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第六届“京港澳台”人口老龄化专题夏令营成功举办。海内外知名学者、产业界代表、老龄公益资深人士与青年学子齐聚一堂,以学会友、深入交流,带来一场高站位、大格局、宽视野,政、产、学、研、用多方参与的思想盛会。
从2017年到2022年,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京港澳台”人口老龄化专题夏令营,参与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东海大学等,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为进一步促进京港澳台地区老年学研究发展,强化高校间学术信息交流与经验分享平台建设,深入推进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及时把握学科前沿动态,共同探索中国特色应对老龄化之路,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人口健康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香港大学秀圃老年研究中心、香港浸会大学社会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澳门理工大学学生事务处、台湾东海大学疗愈环境管理与研究中心&高龄运动学程、台湾中正大学成人及继续教育学系、台湾南开科技大学、台湾大学社会工作系,在北京大学港澳台办公室的指导和支持下举办第六届“京港澳台”人口老龄化专题夏令营。
7月1日上午,第六届“京港澳台”人口老龄化专题夏令营活动于北京大学顺利开幕。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功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时隔三年,非常高兴本次夏令营能够再次与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师生在燕园相见,以新的机制、新的互动进行新的探索,共享学术盛会。
第六届“京港澳台”人口老龄化专题夏令营开幕式
第六届夏令营沿袭过往活动品牌优势,继续丰富多样课程形式、组建豪华师资阵容、充分探索互动机制、灵活安排考评形式,设置有“海外名家大师讲堂”“专题演讲”“老龄健康博士生论坛”“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福祉科技汇报”“青·银对话”“养老在线·大家谈”“访谈调研”“老龄活动体验”八个板块。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王增武,台湾中正大学成人及继续教育学系教授陈毓璟,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罗定生,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乔晓春、宋新明、裴丽君,副教授武继磊应邀专题授课,先后分享人口研究领域前沿成果,与营员展开深度交流与互动。
海外名家大师讲堂汇聚了来自海外各大高校的专家学者,康考迪亚大学信息系统工程研究所教授曾勇,伯南布哥联邦大学(巴西)教授Fernando Diniz Moreira,明尼苏达大学生物统计系终身教授储海涛,牛津大学社会数据科学系高级研究讲师Charles Rahal,全面了解实时情况再利用数据准确分析和预测,为决策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参考。
本届夏令营在往届基础上,优化升级推出“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福祉科技汇报”这一新模块,台湾元智大学老年福祉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徐业良、中国台湾产学研合作发展协会理事长段伴虬、玛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创办人暨执行长顾伟扬受邀出席本次活动,就自身辅助器具与福祉科技领域的成果与实践开展汇报,拓展了在场观众对辅助器具的了解,加深其对科技助力社会福祉发展的认知。
第六届京港澳台人口老龄化专题夏令营共开展“青·银对话”“养老在线·大家谈”“时间银行与社区治理圆桌对话”三大模块。在“青·银对话”模块,本届夏令营邀请中国互联网协会信息无障碍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黄畅、广州华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喻勇、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博雅博士后李玥,分别就自身领域认知围绕“老年数字鸿沟、信息无障碍与ChatGPT”同营员们分享交流,使大家对老年人与智能技术这一重要议题产生新的认识思考。此外,快乐五十创始人、 CEO党越,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生索浩宇,澳门长者义工服务协会会长张贵新受邀参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和时间银行”的主题讨论,同营员们展开深入交流,在思想碰撞中提升对老龄价值的认知水平。
在“养老在线·大家谈”,泰康保险集团战略发展部研究员孙旋旋,和君咨询合伙人、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曹卓君,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刘一伟受邀参与本次活动,三位嘉宾就“如何发展多层次、多支桂养老保险体系”,从自身工作科研实践出发,同与会营员交流探讨。北京市海淀区燕园街道党工委书记姜晓刚、深业健康产业投资运营(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军侠、北京修德谷国学文化中心总经理李成诚围绕“如何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题,就自身工作角度呈现了不同的养老服务切入点,引导营员们全方位、多层次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途径。
