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古诗词3:一块羊肉引发的悲剧
2022-01-09 14:4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谁能不爱羊肉呢

烤羊肉、涮羊肉、炖羊肉……

自古各有拥趸铁粉无数

毕竟是能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美味

还能把宋仁宗馋的半夜睡不着觉

观看本期视频

最好准备点好吃的

“第五华筵正大宫,辘轳引酒吸长虹。金盘堆起胡羊肉,御指三千响碧空。”

这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汪元量的一首诗,写的是元代皇家宴席的盛大场景。他在其他诗里,还记录了当时的元朝宫廷,“每月支粮万石钧,日支羊肉六千斤”。

汪元量之所以对“羊肉”这么敏感,是因为汪元量当过南宋的宫廷琴师,在南宋吃羊肉是非常奢侈的事儿,看见元人餐桌上的羊肉高高堆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他十分感慨。

由于宋代疆域面积限制,国家缺少大面积的草场,而且要保障军马的饲养,所以,羊肉产量都非常有限。因此宋朝的羊肉,价格高得出奇。

历史上还有过因为吃不上羊肉引发的悲剧呢。《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郑国攻打宋国,宋国大将华元带兵迎战。开战之前为了鼓舞士气,华元杀羊慰劳将士,结果忘了给自己的御手羊斟吃肉,御手就是驾车的人,相当于现在的司机。

开战后,司机羊斟生气地说:“前几天给谁吃羊肉是你华元说了算,今天打仗的胜负可得由我说了算啦!”于是,他驾着华元所乘的战车直接开到郑国的军阵,把自己的统帅送进了敌营。宋军没了统帅,只能乖乖投降。

一碗羊肉就决定了一场战事的胜负,也不难看出,在先秦时期,羊肉在饮食界的地位是很高的。

唐朝的富贵人家招待客人,有一种豪横的、“现点现杀”的吃羊方法,叫作“过厅羊”。

厨师直接把活羊牵到大厅里,让客人们自己选想吃的部位,厨师当场把羊宰杀后,按照客人们的选择,不同部位的羊肉上系上彩色的丝线,羊肉做熟后,客人们按照丝线的颜色,找到自己选中的那块羊肉,就可以开吃啦。

饮食文化学家王赛时说过,“肥羊美酝”是唐代人的理想生活,其实,有好肉吃,有好酒喝,这不正是历代老百姓们理想生活中的一部分吗?

宋仁宗画像

宋朝人民对羊肉的爱,比唐朝人还要火热,羊肉可以说是宋朝人最爱的食物。宋代开国皇帝为了防止后代皇帝在饮食上过去奢侈,规定皇宫里一般只吃羊肉就行了,吃羊肉简直上升到了祖宗家法的高度。

清代美食家袁枚写羊肉的时候,提到过烧羊肉的美味可以让宋仁宗想得半夜睡不着觉,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位大宋皇帝就连普通的羊肉,也不是想吃就能马上吃到的。

有天早朝的时候宋仁宗跟大臣说:“朕昨天晚上睡不着所以觉得很饿,很想吃烧羊肉。”

大臣非常不理解,“皇上既然想吃烧羊肉了,为何不叫后厨做呢?”可宋仁宗说:“如果我半夜叫后厨给我做一次烧羊肉的话,他们就会知道我爱吃烧羊肉,所以每一天都会给我准备,这样的话就真的太浪费了。”

根据历史记载,宋朝皇宫里每天差不多要吃十几只羊,羊肉应该是不缺的,但身为一国之君,能够管住自己的口腹之欲,对自己如此严格,宋仁宗的“仁”可见一斑。其实,在我们现在常吃的肉类里,羊肉也比猪牛鸡鸭贵,可见,我们对羊肉的喜爱,贯穿千年。

《好竹连山觉笋香》

作者 刘菲

北京日报出版社

编辑:半糖馥芮白


作者:

北京日报出版社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