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北二外”)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水平特色大学,是一所以外语和旅游为优势特色学科,文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著名高校,是中国外语、翻译、旅游、经贸等人才培养与研究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多语种优势,大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
北二外对标国际组织胜任力中的管理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远见和领导力,培养学生学会授权赋能、绩效管理、建立信任,提高决策能力,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地“走出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锻炼自己的抗挫能力和适应能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余刚向记者介绍说:“海外留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同时也是为了完善知识体系、构建全球视野。对世界的了解不能只局限于发达国家,‘国外’并不等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目前中国青年需要全面了解全球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并在未来致力于培养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国际化人才。青年人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努力开拓视野,加强训练和实践,培养过硬的知识技能,成为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为中国参与全球化事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计金标院长、鲁德·基里尔大使和吴为山馆长共同为扬卡·库帕拉雕像揭幕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接见北二外师生
搭建高层次国际化“朋友圈”提供走向世界的机会
在北二外,学生的未来有无限可能。不论是留学、国际交流、海外实习,学校都提供了各种各样“走出去”的机会。
联合高层次合作院校,提供更多留学机会。北二外累计与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多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全方位合作交流关系。其中,与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法国SKEMA商学院,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哥本哈根商学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韩国汉阳大学等众多世界名校签署了包括本硕连读(3+1+1或3+1+2)、硕士直通(4+1或4+2)、短期学习等在内的合作项目协议。学校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欧语种人才培养上取得丰硕成果。目前与中东欧17国的所有国家顶级高校均建立了合作关系,如拉脱维亚大学、匈牙利罗兰大学、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等,为学校师生与中东欧高校的交流搭建了广泛的国际化平台。2019年,北二外共计754名学生出国(境)留学,遍及42国,创近5年最高水平。疫情前,学校年均赴海外学习学生600余名,学生们通过出国学习拓宽了视野,提升了专业水平。
出国(境)留学奖学金机会多。国际层面,北二外现有3个欧盟伊拉斯谟奖学金项目。国家层面,学校年均获国家公派留学奖学金资助学生近百人,其中爱沙尼亚语等专业整班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资助,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数全国第一。北京市层面,学校设有北京市“外培计划”等专项资助。学校层面,每年设立学生出国(境)资助专项,获资助比例高。
海外实习机会多。北二外现有6所孔子学院,每所孔院均设有“海外人才实践基地”,积极搭建学生的国际中文教学海外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在线或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赴海外孔院教授国际中文,提升国际中文教学能力。同时,我校还与诸多中国海外企业签署实习实践合作协议,建立海外实习实践基地。“一带一路”倡议十年里,学校与中东欧、中东、中亚、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35个国家的82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支持非通用语专业学生赴对象国学习语言、感受文化、扩展视野。
与国外院校合作从报考到出国“一站式服务”
北二外与国外院校合作有多种方式,从报考方面来看,分为“外培计划”和“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两大类。
外培计划,可获得中外双证。在本科招生阶段涉及到与国外院校合作的目前是外培计划,外培计划是北京市的地方专项计划,只面向北京生源。而二外的外培计划是市属院校中唯一的一个1+3模式,可以获得中外双证的项目。2023年外培计划包含三个专业,其中贸易经济专业与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联合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联合培养。该模式培养下,第一年在北二外学习,第二年至第四年在海外高校培养,中外双方学分互认,学生毕业达到要求,可获得中外双方的毕业文凭,外培计划的学生海外学费是由北京市政府全额资助。为保证培养质量,学生在海外学习期间与当地学生课程一致、同班学习。
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为进一步推动北二外学生出国学习交流,助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学校与大量海外院校签署了不同形式的合作项目,这些项目包括一学年的交换生项目、交流生项目;还有中外双学士学位项目,即通过在合作院校学习,获得二外与合作院校的双学士学位的项目;更有中外大学联合培养的本硕连读项目和硕士直通车项目。校内所有专业都有各自不同类型的本科生海外交流项目。学校设立了“海棠计划”境外学习奖学金,专门用于资助出国交流的学生。
国际化校园氛围浓厚在学校也能拓展视野
在北二外,即使不出国留学,也有浓厚的国际化校园氛围。
国内外教师交流机会多。学校现有长期外教63人,分别来自38个国家,目前正在增加国际师资比例,致力于打造具有鲜明二外特色的中外师生共同家园,营造具有二外特色的国际化校园氛围。2022年,2位外籍教师参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表演任务。每年,学校赴国(境)外访问、学术交流、工作进修教师达100余人次。北二外积极拓宽教师交流渠道,申请欧盟伊拉斯谟项目,资助教职员工出国教学、培训。
国际化校园氛围浓厚。有着“小而美”之称的北二外校园有着浓厚的国际化氛围,在校期间,学生们能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拓展视野,结交朋友。北二外从1981年起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迄今已吸收100多国近3万名留学生来校学习。疫情前年均接收超过1500人次境外学生来校学习,覆盖94国,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34个,学历生占比70%以上。2017年,北二外高标准通过第二批教育部留学教育资质评估,2018年入选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高校名单。
打造国际化学科专业让学生自信地“走出去”
外语类专业优势显著。北二外以外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为主干学科。现有本科专业48个(31个外语类专业,可教授33种外语),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联合培养博士点2个(与美国宾汉姆顿大学联合培养翻译博士,与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联合培养旅游博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分别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共建)。
小语种专业就业前景好。由于中国国力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欧洲、中东等很多国家建厂或设立分部,中国的国际化人才需求巨大。很多小语种国家,例如塞尔维亚等,对中国的小语种人才求贤若渴。2022年,学校在原有语种专业覆盖中东欧17国基础上,又新增越南语、泰国语、印尼语三个新语种专业,进一步增强“一带一路”倡议服务能力。今年北二外有英语、商务英语、翻译、日语、朝鲜语、印地语、泰语、俄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波斯语、土耳其语、阿拉伯语、罗马尼亚语、塞尔维亚语、捷克语等19个语言类专业招生,欢迎有兴趣的同学报考。
旅游学科专业国际一流。2020年6月,作为北京市唯一一个以二级学科为主体的“高精尖学科”,学校旅游学科6个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3个本科专业及旅游管理、饭店管理、会展管理3个硕士专业)获得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旅游教育质量最高等级、最长年限认证,体现了北二外在旅游、酒店和会展等领域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优势和国际一流水准。2021年,旅游管理学科(旅游休闲管理)首次突破性跻身“软科世界一流学科”。
大力加强国别和区域研究智库建设。北二外建有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阿拉伯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中东欧、秘鲁、白俄罗斯、丹麦、希腊、波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个外交部国别和区域国际合作与研究平台(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3大国别区域性学院(欧洲、中东、亚洲)。其中,欧洲学院涵盖18个欧洲语种专业,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区域语种最全的国别区域研究高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不仅如此,北二外师生依托学校国际化办学平台“走出去”,勇担时代重任,服务于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文明交流互鉴,努力培养高端国际化人才。北二外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阿斯塔纳世博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国际盛会高效做好语言服务的同时,也在为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贡献青春力量。
欢迎加入北二外,做语言的学习者、做知识的深耕者;走进北二外、走向世界,做文化的传承者、做文明的传播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联系方式
电话:010-65778007 6577845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1号
网址: http://bkzs.bisu.edu.cn
邮箱:ewzs@bisu.edu.cn
二外官微
北二外云高招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