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庆祝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金帆民乐团成立30周年,全面展示乐团30年来不断发展的风雨历程和学校以美立校、大美育人的教育成果,同时,进一步活跃社区文化氛围,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日前,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大美育人 国乐华章”国音实验美育特色办学成果系列展示暨金帆民乐团30周年社区公益演出在朝阳区安慧里社区公园举行。
公益演出在小合唱《一荤一素》质朴的语言、清新的旋律中拉开帷幕。琵琶齐奏《天山之春》色彩明亮,带有强烈的新疆民间舞曲风格,形象地描绘了维吾尔族人民在天山脚下敲起手鼓、载歌载舞的欢乐热闹场面;二胡齐奏《小花鼓》曲调轻快,活泼而极富情趣,表现出新年里锣鼓喧天、歌声悠扬,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打起小花鼓来欢度节日的欢快情绪;吹管乐合奏《茶马古道行》用民乐演绎了一千多年前,在从长安到西域的一条茶马古道上,商人们旅途的艰辛,行进的欢悦和征途的豪迈,表达了古代中国商旅不畏艰辛的动人情景;琵琶齐奏《旱天雷》活泼流畅,生机盎然,表现了人们“久旱逢甘露”的喜悦之情,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扬琴独奏《映山红》悠扬动听,明亮清脆,起伏有致,把听众带入“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那个深情年代,让观众重温红色经典;二胡齐奏《赛马》旋律铿锵有力,粗犷奔放,描绘了蒙古族牧民欢庆赛马的热烈场面,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扬琴独奏《保卫黄河》气势恢宏,雄浑磅礴,展现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奋勇斗争的英勇场面,热情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信念,让现场观众心潮澎湃;吹打乐合奏《龙腾虎跃》巧妙地选用吹打乐合奏的新形式,情绪炽热,民族风格浓厚,渲染了气势壮阔的群众欢腾场面,表现了人民龙腾虎跃,奋勇前进的风貌。
演出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各种脍炙人口的曲目轮番上演。民乐团的小演员们以精湛的演艺技巧和丰富的舞台表现力不时赢得全场阵阵掌声。演出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台下的观众如痴如醉地沉浸在精彩的音乐表演中,真切地感受着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
演出结束后,学校还举办了《大美中华》系列文化小庙会,民乐团的小演员们通过发放宣传册、乐器介绍和现场演奏体验等形式,与社区居民交流互动,普及民乐文化知识。
此次社区公益演出面向基层、服务百姓,通过高水准的文艺作品、接地气的文艺输出,让社区群众感受到文艺演出的魅力,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播了中华优秀民族音乐艺术。上半年,“大美育人 国乐华章”国音实验美育特色办学成果系列展示暨金帆民乐团30周年音乐会还将继续走进北京剧院和国家大剧院,为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搭建更高舞台。
据介绍,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金帆民乐团成立于1994年,2003年被北京市教委正式命名为“北京市学生金帆艺术团民族管弦乐团”。目前已拥有团员三百余名,一至六年级形成梯队,是全国小学中实力最强的民乐团之一。学校金帆民乐团曾五次荣获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小学甲组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十五次蝉联北京市艺术节比赛一等奖,四度荣获北京市金帆艺术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民乐艺术幼苗,为全国各大、中学民乐团输送了许多优秀学生,被社会广泛赞誉为“民族艺术的摇篮”。
作为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北京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近年来,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充分发挥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媒介”作用,推动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育美、以美促劳,加快实行“全过程美育”“全员美育”,以美育浸润学生,以美育浸润教师,以美育浸润学校,通过源于艺术而超越艺术的实践探索,不断完善“融美”的育人方式,逐步构建起“大美育人”教育体系,走出了一条“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办学育人之路,促进了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文:郑祖伟 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