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学生的阅读之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走进北京市顺义区西辛小学教育集团,书香气息扑面而来:楼梯间的古诗词伴着同学们拾级而上,阅读空间打开了同学们的大千世界,班级里的图书角则让同学们时时刻刻与书香相伴……从课上到课下,从校内到校外,西辛小学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阅读大世界,让阅读的微光照亮学生幸福的人生。
在西辛小学教育集团校长裴艳玲看来,拥有完整的生命、获得全面的发展是每一个生命体的幸福,更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原点。当教育将人视为全面的、丰富的个体时,教育才能以始为终,赠予儿童一个整全的生命、让其获得多元的发展。基于此,学校在“幸福田园教育”的引领下,以五育并举为抓手,依托品德与修养、语言与人文、数学与思维、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劳动与科创等六大学院,培养身心舒展、精神明亮、智慧广博、至美达雅、能创有为的幸福少年。
(经典诵读活动)
书香校园 让文化浸润生命成长
为了引导激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并为之创造更好的阅读环境,形成全民阅读的氛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预期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使广大青少年学生阅读量明显增长,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持续提升,为养成终身阅读习惯打好根基。在西辛小学教育集团,阅读不再是语文学科的专属,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
作为一所集团化学校,西辛小学教育集团将西辛校区、电大校区和仁和校区打造成别具特色的校园。学校以文化为引领,着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努力使文化浸润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让学生与书香相伴成长。
学校加强校园阅读氛围的创设,精心布置美化校园,使校园也具有“书香气”。每个班级教室外墙都有文化展板,将学生读书作品进行展示,形成阅读长廊;张贴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把学生浸润在书香中。
学校还为每个班级都购买了图书柜,图书柜里不仅有各班从学校图书馆借阅的书籍,还有同学们捐赠的书籍,同学们可以充分利用早晨和中午的阅读时光,进行阅读,也实现了图书漂流。
在西辛小学,还有许多特色的阅读空间。少先队活动室配备了书架、座椅,学生课间就可以在这里进行阅读;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布置了桌椅和书架,学生在休息时间就可以在这里与书相伴;在办公楼区域,学校还打造了阅读、休息、会谈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在这里开展阅读活动……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西辛小学以浓厚的文化氛围、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播种阅读的种子,让童年因阅读而美好。
阅读课程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效果,西辛小学构建了阅读课程体系,把具有学校特色的读书模式作为课程进行规划和实施,注重经典诵读,倡导名著品读。西辛小学教学负责人介绍,学校通过阅读课程、课堂融入、课后服务等途径,让学校阅读工作更加深入、系统。
学校设置了固定的阅读时段,旨在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并且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成长。阅读时段在语文教师指导下进行,主要形式有自由阅读、阅读指导、阅读交流、阅读汇报等。
在课堂教学方面,学校安排了课前两分钟精彩展示活动,古诗诵读、成语积累、美文欣赏、飞花令等,让每个同学都能在展示中收获自信与成长。同时,学校还充分利用好语文课堂主阵地,推进阅读工作。由语文教师主导,在大单元教学背景下,在每个单元学习后,教师都会给学生推荐相关阅读书目或者文章,学生共读一本书或文章后,开展阅读汇报课或交流课。演讲交流、古诗诵读、课文故事演说、名言名句赏析……在这些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中,同学们畅所欲言,气氛活跃。通过这些交流,同学们互取所长,学到了更多读书知识和方法,加深了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同时又促进了同学间读书竞赛活动的自觉形成。
“双减”实施后,学校系统规划课后服务时间,并将阅读纳入课后服务中。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申报课程。经典诵读、古诗文鉴赏、诗歌创作与悦读、课本剧展示、跟着书本去旅行、成语故事积累等一系列课后服务课程的开展,让学生爱上读书,提升素养。
