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湄合作国际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澜湄各国设计师“以竹寄情”共编美好未来!
2023-01-10 16:4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湄公河-澜沧江流域有着丰富的竹、藤、草、柳等自然资源,藤竹等编织工艺和编织产品遍布澜湄各国日常的衣食住行中。为反映澜湄流域设计文化的多元和丰富,2022澜湄合作国际设计大赛特别邀请国际竹藤组织加入联合主办单位,增设竹藤编织竞赛单元,围绕“编织未来”的设计主题展开创作,以此鼓励和支持澜湄各国艺术家充分表达创意,展示竹藤编织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众多获奖作品中,大家可以看到设计师们将传统编织技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不断探索艺术各领域的表达语境、材料应用、技法创新等多种可能性,呈现了一件又一件精彩绝伦的佳作,一起来欣赏一下获奖作品吧!


  • 评委会大奖

▲王胤喆 《ECHO》

“Echo”这一词源于古希腊神话,是森林女神的名字。

“Echo”,代表寻找关于和谐的关系,

微观角度是“我”与猫的和谐,

宏观角度则表现为人与自然,

传统的和谐共处也是设计者想寻求的回声。

  • 一等奖

▲杨远 《簇》

作品取簇拥、聚集的形式元素,

以竹编工艺呈现面状单体聚合的参数化有机形态,

寓意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人民共同携手,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

虚实变换之间增添互动性、丰富视觉感受,

螺旋而上的整体形态蓬勃、有力,

象征着澜湄区域所迸发出的契机与活力。

  • 二等奖

▲王国亮 《荏苒》

有机纪念碑的提出,丰富了纪念碑在当下社会中的意义,

在现今城市更新,新旧交替之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时有一座纪念碑提醒着你,你会发现你并没有被遗忘。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需要一座纪念碑去记录当下的自己。

我们需要的纪念碑就在心中。

▲Su Htwe(缅甸) 《Muffin Stool》

灵感来自糖果和豆袋的形状,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编织藤架,

第二部分是位于藤架内的可延展性豆袋,

表现了藤条和真皮编织的艺术与灵活性。

▲许悦琳、周恬 《蓝色澜湄》

以澜沧江蜿蜒曲折的流向为灵感,

内衬多面几何的形式,同时兼具了秩序感与艺术感,

寓意澜湄六国合作,共同灿烂。

外层编织的竹排从下至上 ,盘旋上扬,

体现着六国在共同努力下,不断书写美好未来。

竹排外围悬挂着用六个圆盘,

扎染布料部分用六国各自语言书写国家名,

竹编部分使用了各国不同的编织技法,体现了各国特色,

表现出澜湄各国巧手编织未来的美好信念。

▲贵纯 《藤翼》

“藤翼”以粗藤条为主廓形,

细柳条为辅助支撑的脉络,

一捆藤柳条的聚散变化作为椅子形态的发展路径,

使椅子的造型犹如半开羽翼,匍匐休憩的蝶。

压一挑一的藤皮编织技法使坐面形成了有规律的编织肌理。

当有人坐上椅子时,散开的椅腿分支产生轻微形变,

“藤翼”将显得更加的生动。

▲何东泽 《浮云端》

设计灵感以川西山峦起伏形态为出发点,

将山的起伏抽象成弧线的起伏。

上下有弧度起伏的平面,上下不相连接,

营造一种水倒映的氛围。

上下结构的弧度张弛体现竹这种木本植物的韧性,

也体现植物的自然气息和物理特征。

结合内置光源后则有了现代气息和漂浮感。

  • 三等奖

▲丘斯悦 《沁竹竹编家具设计》

▲宋亮亮 《无用功》

▲杨静 《屏风-繁枝》

▲曹雪萍(泰国) 《编织未来/生蕴》

▲王婷 《蔓延》

▲陈岚 《非遗手工瓷胎竹编水墨陶瓷花瓶》

▲Swe Zin Le(缅甸) 《Trendy&Portable》

▲Piyaphong Supanyo、Supakron Pongoin(泰国)

《信仰之河》

▲刘一璇 《光逐系列包袋设计》

▲苏志荣 《“云山雾阁”编织悬浮灯》

优秀奖

▲蔡红光 《竹编笔记本电脑便携包》

▲尹永鹏 《织藤——传统藤编座椅设计》

▲邢潇文 《埙篪在上方合奏》

▲唐浚杰 《月无言竹编系列灯具》

▲程玲玲 《藤·变》

▲THET HTAR(缅甸) 《TOTEM STOOL》

▲梁晓芳 《几何竹编灯具》

▲雷亚珍、李千禧、杜向薇、牟敏 《三星一灯》

▲朱得志 《观潮竹编灯具》

▲许君 《ROT LAMP》

▲戴园雨佳 《原生》

▲陈思冰 《慢予居》

▲高卓然 《竹息亭》

▲梁晓莹 《飞舞-编织灯》

▲辛乐乐 《世代相传之非遗烧塔——中秋氛围灯》

▲饶俊 《观潮竹编系列灯具》

▲龙姝珊 《云中阁》

▲郭柳、张梦雪 《“自然物语”竹编文创灯具系列设计》

▲秦薇 《客舍来居竹藤家具设计》

▲Aphingna SOULIGNAVONG(老挝)

《Design a flower stand》

▲郭柳、张梦雪、何婧 《“斑斓竹语”竹编文创包具系列设计》

▲周静 《竹幻移影》

▲骆金雨 《与猫》

▲袁塔拉 《返璞归真》

▲聂洪婕 《川剧竹编灯具设计》

▲江玉吉 《“围”辉途明》

▲余汉 《竹篮·提灯》

▲王玉超 《文具知礼》

▲张舒容(泰国) 《舟》

▲刘阳皇甫 《竹与竹编家具系列》


作者:

国际竹藤组织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