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集活动太有意思了,我去了六七个摊位了,有飞花令、诗词接句、拓印年画,我通过回答问题兑换了很多新年小礼品。”1月28日下午,在以“儿童在前 向阳而生”为主题的门头沟区艺术大集上,大峪第一小学四年级学生杨欣桐高兴地向记者展示自己得到的娃娃年画、荷花书签、钥匙链等礼品。
据记者了解,此次活动由门头沟区教委、区发改委、区妇联、区商务局、永定镇政府联合主办,门头沟区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北京西长安中骏世界城承办。作为门头沟区创建儿童友好城市系列活动的开篇之作,艺术大集设有展示区、游戏区、交换区、体验区和打卡区五个区域。其中,展示区展示少年宫金帆画院优秀学生作品,游戏区和打卡区学生则可以通过参与飞花令、诗词接龙等游戏获得向阳花贴纸,用贴纸去交换区兑换文创产品。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热闹非凡的游戏区,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完成飞花令、诗词接句等游戏,用自己的储备知识获得向阳花贴纸,感受着学有所获的乐趣。“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听到“诗词接句”摊主的诗词之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永定分校的别彦霏完整背出了这首杨万里的《小池》,顺利得到了太阳花贴纸。她告诉记者,自己想攒更多的贴纸去换一个鼠标垫,作为送给自己的新年礼物。
此外,在交换区设置了二十四节气、探秘综合材料、绿水青山我的家等6个主题艺创店。艺创作品均由区少年宫金帆书画院各社团和工作坊学员精心创作。在一个摊位前,六年级学生王若溪正热情地介绍着可以交换的对联、福字、团扇等物品。她告诉记者,自己是区少年宫书法社团的成员,已经学习书法一年多了,“对联是我写的,看到有人挑走我的作品,很开心。对我来说是一种肯定,也鼓励我以后继续学下去。”在项目体验区,孩子们在区少年宫美术教师和社团学员的指导下,创作出属于自己年画、羊毛毡等艺术作品。门头沟区少年宫美术教师尹智灏表示,艺术创作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设计力。“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艺术的世界里像太阳花一样,心有暖阳,向阳而生。”在人气火爆的打卡区,孩子们拿着精美的艺创作品拍照打卡,与老师和小伙伴们共同许下新年的美好愿望。
“活动中参与交换的物品均为门头沟区少年宫金帆画院各社团和工作坊学生作品衍生设计制作,学生作品从家乡文化、传统文化出发,探寻绿水青山之间的艺术素材,用符合儿童审美且具有童趣的文创作品宣传家乡。”门头沟区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谢国平表示,此次艺术大集是少年宫落实“以美育人”和“活动育人”的实践探索,是践行少年宫“同行、同乐、同成长”育人理念的有益体验,少年宫将始终把少年儿童的快乐成长放在首位,通过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和高品质的课程体系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
门头沟区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曹彦彦指出,当前全区正在积极打造“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的多元共育环境,此次举办儿童艺术大集旨在倡导社会各界协同共建儿童友好城市,鼓励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都参与到儿童教育中来,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同时,通过寒假期间校外教育的有益补充,进一步做好“双减”背景下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假期生活和学期生活的有效衔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连日来,门头沟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在区教委“儿童在前”理念的引领下,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周边社区,开展了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调研、艺术活动进社区、艺术市集进社区等一系列校地共建活动,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创建工作。下一步,区教委将联合区发展改革委、区妇联等部门,共同倡导全社会关心关爱儿童成长,通过“一米高度”让儿童政策更优先、“优质均衡”让儿童服务更优质、“一个不能少”让儿童权利有保障、“开放共享”让公共空间更适儿、“多元共育”让生活环境更友好等五项具体措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向阳而生,为创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贡献力量。
(文/本报记者 苏珊;摄/通讯员 艾艳辉;来源:现代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