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中国信通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22年知识产权宣传周(4.20-4.26)系列活动成功举办、精彩纷呈。
4月22日,由中心主办的音视频创新与知识产权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信通院、北京大学、快手、腾讯、阿里、华为、小米等单位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专家出席本次会议。
会上,各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代表围绕音视频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产业的驱动作用、音视频技术的前景与应用场景、内容科技面临的创新与知识产权困境等角度,就如何从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等方面加强内容生态建设展开热烈讨论。
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因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揭示5G创新活动的状况,成为了产业创新主体和业界研究机构广泛关注的焦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一直致力于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的研究工作,并于近期编写了《全球5G专利活动报告(2022年)》。
4月22日,《全球5G专利活动报告(2022年)》发布会通过在线的方式举办,会上,中心专家闫坤对报告进行了发布与解读。
本报告基于ETSI专利数据库中的全部5G声明专利及其同族扩展专利,从专利声明量、多国授权专利量、技术领域等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展示全球5G创新活动。
为加强脑机接口的公众科普,促进脑机接口领域企业的创新保护能力提升,4月24日,由中心主办,风向Talks、脑机接口社区、IPRdaily支持的“知识产权赋能脑机创新未来”活动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召开。清华大学教授高小榕,宣武医院王长明、刘霖,信通院高级工程师周洁,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资深预审员吴凌等各位专家分别从脑机接口技术创新、产业落地等角度深入浅出地解读了抽象的脑机世界。
4月25日,中心联合中国通信学会组织了“集成电路、车联网等领域专利保护经验分享活动”。
中心产业发展部副研究员何琳琳分享了企业内部如何进行专利审核,从而保证企业能够获取优质的专利。高级工程师沈滢分享了车联网领域的专利保护经验。研究员牛晓佳介绍了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思路、领先企业申请态势与策略、专利撰写与申请技巧建议等内容。孙国辉介绍了封装领域知识产权的保护途径、国内外企业在封装领域的技术分支和专利申请情况、以及封装领域中具体的专利申请应对策略等内容。
年度“知识产权宣传周”圆满收官,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持久而艰巨的任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中心将始终发挥我院智库力量,搭建政产学研平台,解决中国信息通信产业所面临的各类战略性和现实性知识产权问题,助力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产业良性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