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 王梦汐:读《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转动AI飞轮,人类开启新世代
2023-09-27 15:48
来源: 北京号
王梦汐:读《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转动AI飞轮,人类开启新世代
AI时代大抵是到来了。AlphaZero非凡莫测的棋风,Halicin出人意料的发现,ChatGPT行云流水的生成,每个程序都以不同于人类的逻辑出色的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伴随着AI涌现,百岁老人基辛格也从历史和哲学的视角表达了个人担忧和独到见解,为人类社会发展指引了方向。
“基于理性的选择一直是人类的特权,人类理性有能力深入了解现实,但人类的认知和经验会过滤、构造和扭曲我们所认知的一切,所以永远无法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所需的纯粹思维程度”,康德如是说。AI开启了我们对超越人类认知水平的探究,其应用可以弥合理性与心智的鸿沟,让科学家有能力识别互补数据集及其模式链接的空白。
经历了从简单的主动编程到复杂的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应用更加的有效和泛化。模拟人类大脑结构,人工神经网络可通过对节点(类似神经元)和数值权重(类似突触)之间的关系进行编码,进而实现训练和推理,并得出最优解,广泛应用于科研、工业、农业等千行百业,百十倍提升突破阈值的效率和效果。
在特定的离散环境下,通用人工智能不再受制于价值观、动机、目标和判断等人类假设条件,有望发展成为一个无限接近客观事实的“自在之物“,得出更为理性和逻辑正确的结果,但其潜在的社会影响却是难以预测的。
由于没有道德和意志,AI的发展之路崎岖坎坷。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政治、文化、经济、环境随国家不同而不同,而技术无国界,并易形成广泛的网络效应,其影响尚不可控。如今,新型的网络平台地缘政治学构成了国际战略的一个重要的新方面,而政府并不是唯一的参与者,其发明者、企业和个人用户的行动,连同政府的限制或激励措施,共同搭建着充满未知的战略舞台,这让本已复杂的国际形势平添焦虑与忧愁。在可能遇见的未来,充满竞合关系的全球化发展即便没有发生“技术脱钩”,伴随着AI学习和适应了依地理划分的用户群,也会朝着一个区域化方向延伸,形成互为平行的运营路线和技术标准。
在这个技术不可逆的时代,AI作为某种战略力量,无论政府态度是保守还是进击,都难掩其对安全与和平的威胁。无论是人工智能辅助武器,或是虚假信息的扩散传播,都会因对AI的依赖而产生知之甚少的风险。因此积极的、本土相适应的AI平台仍有待引导,对AI行为的监控也势在必行。
寻求保障和制约,将不得不与AI的动态本质相抗衡。历史上,尚没有一种技术同时具备“军民两用、易于传播和潜在的巨大破坏性”等三种特性,但AI打破了这种范式。为了管控AI,战略家需要考虑如何将其纳入负责任的国际关系模式,对制约性质和方式进行界定,并确保约束是相互的。
数字信息已然改变了一代人的教育和文化体验,而代际变革将因AI的参与面临更多挑战。一方面,AI压缩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增加了思考成本,减少了思考频率;另一方面,AI的信息传递与反馈将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形成对世界的基本印象。而由AI陪伴成长的青年一代将如何重塑世界观和价值观,又将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带来怎样颠覆性抑或潜移默化的影响仍未可知。
基辛格在书中说到,传统的理性和信仰将在AI时代继续存在,但侧重点可能需要从“以人类理性为中心”转移到“以人类尊严和自主性为中心”。在每个独立的AI新运用布局中,建立平衡至关重要。
当AI能够在人类社会运作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人类的身份或将立足于监督、管理和纠偏等角色。即便AI进步超乎想象,但对客观现实的认知不是人类社会的全貌,善良的品质和崇高的情感仍是社会运转的基石。在AI的助力下,人类或将有能力企及新的科学突破、新的经济效率、新的安全形势以及新的监控维度,社会轨迹和历史进程也将朝向一个不可预知的方向飞速迭代,既令人神往又心生忌惮。无疑,AI是一项具有深远潜在利益的宏大事业,也是人类将共同面对的新使命,心存敬畏才能无畏。
【王梦汐:改革创新读书班成员】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刘星月;初审:程子茜;复审:李雨凡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