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青感悟 | 张振利:翻越两座高山,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2022-08-16 10:3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来到青藏高原、江源玉树,成为一名光荣的援青干部人才,接受三年锻炼,要翻越两座山,一座是高寒缺氧的体能之山,一座是孤独寂寞的思想之山。

从北京到玉树,没有直达的火车,没有直达的飞机,也没有直达的高速公路。从北京乘坐火车到青海省会西宁需要20多个小时,乘坐中转西安或着兰州的高铁需要10多个小时,乘飞机需要2个多小时。再从西宁到玉树,没有铁路,乘飞机从西宁曹家堡机场到玉树巴塘机场需要1个多小时,如果驾车走高速、经国道,要驾行800多公里,翻越海拔5000米、气候多变的巴颜喀拉山。

从北京到玉树,距离2500多公里,海拔从43.5米升高到4200米,含氧量从21%降低到7%。玉树含氧量只有北京的三分之一,玉树的天气,我们说只有两季,冬季和大约在冬季。7月,是玉树最好的季节,但上了玉树就就再没脱下秋裤。

从北京到玉树,映入眼帘的高山、河流,不再是都市繁华;遍布山间的藏传佛教庙宇,不再是已经习惯了的高楼林立;各处是藏语、藏衣,不再是日常T恤。虽隔万水千山,却隔不断对家人的思念、牵挂和对朋友的情谊。

在北京,我们习惯把玉树称之为“前方”,把玉树指挥部称之为前方指挥部。前方意为着艰苦,意味着挑战,意味着考验。

来玉树前,我们和齐春利指挥在交流工作时,春利同志说:“援青已经是第五批了,前四批能干,我们第五批也能干,而且一定要干好!”这话,再朴实不过了。

到玉树后,州委书记蔡成勇同志说:“克服海拔缺氧问题,首先是思想问题,先解决的是思想问题。”

8月14日,玉树州新冠疫情袭来,杂多县多次地震,一位援友风趣地说:“上午防疫,下午地震,老天爷这是屋里、屋外都不让待了,哈哈!”一位援友打趣到:“做门槛上”。共产党人,拥有伟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最顽强的意志品质。习近平总书记讲“革命理想高于天”,作为一名援青干部,信念在,梦就在;信念在,力量就在;信念在,我们就永远在路上。

三年援青,不仅仅是支援玉树,更是在检验自己。接受组织招选,主动投入伟大的对口支援战略熔炉,经过三年的锻炼,翻越体能之山和思想之山,一定会成就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作者简介:张振利,北京市纪委市监委援青干部;现任北京援青指挥部党委委员、玉树州纪委常委、州监委委员。


作者:

北京援青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