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号是世界帕金森病日,据世界帕金森协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帕金森疾病患者超过500万人,其中国内患者的数量已超过300万,全球一半帕金森患者在中国,中医对于帕金森的治疗有什么独到之处?中医又是如何看待帕金森这样一个疾病?《我爱问医生》推出“不再害帕”系列节目,为您邀请西苑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孙林娟,跟您说说中医治疗帕金森。
专家介绍:
孙林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中组部第16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在新疆建设兵团13师哈密红星医院挂职副院长。国自然评审专家。
治疗疾病:手抖,动作慢,记忆力减退,中风,头痛、头晕、失眠、面瘫、帕金森病、痴呆及疑难病的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多在60岁以后发病,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预测,中国2030年的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500万。帕金森的发病已经开始呈现低龄化。特别是中青年型帕金森病患者(40岁以下发病)也是与日俱增。
中医如何认识帕金森病?
从中医理论讲,帕金森病属于中医“颤症”范畴,又称“震颤”、“颤振”。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主克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早在《黄帝内经》中称之为“掉”“振掉”,“其病动摇”“掉为颤掉,眩为眩运,风淫所致也”。《素问》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肾”从五脏角度描述了其病因,说明了本病以肝肾为本,常同气血阴精亏虚、痰热瘀血阻滞,筋脉失养等密切相关,属于“本虚标实”。基于帕金森的病因病机,在临床上常常以补肾调肝为治疗之本,临床可分为肝肾阴虚、气血亏虚、痰浊阻滞等类型。其中以肝肾阴虚者最为常见,方剂可采用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进行治疗,以镇肝熄风,舒筋止颤。
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帕金森病典型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和行走困难、言语缓慢、语调低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精神症状,疾病晚期可以出现智力减退。除了以上典型的运动症状之外,帕金森病还有很多非运动症状,如睡眠障碍、抑郁、焦虑、视觉障碍、嗅觉障碍、便秘、出汗异常等。而且,部分非运动症状往往早于运动症状而出现,同时这些非运动症状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帕金森病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认为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中医预防帕金森有什么好方法?
中医预防帕金森可以通过非药物疗法,例如加强运动锻炼、营养补充等方式进行预防,同时还可以采用中药代茶饮来进行预防,我们一起看看专家怎么说:
治疗帕金森中医有什么优势?
帕金森疾病的症状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往往会先于运动症状10-20年出现。目前西医治疗帕金森的药物基本都是针对于“运动症状”,在“非运动症状”出现时中医可以通过中药方剂、中医针灸、穴位贴敷等方法进行干预,延缓“运动症状”的出现。
同时西药治疗帕金森存在“蜜月期”的问题,可能需要逐渐加大药量,而中医药物不但没有“蜜月期”问题,中医的加入还可以缓解西药逐渐加大剂量的问题。对于一些西药常见的副作用,例如:体位性低血压、便秘、失眠障碍。多汗等都有很好的缓解、治疗功效。
中药治疗帕金森跟西药可以并用吗?
中药跟西药在治疗帕金森的过程中并不冲突,加入中药还能缓解西药“蜜月期”和副作用等不利。但西药中美多巴必须要空腹服药,一般在饭前一个小时服药或者饭后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服药。但中药一般是要求饭后服药,所以服用美多巴跟中药需要间隔开来,其他治疗帕金森的西药没有特殊要求情况下可以同中药一起服用。
广播节目:
北京城市广播副中心之声
频率FM107.3/AM1026《我爱问医生》
直播时间:每天16:30—17:30;
精编版播出时间:每天20:30
微信小程序:
“建外14号”搜索城市广播
收听直播或回放《我爱问医生》
手机端::
应用商店中下载APP—听听FM,
搜索订阅《我爱问医生》栏目,
音视频同步直播及收听收看回放;
其他视频平台:
直播时间:每天16:30—17:30;
新浪微博搜索“北京城市广播FM1073"
北京时间搜索”北京城市广播副中心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