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两道绿隔将如何建设?答案在这里
2021-07-26 17:4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印发了针对森林城市建设的相关文件,明确提出了城区绿地完善两道绿隔扩展等八大工程建设目标。


日前,海淀区印发了《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1年—2023年)》,描绘了未来海淀的绿色画卷。

新印发的《总体规划》在对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求的同时,也对海淀区内两道绿隔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目前海淀区境内的两道绿隔公园环已基本成型:一绿城市公园环主要包括园外园公园群和清河公园群,二绿郊野公园环主要由中关村北部公园群和西山森林公园群构成。

可是,海淀区两道绿隔地区目前的绿色开敞空间比例还未达要求:一道绿隔的公园服务功能有待提升,二道绿隔的绿地建设还需加强。

规划目标

  • 一道绿隔:落实上位规划中一道绿隔范围内建设十大高品质结构性公园和形成“一环百园”格局的要求,到2035年,第一道绿化隔离环力争实现全部公园化,加强各个城市公园之间联系,绿色开敞空间占比50%以上;

  • 二道绿隔:落实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环的“生态”“游憩”两个核心功能和定位要求,到规划期末第二道绿化隔离环形成以郊野公园和生态农业用地为主体的环状绿化带,绿色空间占比70%以上。

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提质增绿

  • 重点提升一道绿隔内已建公园的绿化质量和服务功能,以北坞公园和八家郊野公园为重点,提升公园内部环境和服务设施质量,提高绿化养护和服务管理水平,争取在规划期内新增2处北京市精品公园。

北坞公园 来源:文化四季
  • 利用京张高铁旁的京张铁路旧线,改造建设京张铁路遗址公园,打造贯穿海淀区南北的绿色廊道,将铁路文化、历史印记和现代生活有机结合。公园全长约9km,规划建设绿地面积79hm2,补充海淀区东部绿隔范围的空缺,加强一道绿隔和二道绿隔的连通。

京张铁路沿线 来源: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 利用规划绿地、拆迁腾退地、边角地块等地块,在东西红门拆迁区域、金河路东侧、中坞新村东侧等地持续开展园外园区域景观提升工程,面积35hm2,补充园外园公园群的公园数量和面积。

中坞公园 来源:文化四季
  • 结合道路绿化、水系绿化、景观生态林、生态廊道等建设,增加五环路、清河、京藏高速、小月河及主要公园间道路沿线的绿化面积,提高一道绿隔的绿色开敞空间比例,减少公园之间的绿化破碎,形成连贯的绿隔生态空间。

清河 来源: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环优化扩绿

  • 在苏家坨镇利用搬迁腾退土地、村庄农用地、林地等,新建中关村体育休闲公园,对海淀区境内的二道绿隔地区西端予以有力补充,使其形成更为完整的公园带。中关村翠湖休闲公园规划总面积1200hm2,规划期内启动示范区建设20hm2。

中关村体育休闲公园 来源:实创科技园
  • 结合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优先选择苏家坨镇、温泉镇、西北旺镇等二道绿隔地区内拆迁腾退地块,营建树种丰富、景观突出的近自然片林,提高林木覆盖率和绿色空间占比。

百旺公园三期 来源:北京海淀
  • 根据二道绿隔地区内各类自然要素分布,沿上庄路、六环路、南沙河沿线建设由绿化带、生态片林、种植基地、休闲绿地、滨水空间等共同组成的绿色廊道,扩大田园、湿地、森林相融合的绿色空间,打造多元丰富的自然生态田园和带状休闲绿地,串联公园、森林、湿地等斑块,建设崔家窑湿地公园、西玉河湿地公园、京西稻农业公园等,加强二道绿隔内的绿色空间连通。

画眉山雨水湿地公园 来源:北京海淀
  • 以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中关村森林公园为重点,以近自然理念不断优化公园内的绿化景观及树种组成,按照自然教育基地的标准完善公园的科普及服务设施,提升郊野游憩空间品质和科普宣教能力。

来源: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海淀立下了一个“小目标”,继续提高两道绿隔地区绿地质量,向着建成林城相融、蓝绿交织、生态宜居的高品质国家森林城市迈出一大步。

快来关注我们,共同见证首都绿隔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一起去打卡吧!

*内容来源:《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2035年)》,由首都绿隔编辑整理


作者:

首都绿隔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