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特发性股骨头骨软骨病
1910年前后,Legg、Calve、Perthes三位医生分别报道了一些表现相似的髋关节疾病患者,因而此病就以这三位作者的名字联合命名,即Legg-Calve-Perthes病,简称为Perthes病。该病的中文名称为儿童特发性股骨头骨软骨病。在国内,由于小儿骨科专业并不普及,成人骨科医生常将该病诊断为儿童股骨头坏死。这一诊断常引起家长的恐慌和焦虑,但此病和真正意义上成人的股骨头坏死还是有很大的差别。Legg-Calve-Perthes病好发年龄为4~8岁,是儿童时期特殊的自限性股骨头骨软骨病。所谓自限性是指患儿在3年左右的病程周期结束后,股骨头骨质会自行修复正常。病程初期,股骨头骨骺在X线片上会表现出碎裂、塌陷,较为松软的股骨头骺软骨可能会因为受到不良的压力,而产生不同程度变形。病程末期修复时,虽然骨质恢复到正常,但股骨头的形态可能已经变成了不光滑的椭圆形甚至不规则形,缩短髋关节的使用寿命。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当孩子出现髋关节疼痛、跛行超过1个月,彻底卧床休息仍然不好转,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如果在基层医院拍片后诊断为股骨头坏死,也不要过度紧张,应严格卧床,禁止站立负重,并及时到专业的小儿骨科就诊,科学评估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合并股骨头坏死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小儿骨科常见疾病,婴幼儿时期治疗后有些患儿会发生一过性股骨头血运障碍,出现股骨头骺的无菌性坏死。这也是小儿骨科医生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患儿通常会表现为股骨头骨骺密度不均、碎裂吸收甚至消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股骨头骺在血运重建后还能再次骨化塑型,但容易残留股骨近端发育异常,例如股骨头膨大、髋内翻、髋外翻、短颈畸形等。此病治疗的关键在于 尽量避免出现股骨头坏死。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复位。在新生儿期或6月龄内发现的DDH,大多数都可以通过吊带及支具获得头臼复位。对于6~18月龄患儿的DDH,往往需要通过手术松解肌肉,并利用石膏固定获得复位。一些强迫性的石膏固定体位或石膏固定时间过长都容易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对于更大年龄患儿的DDH,需要切开复位并通过截骨手术才能稳定关节。手术中的不规范操作也可能造成股骨头坏死。早发现、早治疗、规范化治疗,才能真正降低DDH合并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当DDH合并股骨头坏死后,治疗方面仍以治疗髋关节脱位为主。如果髋关节已经获得复位,则暂不需要手术干预,减少负重活动,注意观察即可。如果髋关节仍有脱位或半脱位,在确定股骨头坏死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可进行髋关节复位手术。手术治疗的目标主要是矫正发育畸形,尽量恢复髋关节的正常形态,为髋关节后续的发育创造良好条件。另外,治疗得越早,越有利于髋关节生长发育,预后越好。
与成人相似的股骨头坏死
儿童出现与成人类型相似的股骨头坏死,最常见原因是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骨骺滑脱,也有少数因药物治疗(例如激素)后导致的股骨头坏死。儿童股骨颈骨折通常为高能量损伤,由于儿童股骨头血供特殊,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较成人偏高。文丨小儿骨科 董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