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鲁店村位于黑庄户乡西南部,紧邻萧太后河,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村域面积约600 亩,常住人口110户477 人,下设11 个村民小组;流动人口101 户1000 人。村“ 两委”班子成员5 人,党员35 人。小鲁店成村于辽代,相传原为专门为宫内养殖金鱼的地方,“ 鲁”字的意思即为每日有鱼,体现了小鲁店养殖鱼产业的深厚历史。以前村民片面追求“ 瓦片经济”,导致村内私搭乱建、环境问题突出,严重影响村民生活和地区发展质量。2017 年以来,小鲁店村紧紧抓住北京市深入推进“ 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机遇,借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东风,大力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昔日的“ 脏乱村”实现华丽“ 蝶变”。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首都文明村镇、北京市农村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并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代表,于2023年10月19日接待了刚刚参加完第三届“一带一路” 高峰论坛的越南国家主席一行的参观访问,受到外方国家主要领导的肯定。
抓环境整治
促疏解腾退
统一思想下决心
当时,基本上每位班子成员家里都有违建,对于拆违工作多少都有些不理解。面对这种情况,村党支部书记带头签订拆除协议,带动其他班子成员转变思想;先后召开10 余次党员代表会和村民代表会,动员代表们支持拆违工作。同时,以盗窃事件频发、火灾安全隐患严重为切入点,加大动员宣传力度,使村民更深刻地认识到拆违工作的重要意义,坚定了大家拆除私搭乱建、共建美好家园的决心,变“ 要我干”为“我要干”。
勇于担当树信心
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带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着力激发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的干事热情。村民纷纷响应,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鼓足了“ 干必成”的信心,创造了10 天超九成村民签署拆除私搭乱建协议的“黑庄户速度”。
工作细致有耐心
拆违工作涉及村民切身利益,需要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针对拆除范围界定难问题,村里统一聘请专业第三方机构,经实地勘察、反复研究,实行一户一策的个性化修缮解决方案,有效实现将拆迁类矛盾问题化解在前端。对于部分群众的不支持、不理解,村“ 两委”干部多次上门讲政策,最终完成87 户村民130 余处私搭乱建拆除工作,疏解腾退了5200 平方米。
共建共享贴民心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村党支部坚持村民事、村民议、村民干,严格按照“ 三上三下”程序征求村民意见,高标准形成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案。通过停车场修建、道路硬化、雨污分流、架空线治理等一系列公共设施建设,小鲁店村真正实现了“ 开窗见绿、出门即景”。
抓精细治理
促和谐宜居
美丽乡村建设好了,怎么有效管理也是一个难题。为了提升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村党支部坚持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双管齐下的治理方式,着力提升村域治理精细化水平。
实施村庄社区化管理
聘请专业化保洁,分片管理村域卫生环境,划分责任区,严格落实工作制度,确保环境干净整洁。比如自实施垃圾分类以来,每天都有保洁人员两次上门收集每户厨余垃圾并对桶身进行清洁;两家有资质的公司对全村厨余和其他垃圾进行清运,确保垃圾不落地,提升了街面的干净度。对外聘请专业保安人员24 小时值守和夜间巡逻,配合360 度无死角监控,时刻为村民提供安全保障服务。村内配备微型消防站,实现消防车24 小时待命,确保了村域安全平稳不冒泡。
加强群众自我管理
推行岗位认领机制和村内环境治理“ 六包”责任制,即包整洁、包绿化、包设施、包秩序、包安全、包管口,实施阳台绿化、党员绿地认养。村民人人争当保洁员、户户打造美丽庭院,将精细化管理落到具体的街、巷、户。同时结合群众意愿,在村内设置金鱼特色鱼缸,群鱼游弋,既突出了乡村特色,又增强了邻里之间的感情。“ 双管”齐下,既发挥专业化管理标准、规范、科学的优势,又激发村民集体约定、自我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效治理机制。
抓村风村貌
促乡风文明
村民在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精神更要富起来。小鲁店村党支部因地制宜,大力提升乡村文化内涵,为美丽乡村赋予更多文明力量。
强化阵地凝聚
2023年,乡、村两级共同投资130余万元,将疏解后的集体用房690平米提升改建为村党群服务中心,完善更新村史陈列馆、党史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提升改造书画室、阅读室、活动室等,为党员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活动阵地。
强化队伍建设
深入挖掘本村及本乡各类社会资源,汇聚各类人才参与乡村建设;积极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党员志愿服务等志愿服务队伍,保障各类组织有效参与到乡村文化文明建设。
强化制度约束
结合时代发展,不断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并借助村内文化墙、宣传栏等设施进行广泛宣传,让村规民约入脑入心。
强化活动引领
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故事、美好传说、历史典故以及乡村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党员先进故事,广泛开展最美家庭、光荣之家、巾帼志愿者等文明评选活动,通过多种载体进行宣讲,用生动的故事启发人、鼓舞人、激励人、引领人。
抓金鱼特色
促生活富裕
小鲁店村的传统金鱼养殖多为散户散养、自行销售,虽小有名气,但对于拉动村集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有限。为进一步提高特色养殖的产业效益,村党支部通过整合资源、科技赋能,有效提升了产业发展品质,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注重规模效应
在村域环境品质提升、综合治理有效实施的基础上,村党支部积极谋求产业发展,重振小鲁店村观赏鱼养殖特色产业。村党支部牵头将散户养殖整合为规模养殖,利用腾退土地集中建设了占地93.5 亩、建筑面积约2.2 万平方米的鱼棚,涵盖了近50 个观赏鱼品种,年产量3 亿~5 亿尾,年产值达3.5 亿元左右,并成功举办多届“ 北京市金鱼、锦鲤大赛暨鉴赏会”,打造形成了华北地区最大的观赏鱼集散地。
注重绿色发展
村党支部坚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现代养殖,积极引入水循环系统,将过滤后的养殖污水继续用于农田灌溉,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坚持低碳养殖,在鱼棚内统一安装太阳能照明灯,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而且实现了节电50%、散热下降30%。
注重成果惠民
村党支部坚持发展成果村民共享。在金鱼产业的带动下,2023 全年村集体收入约1500万元。村党支部每年为退休人员人均发放2.1 万元生活费,村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改善。
未来,小鲁店村将继续发挥紧邻环球影城的区位优势,在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金鱼为特色的文旅产业,以治理促发展、以发展强治理,不断扩大“ 金鱼之乡”的品牌影响力,擦亮“ 金鱼之乡”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