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命离不开《玛纳斯》
2023-06-15 19:3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参观《新疆历史文物展》,观看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说唱展示,并同《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称赞他们的表演非常有感染力。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川汇流而成。像《玛纳斯》这样的文化遗产,既是少数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要做好保护、传承、整理工作,使之发扬光大。

 

“对《玛纳斯》的热爱已经一点一滴地融入到了我的血液,成为了我毕生所追求的梦想与挚爱的专业。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深感骄傲和自豪,我也深深感到,《玛纳斯》史诗的传承与发展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真实体现。自13岁开始,我就给周围其他民族同胞教唱《玛纳斯》,我们还同台演唱,通过《玛纳斯》加深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我认为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2021级博士生、新时代英雄史诗《玛纳斯》的传承人托合那力·吐逊那力,在谈到《玛纳斯》的传承与创新时,由衷地表示。

《玛纳斯》哼唱 00:30

 

 

 

用爱守护民族智慧

 

 

 

图片

2023年3月新时代青年《玛纳斯》传承人托合那力·吐逊那力接受新华网的采访,介绍、传承《玛纳斯》故事。

 

托合那力·吐逊那力,柯尔克孜族,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曾获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玛纳斯》演唱比赛一等奖。今年3月,应邀参加克州举行的“玛纳斯奇(专门演唱柯尔克孜著名英雄史诗《玛纳斯》的柯尔克孜族民间歌手)”演唱比赛,以精彩的演唱荣获二等奖,经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的培训与考核,被批准为《玛纳斯》州级传承人。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之一,《玛纳斯》描绘了古代柯尔克孜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情况,堪称是柯尔克孜族口头传承的“百科全书”。千百年来,《玛纳斯》以口头形式代代相传,现存最完整的版本是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的“大玛纳斯奇”居素甫·玛玛依演唱基础上整理而成的。作为说唱《玛纳斯》的重要先驱者之一、曾获中国民间文艺成果最高奖“山花奖·艺术成就终身奖”的居素甫·玛玛依,将《玛纳斯》内容进行梳理加工,创造出演唱变体,为《玛纳斯》的保护、传承和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玛纳斯代表性传承人。

 

图片

2007年7月在阿合奇县,12岁的托合那力听曾爷爷讲的《玛纳斯》故事。

图片

2013年,阿合奇县,托合那力参加曾爷爷95岁生日庆典活动,听曾爷爷点评《玛纳斯》演唱。

 

托合那力·吐逊那力是居素甫·玛玛依的曾孙。自小生活在居素甫·玛玛依身边,耳濡目染,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听着曾祖父说唱《玛纳斯》长大的”。

三岁的托合那力,挤在人群中看父辈演唱《玛纳斯》,只觉得有趣好玩。六岁时,虽然还不识字,幼小的托合那力便开始背诵并学唱《玛纳斯》,“在每年的儿童节演出中,《玛纳斯》说唱是我的必演节目”。七岁以后,托合那力开始跟随曾祖父在各大节庆活动中演出,初露锋芒。十二岁那年,托合那力再次和曾祖父一起演唱《玛纳斯》史诗,“演唱结束后,曾祖父说我的手部动作缺少力度。玛纳斯奇在演唱时,所有的手势和动作都是从《玛纳斯》史诗中展现,不要刻意表现,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仰,融入演唱中。”曾祖父的教诲,让托合那力记忆犹新,并在潜移默化中践行。在曾祖父生前的最后几年时间里,托合那力每天都花4个半小时为曾祖父朗读史诗,按照曾祖父的要求一遍遍听录音磁带。因为他知道,他肩负着曾祖父极大的期望。曾祖父走了,他说:“我还会继续这样做,也许我并不能成为像曾祖父那样的大师,但我的生命一定离不开《玛纳斯》。”

经过二十余年的学习,托合那力已经系统掌握了《玛纳斯》的演唱技巧,从一个青涩的小男孩成长为玛纳斯奇,身体力行地追寻曾祖父的脚步,肩负起了传承史诗、守护民族智慧的重任。

 

 

 

用心传承文化根脉

 

 

 

图片

2020年11月,阿合奇县,国家级猎鹰传承人库尔玛西.库吐慢和他的徒弟们听托合那力演唱《玛纳斯》的猎鹰故事片段。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玛纳斯》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唱就要唱出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托合那力自豪地说,“曾祖父毕生致力于《玛纳斯》传播、宣传和研究,希望通过玛纳斯文化架起中外友谊的桥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讲好中国故事作出自己的贡献。我也要像曾祖父那样。”

对于新时代《玛纳斯》的传承和保护,托合那力也有着自己的思考:“一是鼓励更多年轻人热爱这部史诗,为将先辈留下的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代做出自己的贡献;二是可以在传承人和听众的互动当中,普及大众对这部史诗的了解;三是重视培养研究人才,加强对这部史诗的挖掘和研究。”

 

图片
图片

2023年3月,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托合那力参加新疆非遗保护中心组织开展的《玛纳斯》传承人培训班,共计上课9节(36 小时)培训集体照片。

 

“国家对《玛纳斯》的保护和传承非常重视,专门组织相关专家对《玛纳斯》进行了收集、挖掘、记录、整理,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玛纳斯》的魅力所吸引。”托合那力欣喜地说,“有很多年轻人希望加入到保护和传承的行列中来,而创新和‘跨界’的方式可以让《玛纳斯》被更好的发扬光大。”最近,他还创作了一部表现中国政府对《玛纳斯》史诗的搜救、整理、翻译、出版、研究等方面所做的重大工程的一篇长诗并开始传唱。

“新时代《玛纳斯》备受关怀和瞩目。汉译本的问世,让《玛纳斯》文化得以源远流长。”托合那力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令各族群众备受鼓舞、深受感动。我们将党和国家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关怀加入到《玛纳斯》演唱中,把美好生活的甜蜜感、幸福感唱出来。”

 

图片

 

 

用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片

2022年,阿合奇县哈拉齐乡,哈拉齐草原,玛纳斯研究阿迪力教师和老百姓,托合那力介绍玛纳斯。

 

谈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托合那力说:“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学宝库构成了我们灿烂的中华文化。作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博士生,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深感骄傲和自豪,《玛纳斯》史诗的传承与发展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真实体现。”

13岁以后,托合那力便经常给周围的各民族同胞教唱过《玛纳斯》。他曾经教过一个汉族小妹妹学唱《玛纳斯》,她在之后参加一个自治区青年大赛上,凭借演唱《玛纳斯》取得佳绩;身边的一个朋友,他硕士研究方向是柯尔克孜族文化,当时要求托合那力教他唱《玛纳斯》的开头片段,那个朋友到现在都没有忘记;去年,托合那力还给一位回族博士研究生教唱过《玛纳斯》片段;去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的三大史诗培训及学习时,比较系统地为11名蒙古族同胞教唱了7天的《玛纳斯》史诗,最后在闭幕式上,他带领学员一起同台演唱了《玛纳斯》,受到一致好评。“这样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我认为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片

 

“二十多年来,《玛纳斯》史诗伴我成长,我的生命已离不开《玛纳斯》,它已经成为我生活学习的重要一部分。”托合那力说,他将继续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以保护传承《玛纳斯》为纽带,用满腔热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推荐阅读
出品|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文字|王卫平
排版|李明音
审核|董真祎 贺露露 李红亮

作者:

中央民族大学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