第六届京港澳台人口老龄化专题夏令营联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志愿与公益分会开展“时间银行与社区治理圆桌对话”活动,杭州益优公益创始人、理事长刘柏顺,武汉万融普惠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曾垂武,淄博市张店区时间银行社区服务中心主任李明秀,北京大学学生爱心社护老部部长杨守正,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2022级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陈子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瑞典交换生Elin Ying Liu(应刘艾琳)围绕“时间银行”“社区治理”等话题,结合自身经验展开详尽、系统的介绍,拓展了营员们的学术视野。浙江工商大学英贤慈善学院副院长、教授周俊,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杨克,志愿与公益分会常务委员、南京养老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史秀莲就分享内容作出点评,进一步引导在场观众关注与思考时间银行与社区治理基本现状。
此外,本届夏令营重新恢复线下活动,特设置老龄生命体验活动、机构参访、社区调研三大线下体验环节,旨在让营员深刻感受老年人生活现状,引导来自京港澳台的学子深入社区聆听基层养老需求,观察景点社区无障碍建设情况,走进养老机构感受老龄事业发展,迈向场馆体验太极体悟老龄健康方式。
第六届“京港澳台”人口老龄化专题夏令营太极拳体验活动现场
为充实营员的学科视野,第六届京港澳台人口老龄化夏令营同样分设博士生论坛。第八届“北京大学老龄健康博士生论坛”于7月3日-4日圆满举办,与第六届北京大学“京港澳台”人口老龄化专题夏令营同期进行,本届博士生论坛分别以“面向现代化的老龄健康”“老龄健康与健康韧性”“老龄健康与信息化”“老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设置四场专题分论坛,来自海内外15所高校、共19位同学参与博士生论坛汇报与分享,同时有2500余名同学通过线上平台观看学习,为广大青年学子提供了高水平老龄科学交叉研究与交流平台。
第八届老龄健康博士生论坛活动现场
第六届京港澳台人口老龄化专题夏令营终期汇报暨闭营仪式于北京大学理科教学楼顺利举行。闭幕式伊始,8个小组围绕着不同“老龄”相关主题依次进行汇报,评委老师多方面、广视野、深层次为对同学们的成果点评打分;随后,各组营员组长相继发言,表达了对组委会的感谢,并表示希望日后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间能够有更多学术交流活动,共同推进祖国老龄化事业的发展,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许文虎也代表组委会向参加本次夏令营的老师同学支持和包容表达真诚感谢;最后,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陈功作总结发言,他首先向参加夏令营的全体营员和工作人员表达了感谢,并向共同参与举办工作的兄弟院校的老师同学致以最诚挚的问候。通过一首七言律诗,陈功高度概括了本届夏令营的举办意义和目标。在总结夏令营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他指出第六届京港澳台人口老龄化专题夏令营的新形式、新机制、新内容、新阵容等多项创新之处。借此机会,陈功对未来夏令营继续提出新构想,认为应深化合作交流,致力于将“京港澳台”人口老龄化专题夏令营打造为华人地区关于老龄话题的共同交流创新平台,并力争将夏令营办成大本营、长青营。“朗朗清气正东方,无限金光照前头”在夏令营正式闭幕前,陈功再次以诗作结,描摹出对夏令营越办越好的希冀,更表达了对人口老龄化现象的积极态度。
第六届“京港澳台”人口老龄化专题夏令营闭幕式现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不断完善新时代老龄工作政策体系。“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窗口期”,随着十四多亿人口迈进现代化过程中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整体未富先老的形势将更加严峻。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老龄化存在诸多共性问题,故搭建跨地域学术交流平台,携手探索老龄化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第六届京港澳台人口老龄化专题夏令营历时14天,共计邀请近30位专家学者开展讲座报告,77名营员线下互动学习交流,200余名营员线上实时观看探讨,各平台累计观看浏览相关讯息超10000余人次,直播人均观看时长再创历史新高。“京港澳台”人口老龄化专题夏令营不仅仅旨在打造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学术交流平台,稳步推进海内外产-学-研融合发展“窗口化”建设,更着眼于实现跨背景、跨文化学科交流融合、思想碰撞,助力早日实现中国老年人口结构转型升级,探索人口老龄化的中国特色应对之道。
文/王玥吕林博张雯婷朱玉源魏进思 图/张宸睿 穆昱含 许文虎 王溥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