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圆满完成两年援疆任务的北京市第十批第一期援疆教师团队开始陆续离和返京。临行前,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优秀援疆教师进行了表彰。
欢送
6月26日上午,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在和田机场为首批返京的援疆教师举行了欢送仪式。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党委委员、副指挥米佳,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党委委员、组织人事部部长彭小斌,和田地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军国前往机场为援疆教师送行。
三尺讲台育桃李,两年实干写春秋。北京市第十批第一期275名援疆教师心怀“国之大者”,舍小家为大家,勇当“前方战士”,坚持首善标准,发扬北京援疆精神,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心打造北京“组团式”教育援疆品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传灯”点亮了学生的眼睛、照亮了家长的心灵,与师生建立了深厚感情,得到了学校家长广泛认可,贡献了北京力量。
表彰
6月25日下午, 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在和田地区影剧院举行北京市第十批第一期援疆教师总结表彰大会。
大会以“教育援疆润心田·京和携手谱新篇”为主题,全面总结本期教育援疆工作的同时,对优秀教育援疆工作者进行了表彰,以文艺汇演形式展示了两年来援疆工作的丰硕成果。
全体北京援疆教师,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领导班子成员、各部室部长(主任)、相关工作队领队,以及受援地、受援校相关领导等,共300多人参加。
文艺汇演伴随着和田市海淀幼儿园表演的《鼓舞盛世》,正式拉开帷幕。整齐的鼓阵、震耳的鼓声既表达了援疆教师与学生在工作学习中的高昂士气,又歌颂了伟大祖国的太平盛世。
来自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洛浦县以及兵团第十四师等学校的援疆教师和学生深情朗诵了《我和北京爸爸妈妈在一起》,同时进行了书法展示,以诵读寄情,以书法铭志;社团学生们奉献了精彩的节目串烧;二二四团中学的学生更是京韵十足地演唱了《梨园情》。汇演生动地展示了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果。
成果
2020年以来,北京援疆共投入资金16.6亿元,实施教育援疆项目202项,极大改善了受援地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宽敞明亮的教室、新潮的虚拟仿真教学、高效的远程视频课堂,凝铸着亲情友谊的新设施、新技术的到位,缩短了京和间距,让更多和田学子从中受益。
北京“组团式”教育援疆14个团队,建立了从学校管理者、学科带头人到学科骨干的全梯队人才支援体系,分布于和田地区一市三县及兵团第十四师的各受援校,教育帮扶范围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通过业务培训、技能竞赛等方式提升师资素养,助推学校规范发展、内涵发展,有效辐射带动区域学校办学水平提高。
两年来,北京援疆教师团队始终坚持“帮扶一所学校,培育一支队伍”目标,以“青蓝工程” “名师工作室”等为支撑,与受援地教师结对帮扶四百余对,通过讲座、培训、论坛及送教等活动,助力培养受援校自己的名家、名师,为和田地区教育留下了“带不走的队伍”。
在充分发挥首都教育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教学科研高质量发展,受援校教师实现了跟随科研、共同科研到独立科研的重大转变,教研课题、科研课题、教改研究得到了质量和数量的新提升。
在着力教育创新的同时,注重科技赋能,通过举办“京和科技月”、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建科技类社团等活动,形成了地区科技教育发展亮点。
秉持文化育人、润物无声,大力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新模式。依托中华传统节日、主题纪念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国庆节快闪”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将课前三分钟、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作为推进思政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途径,把思政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让“五个认同”教育扎根校园、让民族团结的“石榴籽”愈发紧密。
北京市第十批第一期北京教育援疆人用行动增辉了“北京形象”,用业绩答好了“援疆三问”,将个人的清唱汇入到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恢弘交响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