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争当战疫“信息先锋”
2022-10-13 21:2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西藏暴发疫情,党中央十分关心,北京市委高度重视。8月22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接到北京市卫健委的指示,组建医疗队加入到北京市第二批援藏抗疫医疗队中,支援拉萨的疫情防控工作。

北京妇产医院援藏抗疫医疗队

陈正超作为北京妇产医院一名公共卫生专业的医生,曾经多次参加支援核酸采样、流调溯源等疫情防控工作,具有丰富的防控经验。当接到医院下发的“援藏抗疫”通知时,他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凭借丰富的抗疫经验和无畏无惧的精神,最终成为北京市第二批援藏抗疫医疗队的一员。有同事开玩笑的问他:“你为什么这么积极报名,不怕新冠吗?不怕高原反应吗?”,他总是坚定的回答:“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医生,响应组织的号召,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是责任,也是义务,党员就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拉萨市的平均海拔为36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到达拉萨的第一天,队员们都出现了头痛、恶心、呕吐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陈正超也不例外,他感到头疼、恶心,爬坡时心跳就高达110-120次/分。由于当地医护人员紧张,方舱医院急需援藏医疗队接管。第二天,在还没有完全克服高原反应的情况下,陈正超就跟随医疗队领队杨帆和李笠到达方舱医院实地了解、熟悉相关情况。

北京援藏医疗队接管了2号方舱医院后,急需组建信息组,负责搭建信息化平台、管理数据和建立舱内外共享信息表等工作,但医疗队里没有信息专业人员。陈正超想到自己有数据管理的经验,就主动请缨,牵头成立指挥部信息组。

方舱医疗队信息组

陈正超在仔细分析方舱医院运行特点和数据平台需求后,果断地摒弃了传统医院的HIS系统,带领团队从零开始搭建数据交换文档,采用患者自助填写入院登记的方式取代医务人员逐一登记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入舱的效率。为了保障方舱内患者能早日出舱、应出尽出,陈正超多次带领信息组与医疗组、护理组进行沟通,讨论和优化出入舱流程,不断地优化信息系统。同时,他主动承担了核酸结果匹配、出舱条件判定和出舱名单与证明批量生成等工作,实现了信息系统程序自动完成出舱条件判定和出舱证明生成。通过信息组不断努力,从接收到核酸结果到出具上百人的出舱证明,整个过程已从原来2小时缩减到了10分钟,大大提高了出舱效率,确保了出舱人员的准确性。

陈正超与舱内医护人员沟通问题

在得知舱内人员对自己每天的核酸结果十分专注但却不能查询到医疗系统后台数据,只能不停询问医护人员后,陈正超用一天时间搭建了患者核酸结果和出舱名单自查询系统,不仅减轻了舱内医护的查询负担,还满足了舱内人员查询需求,让医护和患者的满意度都大幅提高。

支援方舱的医护原先每天都需要自查核酸结果,汇总上报,以便极早的发现核酸异常结果,尽快处置。为了减轻大家的负担,陈正超带领信息组开发批量查询程序,利用平台网页接口批量查询全队的核酸结果。使得所有医疗队员不需再每天关注自己的核酸结果,尽可能减少大家的琐事负担,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每一个数据动态更新看似简单,其背后则是日夜坚守默默付出。信息组人员需要24小时坚守岗位、随时待命,夜以继日完成数据整理、统计、反馈和上报工作,陈正超常常一坐就是一天,为了确保信息的及时性,经常夜里还在微信群里发送相关信息和回答各种有关问题。为了不断优化信息系统,陈正超经常熬夜工作到凌晨。在不断减轻方舱内医护人员工作量、保障方舱高效运行的同时,他还负责向上级部门提供数据支撑,为上级疫情防控决策提供了依据。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不同的战场,同样的战斗;不同的岗位,同样的使命。陈正超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共产党人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他用数据为抗疫保驾护航,用信息抗击新冠病毒,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


作者:

北京援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