(课本剧展演)
阅读活动 筑牢学生兴趣之基 九宫格、听音乐猜诗词、看图猜诗、飞花令……在西辛小学的诗词大会上,诗词小达人们斗智斗勇、气势十足,一次次果断自信地亮起题板、按下抢答器、说出正确答案,真是既紧张激烈又充满诗情画意,他们深厚的诗词功底、沉着的应答、精彩的表现力令人叹为观止。每学期,西辛小学都会为学生举行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诗词大会、阅读主题班会、亲子共读、绘制读书日主题画报、撰写读书心得等活动,引导同学们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开阔视野、享受生活、感悟人生。
不仅如此,西辛小学的班级阅读活动更是丰富多彩。
“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在张存红老师的班里,红楼剧社深深吸引着同学们。23年来,先后6届学生在红楼剧社中精彩成长。每个学期,学生们都会以“四大名著”中的经典场景改编课本剧。自编、自导、自演一幕幕精彩的课本剧不仅在班级中上演,还多次在校级、区级进行展示。同学们还利用社会实践契机,将红楼梦的课本剧搬进了北京大观园,还走出北京,与保定的学生共同在荣国府进行演出。
在纪莉莉老师的班里,始终涌动着文学热潮,每周一次的古诗词打卡、每周的论语背诵、每日成语积累等活动深深吸引着同学们参与。最让同学们喜欢的是金牌小讲师活动,同学们各显神通,在小程序平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有分享小故事的、有当小老师讲奥数题的,还有当小老外讲英语的,还有舞蹈、小提琴才艺秀的……
闫金梅老师带着学生一起读古诗,探究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生活经历,探究创作背后的故事,录制古诗研究小视频等。同学在探究中不仅理解了故事,更被诗人们的精神所感动。
李昕老师是一位工作10年的青年教师,热爱诗歌、朗诵的她则带领同学们遨游在经典的世界里。她不仅带着同学们一起阅读,还带着同学一起创作,争当“小诗人”。在三年级的《童年》单元教学里,李老师撰写下水诗《童年》。在李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纷纷以“童年”为主题进行创作,最终汇编成了班级《童年》诗歌集,并制作成视频进行网络展播。
这些都是西辛小学各班级多彩阅读活动缩影。与此同时,各年级还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开展阅读活动,例如五年级开展了汉字文化探究活动,同学们观察生活中的错别字,并进行整理、探究;同学还对自己的姓氏进行探究,通过网络搜索、图书馆查阅资料、人物访谈等形式,形成姓氏研究报告。
同学们在这些丰富的活动中自然收获颇丰。三年级的陈轩睿同学说:“我克服了各种困难,坚持背诵古诗,老师还通过小奖状鼓励我们,如今我已经会背几百首古诗了!”五年级的周梓煜同学说:“在编演课本中,我们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对阅读的兴趣更浓厚了。”五年级的庞清予说:“我不仅阅读,还带着书本走进社会大课堂,例如阅读《故宫》之后,我就带着问题走进故宫去寻找答案。书籍为我打开了了解世界的窗口。”
此外,学校还积极邀请专家、阅读推广人等为家长分享亲子阅读经验,开展家校共读一本书等活动,引导家长打造家庭阅读环境,提升父母的亲子阅读理念和水平。
课题研究 引领阅读纵深发展 日前,顺义区课题研究成果校本化推广、应用、转化研讨会在顺义区西辛小学教育集团电大校区开展,学校展示了“基于单元整体的小学语文课程读写用一体实施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专家及兄弟学校的高度认可。
在课题研究中,学校构建了基于单元整体的读写用一体实施课型流程图,依据认知—实践—迁移的语文单元课堂组织原则,设计读写用一体实施流程和课堂操作类型。即:单元整体感知课、单元1﹢X新知课、单元读写用迁移课、单元阅读拓展课、单元习作评改课、单元写用交流课,形成课堂操作策略,发现课型特征,并形成个性化运用。例如,在单元拓展阅读课中,主要有两种类型:群文阅读,由“知”到“行”深化认知、提供变式、激活思维;整本书阅读,以读前导读、读中交流、读后分享、读后写书为序列展开。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题研究是促进阅读纵深发展的有效举措。近年来,西辛小学通过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阅读工作。
蒋晨是学校的青年教师,也是课题研究的受益者。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她对阅读情境设计、大单元教学、任务群等有了更深的理解,并将核心任务贯穿到每节课中。“课题研究促进了我带着研究的意识去认识阅读、理解阅读,无形中提升理论素养,促进了专业成长。”蒋晨说。
“让每一位西辛学子获得创造幸福的能力和素养是西辛小学教育集团的职责与使命。秉承此使命,我们以幸福田园教育为价值点,在六年的成长过程中,西辛小学的每个孩子都能发现幸福的微光,并用自己的微光照亮更大的世界。”相信在裴艳玲校长的带领下,西辛小学教育集团将继续深化阅读特色,以阅读助力学生全面成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文/郑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