福音。
Q5
科室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有哪些重点工作和目标?
儿童营养研究中心未来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结合,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营养和健康水平。通过这些重点工作和目标,在促进学生营养健康的同时,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为公众提供更加健全的营养支持体系。
团队未来将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加大对营养学、微生物组学等领域的综合研究,探索营养与健康之间更复杂的关联。在此基础上,专注于研究个体化营养干预措施,开发更精准、更符合学生不同需求的营养指导方案。同时,为了确保营养干预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我们还积极开展长期的追踪研究,以持续观察和评估其效果。此外,我们还积极参与制定和修订儿童和青少年的营养标准和指南,努力推动科学、合理的营养建议得到广泛推广。未来我们还将研发更多适合儿童的功能性食品和营养补充剂,并通过科学验证来推动这些产品的应用和发展。
Q6
对公众的呼吁有哪些?
家长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健康饮食的榜样,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饮食氛围。同时,家长应通过权威机构和专业渠道,获取准确、科学的营养信息,避免盲从网络传言或不实信息。此外,还要认识到营养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合理饮食有助于缓解压力和情绪。为了促进儿童营养健康,我们呼吁政府和相关机构制定和实施更多有效地促进学生营养健康的政策措施,如改进学校餐食、推广公众营养项目等,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通过这些呼吁,儿童营养研究中心希望能够提高公众对学生营养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推动社会整体的健康进步。
文 | 王晓燕、邱爽
编辑 | 宣传中心 郝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