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2022年粮食蔬菜高产擂台赛评选结果发布,我区来广营乡朝来农艺园获得温室越冬番茄二等奖;黑庄户乡都市农汇获得温室越冬黄瓜三等奖;孙河乡上辛堡村地块获得春玉米三等奖;金盏乡黎各庄村地块获得夏玉米三等奖。
这么厉害的农作物都是啥品种?又是怎么种出来的?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品种:“京彩八号”番茄
特点:玲珑的外观、甜润的口感、耐运输、耐病。
种植方法:
采取“无土栽培+水培一体化”的方式种植;结合朝来农艺园的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建立的AI种植模型控制策略;定期梳果、科学防治病虫害。
成果:目前,朝来农艺园共种植越冬番茄近8000平米,单平米产量15公斤,产值近200万元。
购买方式:
1.进入园区进行采摘。(地址:朝阳区来广营乡新生村新北路)
2.通过“快团团”微信小程序,搜索“潮农有品”进行购买。
品种:“德瑞特”黄瓜
特点:长势强、雌花节率多,熟性早,克服冬季低温寡照的恶劣天气。
种植方法:
增强土壤有机质含量,加强水肥管理,使用商品有机肥4吨/亩;采用滴管高垄栽培,蓝、黄板诱杀;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田间管理模式。
成果:目前,黑庄户都市农汇的黄瓜长势良好,亩产达6吨多。
购买方式:进入园区进行采摘,或在园区门市部购买。(地址:朝阳区大东路1号)
品种:“NK815”玉米
特点:丰产性好、早熟、综合抗性强,适宜当地种植环境,口感极佳、香甜可口。
种植方法:
采取“春季深松+翻耕+旋耕+精细”的方式整地,撒施商品有机肥1吨,改善土壤结构和供肥能力;使用玉米精量播种机进行播种,精准定位播种路线、精准实施播种作业;通过喷灌技术避免气候干旱对玉米生产的影响;精细播种,亩用种量1.5公斤,经测算每亩种植株数3850株,低于种植4200株/亩的高产种植密度。
成果:孙河乡上辛堡村获奖玉米于2022年5月中旬播种,共110亩。生长态势较好,产量较高,亩产值预计达1690元、亩纯收益达330元。
品种:“东单6531”玉米
特点:适宜机收,产量高,品质优。
种植方法:
结合地块水肥条件,每年根据当年气象条件进行品种选择;一茬小麦一茬玉米,将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
成果:金盏乡黎各庄村基本农田地块播种面积140亩,通过精心管理,2022年夏玉米亩产达到了1200余斤。
农作物高产的背后,离不开精心的组织和专业的指导。一直以来,区农业农村局、区农服中心认真开展技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下乡入户,细心服务,科学指导种植主体,助力朝阳区粮食蔬菜高质高产。
组织各乡社会公共事务服务中心、各粮食蔬菜生产园区专业人员参加栽培技术、科学用肥、病虫害防治等线上培训。
利用下乡指导和微信群等方式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现场技术指导、答疑解惑,解决种植户种植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保障相关作物品种参赛面积的基础上,通过良种良法集成、设施高效利用、农机农艺结合,促进单产水平的提升、高产高效,确保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
多次邀请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专家到朝阳区指导农业生产,考察评价朝阳区农业生产情况及存在的技术难题,积极配合专家开展我区蔬菜生产技术服务与落实效果评价,结合专家意见建议,对生产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与指导。
高度重视粮食蔬菜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应用,结合朝阳区区位优势、种植结构、消费特点等因素,从整地施肥、高垄栽培、品种选择、地膜覆盖、适期播种、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等环节提供技术指导,助力粮食蔬菜高产高效。
通过参加北京市粮食蔬菜高产擂台赛,调动了各生产园区生产的积极性,拓宽了思路,同时通过学习和交流,园区技术人员也学到了更多栽培新技术、新方法,对提升我区粮食蔬菜产业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