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日到清东陵来看宝(下)——晚清无冕女王的“翰墨留香”
2024-05-17 15:0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慈禧太后是晚清的无冕女皇,具有鲜明的个性。她一生追逐权力,实际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之久。慈禧也是一个爱好广泛、志趣高雅的人,她的后宫生活丰富多彩,养宠物,听京戏,玩照相,好美容,吸水烟等新潮玩意样样不落,引领一时风尚。尤其令人惊奇的是,闲暇时光,慈禧怡情翰墨,进行书画创作,借以调剂生活,并为此制作了大量图章。“翰墨留香”展览重点展出了慈禧太后创作的“一笔龙”“罗浮真影”“富贵寿考”等字画,以及“慈禧之宝”“慈禧皇太后之宝”“慈禧皇太后”等珍贵印玺;同时,还展出了与慈禧相关的食器、美容器、如意、佛像、水烟袋等生活用品,让人感知她书画自娱、翰墨留香的雅趣,使观者了解到无冕女皇慈禧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1.出色的书画家

慈禧创作的字画,题材丰富,风格多变,既有秀雅细腻的工笔写实花鸟,也有豪迈奔放的擘窠大字,更有寓意吉祥的“富贵寿考”图卷,不一而足。慈禧太后多次将书画作品赏赐亲近大臣,联络感情,让人感受她温情的一面。

慈禧书一笔龙:清光绪十三年十二月,慈禧太后赏赐蒙古郡王旺都特那木吉勒的礼品。

慈禧画“富贵寿考”图:光绪二十二年,清宫旧藏。画面景物主要有松枝、牡丹、绶带鸟,牡丹代表富贵,松枝和绶带鸟寓意长寿,整个画面取意“富贵寿考”。

慈禧的画作:罗浮真影轴

2.慈禧印玺知多少

故宫博物院资深专家朱家溍先生讲:宝玺者何?天子所佩曰玺,臣下所佩曰印。无玺书则王言无以达四海,无印章则有司之文不能行之于所属,此秦汉以来之事也。(《明清帝后宝玺》弁言 )

在清朝的24位皇后中,以慈禧的印玺为最多。慈禧一生共有160余方各类印玺,有些用于发号施令,彰显她至高无上的权力;有些是见于书画上的闲章,表明她对一些得意作品的青睐。

慈禧香宝:光绪三十四年,慈禧地宫出土。檀香木料,上刻慈禧太后的谥号,共22字。1928年。

皇太后之宝:清光绪,清宫旧藏。印文为慈禧徽号,是慈禧太后尊贵身份的重要标志。

慈禧之宝

慈禧皇太后之宝:清同治初期,清宫旧藏。其子继位,被尊为皇太后,使用的白玉印玺。

3.嗜好水烟的老佛爷

清朝的统治者大部分都有一个“雅好”,那就是吸烟。作为慈禧的侍烟宫女荣儿也口述了这一段往事……

慈禧每天早晨早餐前和批阅奏章,身疲神劳时,伺烟的宫女就会站在她左前方,把烟装好后,用右手托着仙鹤腿的水烟袋,轻轻把烟嘴送到太后嘴边。然后左手把烟眉子一晃动,用手拢着明火的烟眉子点烟。

乾隆年间,陆耀写过一部《烟谱》,他曾经这样形容水烟:先含水在口,故烟性虽烈而不受其毒——用水烟吸食烟草,有毒的烟气经水而过,降低了烟毒对身体的危害。烟味不仅变得醇和,烟民还可尽情享受吸烟的乐趣。

据清内务府档案记载,慈禧驾崩后,她的随葬品中有铜水烟袋、银水烟袋以及银潮水烟袋。

随着孙殿英盗墓案的发生,很多随葬的珍品已不知所踪,但是老佛爷御用的铜制水烟袋却幸免于难,目前该文物正于慈禧陵隆恩殿展出。

4.慈禧太后珍宝——烧蓝嵌骨铜胎画珐琅八宝把镜

慈禧太后的爱美之心尽人皆知,据说,慈禧太后每天都要花几个时辰打扮自己,她经常说:“一个女人没有心思打扮自己,那她还活个什么劲儿。”可见她是妥妥一枚美容达人。

年近七旬的慈禧太后依然衣饰华丽、陈设奢靡,就连手里御用的小镜子也是精巧至极。把镜,顾名思义是可以用手持的,下面有长柄(把),所以叫做把镜。慈禧所用的这款叫做铜胎烧蓝画珐琅嵌骨八宝双喜把镜。

小小的把镜,手中之物,但是制作工艺却比较复杂。在制作的时侯采用了烧蓝、画珐琅、雕刻、染色,镶嵌、流苏等等若干的工艺要素,更是要多个部门的精诚合作才可以完成。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文物背后的故事,就赶紧来清东陵打卡吧!

图片:刘满仓 徐贺齐 李建红

编辑:李 晔

总编:杨晓健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向原作者致敬!)


作者:

清东陵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