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好的教育是如何炼成的
2023-07-04 13:4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你心目中,什么样的学校是一所好学校?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温暖的、暖心的、负责任的、自由的、舒展的、幸福的……这是笔者在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采访学生,听到最多的关键词。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能在一所温暖的、负责任的、生命舒展的校园里学习生活,那无疑是幸福的。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取得好成绩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好的理念
温暖的、负责任的、舒展生命的幸福教育
人大附中经开学校位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位置,周边名企林立,经济发展迅速。为满足经开区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2017年,原北京二中亦庄学校正式加入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并更名为人大附中经开学校。

掌管这所超级大校的“舵手”王教凯校长,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育管理者。此前,他在山东从教了15年、在人大附中教书12年,教育水平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2016年初,带着人大附中联合总校的嘱托和希冀,王教凯调任北京二中亦庄学校(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前身)担任校长。

此时的学校,正处于民办学校转公办校后的阵痛期,优秀学生流失严重,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亟待提升。面对学校发展,王教凯提出了“三强两优一领先”的战略目标,即通过教师队伍强、课程建设强和课堂教学强,发挥十二年一贯制的办学优势和地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的优势,办一所科技领先的学校。

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重塑校训,提出了“做一个有使命感的人”的校训,将“办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细化为“温暖的、负责任的、舒展生命的幸福教育”办学理念。

王教凯校长用数学函数“F=ewr”形象地对办学理念进行了诠释。在这个公式中,e既代表教育(education),又代表数学中的自然常数,还代表着亦庄,蕴含着适合亦庄孩子发展的教育思想;w代表温暖(warm),是王教凯校长“温暖教育”的体现;r意味着负责任的态度(responsibility);将温暖和责任作用于教育,就会培养出F(future)面向未来、幸福、充满力量、大写的人,而这种作用力会像指数函数一样无限增长,成就学校中每一个自由舒展的生命。

在管理上,王教凯创新性地提出贯通制矩阵式管理模式,在思想理念、育人目标、课程、经验、特色活动、制度等方面实现贯通,并在每个年级学部形成一个相对自主的模块体系,实现个性化培养。“我们对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岗位都充分地重视,要让老师们感觉到,不管是谁,在做什么工作,都是可以为学校作出贡献的,都能被学校认可。”王教凯校长说。

在先进办学理念的引领下,短短两年,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就实现了华丽转身,2019年、2020年,学校的高考成绩一跃升至大兴区前茅,并有多名学生的成绩位于全区最前列。

6年来,学校在校生人数从两千余人迅速增至六千余人,成为经开区一所规模最大的学校,陆续有学生进入清北等名校,学校成为北京市内为数不多、拥有金鹏科技团、金帆书画院、金奥运动队“三金”社团的学校,学校的办学成绩赢得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信赖与口碑。

好的教师

有气度、有深度、有风度、有温度、有高度

即将要离开相伴了12年的校园,人大附中经开学校高三毕业生王新玥心里有诸多不舍。三年前,她的中考成绩在全市排在9257名,然而经过三年的努力,她进入了全市前1500名。“希望未来能进入北师大历史专业学习。”

升入高中后,王新玥一度产生自卑心理,成绩的忽上忽下更是让她一度产生焦虑。就在她迷茫的时刻,她的导师张会敏老师指出了她成绩不稳定的原因,通过每周帮扶,让她逐渐找到了学习的方向,并通过学期计划、周计划一步一步落实,最终她实现了高考的精彩绽放。

进入高三,唐子墨同学在化学学习中遇到了一些麻烦,通过刷题也没有实现化学成绩的有效提升。此时,他的导师、化学老师陈志刚给他送来了及时雨:每周对错题进行总结,并可以随时找老师问问题。经过一年的学习,唐子墨的化学短板补上来了,并在高考中进入了全市前1400名。

导师制是人大附中经开学校的一项培养举措。

学校实行“班主任﹢导师制”的双轨育人模式。这种模式是王教凯校长在总结在人大附中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生选科走班的特征建立起来的,既弥补了班主任制在学科指导上的缺陷,又弥补了单纯导师制在管理和陪伴上的不足,能够最大限度地去满足每个学生被关注和被关怀的需求。

