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北京市首批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所有课堂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更立足建好思政课,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
首经贸将思政课教师队伍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三年来,学校和学院对照“六个要”标准,严格落实思政课师生1:350比例。近年来,随着思政课授课规模明显增加,学校专门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增加编制3人。
学校持续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引进力度,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一流高校吸收引进8名优秀的博士毕业生进入思政课教师队伍。目前,学院专任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占比达到69%,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比达到25%。
首经贸还从经费和培训上优先保障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改革、学术交流和实践研修等。学校建立“一师一档”,推动综合评价。完善思政课专任教师专项补贴的发放办法,加大发放级差,充分发挥专项补贴的激励作用。
每年教师节传统活动,都会开展新老教师“驼韵师话”拜师活动,帮助新教师站稳讲台、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同时用好“同备一堂课”“周末理论大讲堂”“名师大家讲党史”等上级的优质资源和平台,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的教学功底和理论素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韩宪洲书记走进马院思政课堂授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付志峰校长走进马院思政课堂授课
目前马院已拥有一支以党的十九大代表、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北京高校思政课特级教授为核心的思政课教师团队。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作为北京市首批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率先在2020级本科教学中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学院由院长担任课程负责人,研究确定学时、学分和授课方式,有序组织实施。2021年秋季学期,该课程正式进入新一轮本科生培养方案。
首经贸马院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2021年,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附中附小为依托,参与推动北京市、丰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牵头组建团队,开展教学课例录制。建立以长辛店“二七纪念馆”“时代风帆楼宇党群服务中心”为代表的一批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探索以“五微”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改革,推动思政小课堂联动社会大课堂,实现同频共振。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基地在长辛店“二七纪念馆”揭牌
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研讨会
与此同时,发挥专业优势。2021年开始,马院统筹19名思政课教师, 担任全校各教学单位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和学生理论社团辅导教师,参与党史学习教育、理论宣讲和课程思政建设。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工作要求,积极参与学校红色文化研究教育中心实践探索,着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北京实践”、北京红色资源和校史校情进思政课堂。
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思政课与课程思政、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同向同行的强大合力基本形成。3年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团队积极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金课”建设,上线中国大学慕课。马院参与的项目获批北京高校“三全育人”优秀成果一等奖。
马克思主义学院还组织全体党员教师深入北京市级、区级机关、街道、社区、农村,紧紧围绕党的全会精神和百年党史宣讲,累计260余场次,覆盖超过30000人次,成为一支高校教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的重要力量。
(文/本报记者 赵翩翩;来源:现代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