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胡同小学“寻迹司马光”项目式学习成果展开幕
2024-05-27 11:3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5 月 25 日,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金帆书画院素描社团“美育沁润行动”之“寻迹司马光”项目式学习成果展,于东城区 27 院儿文化生活馆开幕。校内外领导、专家及该社团学子齐聚一堂,沉浸观看展览、畅谈学习感悟,共赏这场艺术盛宴。

据介绍,在史家胡同小学“美育沁润行动”的教育理念指引下,金帆书画院素描社团积极响应,并发起了“寻迹司马光”项目式学习活动。学生们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探究司马光生平文化,用素描技法临摹实践,创作出诸多独特艺术作品及五篇研究汇报,展现精湛技艺与提升的综合素养。项目式学习在团队协作、独立研究、问题解决以及创新思维等多方面为学生们带来显著进步,为他们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活动现场,史家金帆书画院素描社团的学员们热情洋溢地欢迎了到场的嘉宾、老师、同学及家长们。大家共同回顾了本次项目式学习的精彩历程,感受了学生们在艺术探索中的每一步成长。

“通过学习素描并将其融入中国书画的创作中,我们可以为传统书画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通过项目式学习,我跨越时空般地走进了司马光的人生,全面立体地领略了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家风采”“在研究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设计灵感,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同学们极具感染力的精彩发言,瞬间点燃了在场观众的热情,获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连连称赞。

为了更好地体现司马光所倡导的“礼乐治国,宽猛相济”的思想,社团的学员带来了一场古筝表演。悠扬的古筝旋律,带领现场观众走进礼乐世界,感受那份中国传统民乐之美。

在展览区域,到场嘉宾们跟随素描社团学员的指引,仔细参观了每一幅作品。创作者们为现场来宾详细讲解了画作的创作初衷、历史背景以及个人感悟。他们用自己的话语和画笔,将司马光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历史人物及其所代表的文化精神。

本次成果展邀请到了多位嘉宾和专家,他们对学生们的项目式学习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项目指导老师苏浩男在致辞中,对学生们的探究过程和成果表示深感欣慰与自豪,并鼓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继续发扬项目式学习的精神,勇于创新、大胆实践。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工委书记、人大街工委主任唐兵兵对小画家们抱有殷切的期盼并提出:“27号院作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之一,为此次画展提供了古香古色的环境,使画展更具文化底蕴,画展也为27号院增光添彩,二者相得益彰。希望同学们能不忘传承传统文化之心,在未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中国国家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孙震生从专业角度指出:“此次展览通过小学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引发,整体设计巧妙。由司马光,引出宋朝的人文历史、司马光的居住环境和‘朋友圈’。这是将历史与现代教育的完美融合,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教学实践。学员们素描技法都有了质的飞跃,又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厚的文化积淀。”

史家胡同小学品牌中心副校长、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范汝梅对学生们的优异表现表示肯定:“这是一次成功的美育沁润行动,团队成员们不仅深入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还能深入思考其与当今社会的关联性,这是史家教育集团一直努力倡导的教育方向。”范汝梅还鼓励成员们继续在艺术的道路上探索与成长。

活动中,朝阳门社区文化生活馆27院儿负责人牛瑞雪亲自为“寻迹司马光”项目式学习学生代表授予活动证书,以表彰他们在本次学习中的优秀表现。

(文/通讯员 苏浩男 学校供图)


作者:

现代教育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