人大附中经开学校高三年级矩阵主任信旭东介绍,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导师,学校还研发了“导师手册”,周末学生要写一周总结以及下周的规划,导师要给根据学生填写的内容进行评价和反馈,家长们每周也要针对自己孩子的情况在导师手册上填写评语和反馈,通过这种方式把导师、班主任、学生和家长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注,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导师的倾情奉献,让学生成长无忧。在人大附中经开学校,老师们一直践行着王教凯校长提出的“五个度”,即有气度,要具备包容、换位思考、忍耐等优秀品质;有深度,在专业方面要突出,知识渊博,能得到老师、学生们的敬佩;有风度,做新时代的君子,一定要会尊重学生,同时还要学会示弱,不仅要跟孩子们平等相处,而且要看到孩子的优点,学会欣赏他们的优点,甚至要承认老师有些方面可能还不如孩子;有温度,一定要做有温度的教育,学会激励孩子,处处关心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温暖;有高度,能够站到一定的高度,受人尊敬,让人仰望,做一个充满幸福感的老师。

好的课程

打开校门,建科技领先的学校

对于12年在人大附中经开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王新玥说,学校不仅丰盈了她的生命,更是为她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合唱团、健美操、计算机等丰富的课程和社团活动让她的校园生活变得精彩纷呈。

唐子墨的校园生活同样精彩,他喜欢踢球,还加入了校足球队和人工智能社团,“足球让我放松了身心,锻炼了身体,而人工智能社团的学习则为我的专业开阔了视野。”唐子墨希望将来能在大学进一步研究人工智能。

王新玥和唐子墨还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学校的实践课程和特色活动,即便是在最紧张的高三,学校依然会组织他们走进通州大运河、走进经开区高新企业,开展校内寻“宝”、过集体生日等。

在人大附中经开学校,特色课程和社团活动是学生舒展生命的最好载体。学校依托六大育人领域(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科学素养、人文精神、技术创新、品质生活),打造三维六域“魔力课程”,让每一个孩子都接受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

除国家课程外,学校每年开设校本课百余门,其中近40门为科技类课程,学校主编的《人工智能与科技智造创新实践》读本已正式出版。在每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人大附中经开学校的学生都会亮相大会,向公众展示电影院智慧管理机器人、智慧教室管理机器人、多功能折叠尺、蔬菜水果自助称重售卖机器人等科技作品,展示科技梦想。

坐拥三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经开区,人大附中经开学校积极打开校门,将课堂搬进企业,学生每周都会走进企业参观学习。学校还与高新企业联合开发科技课程、建立实验室等。同时,学校还把经开区的成功人士请进校园,讲述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创业故事。在这种融入式的教育中,学生不仅真切感受企业的先进科技,让学生真正感知“改变世界”的力量,更是一种无痕的、生动的生涯教育。

好的教学

先进教学理念引领、个性化教学实施

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生命成长,人大附中经开学校每年都会邀请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北京市骨干教师、全国名师等一批优秀教师走进学校开展教研指导、教学指导以及教师培训等工作,为教师们创造各种学习平台。学校的老师们则全员进入人大附中联合总校的教师培训项目中,深度参与培训。

常务副校长韩东就是从人大附中进入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并扎根在此的典型代表。韩东不仅带来了人大附中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是以身示范,带领教师团队研究教学。在他的倡导下,学校高一教师全员参与所教科目的高考题和东西朝海的一模、二模试卷的测试,以熟悉高考的具体要求;开展分层教学,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提供合适的教育资源,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发展;创新试点作业批改方式,对学生作业按照步骤、环节逐一批改,更精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分类辅导……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学校还通过课下活动和研学实践来帮助学生们提升核心素养。比如语文学科,会开展读书节活动、诗词大会活动等,还会布置制作文化类宣传海报,设计文化访谈的路线等特色作业;数学学科会通过丰富多彩的做强数学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体验;生物学科,在讲到乳酸菌发酵时,老师会让学生自己制作泡菜,让学生既收获了知识,又获得了乐趣;物理学科组织“鸡蛋撞地球”趣味比赛,让学生设计出鸡蛋保护装置,探索鸡蛋于高空坠下也安好无缺的方法,既锻炼动手能力,又增加了物理学习的热情……

老师肯钻研、学生出成绩。近年来,人大附中经开学校中高考捷报频传,高考平均分在北京市名列前茅,学校增值力强,学生人均提升名次在北京市领先,在全区高考中连续创造了高考史上最优秀成绩,让首都南部教育强力崛起。

“真正的学校,其实就是一个温情的校长,带着一群有温度的人,干着一件温暖的事。”好的理念、好的老师、好的教学、好的课程,最终呈现的是好的教育,在今年高考中,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又传来捷报:在2020年中考录取线不高的情况下,学校今年高考相比去年有更大进步,学校的高分人数及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上线率均实现了突破,为经开区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文/郑祖伟 王小艾

作者:

现代教育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