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期待,双向奔赴
北工大2022级新生
自五湖四海逐梦而来
即将在北工大书写人生新的篇章
8月22日至23日
熟悉的“黄马甲”手持“工大蓝”
守候在北京6个火车站和2个机场
护送1284名抵京的新生
顺利到达学校
快来和工小V一起直击接站现场
共同欢迎新同学的到来吧~
“你好,BJUTers!”
带着满满的期待与欣喜
背起行囊,踏上旅程
一路风景,平安抵达
志愿者们热情招手与问候
挥去了一路的疲惫与风尘
团结协作,仔细核验
体温监测,安全消杀
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呵护每一位新同学的平安与健康
统一乘车,前往校园
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从这一刻启程
“这是一场北工大人之间的双向奔赴”
51辆摆渡车不停奔波
往返在6个火车站、2个机场与北工大之间
划出了长达4000余公里的轨迹
无论你在哪里北工大都会带你回家
平均3w+的微信步数
是靠近你们的脚步
超过1500小时的志愿服务总时长
是守护你们的时间
面对突发情况的抚慰与帮助
是家人般的温暖与贴心
从清晨6点的朝阳
到晚上8点的灯光
每天14个小时的守护与陪伴
让每一位新生的第一站都充满温暖
横穿云端,越过山河
经过漫漫旅途
最终平安抵达
感受到志愿者们的热情
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浮现脑海
前路风新日暖,万物皆可期待
此次在大兴国际机场的接机对我来说是一段难忘的经历。我来自贵州的一个偏远小乡村,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来到这么远的地方,心里十分忐忑。前一天志愿者向我询问航班的相关情况,一下飞机就看到志愿者举着牌子在出口等待我,还贴心地送水、帮忙搬运行李箱,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和踏实。面对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我既紧张又期待,希望能努力学习,锻炼好身体,顺利考过英语四六级,朝着未来不断奋斗。
——材料与制造学部本科生新生 刘小龙
我刚到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就接到志愿者的电话,引导我找到大部队。在看到北工大手举牌的那一刻,我感到很温暖、很安心。上校车时已经接近十二点半,带队的志愿者还没吃午饭,但依旧坚持把我们送到学校后才去吃东西。各位来接站的老师、志愿者和司机师傅让我非常感动,他们的用心和热情为新生们点亮了一盏盏心灯,让每一位新同学对未来在北工大书写更美好的篇章充满了期待。
——文法学部本科生新生 温航飞
在抵达北京南站出站口时,我看到北工大志愿者们在车站门口接站,心情很激动。核验行程码、行李消杀等一系列防护举措让我们可以安全前往学校,十分感谢各位接站志愿者们的付出!在研究生阶段,我要认真学习,认真完成导师安排的任务,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我也给自己定下了每年发表一篇论文的小目标。我会为了实现目标努力向前冲的!
——信息学部研究生新生 潘长鑫
22日上午到达北京西站后,我从2号出站口一出来,就看到两位北工大志愿者在等候,热情招呼后他们核验了我的行程码、健康宝、录取通知书等信息。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位志愿者亲自帮我们把行李箱放进大巴车行李舱,由于行李舱矮小且半封闭,他需要弯着腰一件一件地把行李搬上去。正值中午,行李舱里面都能感觉到一股热浪,但那位志愿者依旧默默地搬运、码齐行李。我站在旁边想去扶一把时,那位志愿者挥挥手,说让我上车休息就行,这一幕让我很感动。现在我已安全抵达中蓝校区,即将开启研究生生活,接下来我将在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当中,不忘初心,脚踏实地。
——环境与生命学部研究生新生 戴圣礼
我非常感谢学校的接站,北京朝阳站接站的地方离出站口很近,让我们这些京外的同学很轻松就能找到,并且学校的防疫措施也很到位。志愿者们工作很辛苦也很用心,给予了我们十足的温暖和安全感。同时,接站大巴离车站很近,学校安排非常得当,让我感觉到了学校对于我们新生的重视。我非常开心能够来到北工大攻读博士学位,也期待能在这里学习,提升和突破自己。
——城市建设学部博士生新生 韩舒伦
未来已来,启程远航
追逐梦想,踏浪前行
愿每一位加入的BJUTer
能把今日感受的暖心与热情
化作明日前行的动力与激情
在北工大的广阔天地
书写青春无悔的精彩故事!
素材来源:校团委、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教务处(招生办公室)、研究生院
文字:詹论雨、管优扬、鞠孟奇
排版:詹论雨、鞠孟奇
编辑:吕洋、宋霖涛
审核:刘幸菡、张超
版权声明:工小V原创不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今天也是工小V
欢迎新同学加入北工大的一天
你对全新的校园生活有哪些期待呢?
咱们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