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平治 | 祁金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23-01-19 14:4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祁金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思平治

 

「学思平治」祁金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五代十国时期,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莫过于李存勖。也许是多年卧薪尝胆般的奋斗太苦了,完成了父亲李克用临死前交给自己的任务后,李存勖开始追求安逸奢靡的生活。
他受不了盛夏湿热的气候,对皇宫里已有的避暑之地不满意。宦官们摸准了他的心思,劝他说:我记得长安在全盛时期,大明、兴庆等高大的建筑就有数百座,如今皇上竟没有个避暑的地方,宫殿的华丽还不如当时公卿们的住宅。这样的话,让李存勖心里很舒服。
于是李存勖命令宫苑使王允平另外修建一座楼用来避暑,但李存勖和宦官们都知道,修建一座高大的楼宇花费不小,一定会有大臣们出来劝谏,比如郭崇韬就是其中最有份量的人。宦官们就说,郭崇韬经常愁眉不展,是因为掌管财政的孔谦议论费用不足,陛下虽然想修建一座楼来避暑,但最后恐怕会建不成。李存勖说,我自己用内府的钱来修建,和租庸使孔谦管的经费无关。
即使如此,李存勖心里仍然忧虑郭崇韬来劝谏。于是派宫中的使者对郭崇韬转达他的话说:今年暑热异常,朕过去在黄河边与梁军对垒,行军的军营地下潮湿,穿着铠甲骑着马,亲自抵挡箭石,也没感到这么热,现在身居宫中而难以度过这个暑天,怎么办呢?
郭崇韬回答说,陛下过去在黄河边时,强敌还没有消灭,深深思念的是洗雪耻辱和杀敌报仇,那时虽然也有酷暑,但您也不在意。现在外面的忧患已经消除,国内诸侯都臣服天子,所以,虽然有珍贵的高台和空闲的馆所,仍然觉得很闷热。倘若陛下没有忘记艰难的时候,那么暑热就会自然消除。然而最终,李存勖还是修了巨大的宫殿,并且没有止于修建一座宫殿。
欲望的枷锁一旦打开,就会犹如千里长堤的崩溃,历史上帝王有的骄奢淫逸、纸醉金迷,李存勖不学就会,短短三年,竟然死于非命。这件事的确非常令人深思。
当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们不可能为了让人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而不去改善人们的生活。但处在幸福生活中的人们,不能失去过艰苦日子的能力,不能失去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这同样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郭崇韬讲的道理启示我们,一不能忘记初心,二不能忘记苦难。不忘记初心就能够不断保持前进的动力。这对于一个人、一个党都是如此。不忘苦难,也就有了一个很高的参照标准,让我们把一切困难放在不在话下的位置,永远保持一往无前、迎难而上的勇气和精神状态。过去常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就是这样的道理。

【祁金利:长安街读书会成员、中共北京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副部长】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陈佳妮;初审:程子茜;复审:李雨凡


作者:

长安街读书会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