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 | “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数据分析
2022-12-22 19:1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中轴线”一词最早见之于1944年梁思成教授编写的《中国建筑史》(油印本)第七章第四节,此后,虽然关于它的研究没有间断,但是直到2004年,才出现了第一本以“北京中轴线”为研究主题的图书(正式出版物)。

《北京中轴线文化游典》

小编通过对中国国家图书馆与中国版本图书馆进行检索发现,自2004年至2022年间,以北京中轴线为主题的图书(正式出版物)共计68种,内容涉及建筑、历史、地理、文学、艺术、教育等多个领域。

“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出版概况

潜发期

2004-2010年,北京中轴线申遗前夜,经历了前门大街改造、南中轴快速公交全线贯通、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成功举办等。“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的出版处于潜发期,出版图书8种。内容涉及艺术类、建筑类、文学类、史地类,如:2004年刘洪宽绘《天衢丹阙——老北京风物图卷》(荣宝斋出版社)、2005年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祝勇著《北京,中轴线上的都城》(辽宁教育出版社)、2008年李建平著《魅力北京中轴线》(文化艺术出版社)等。同时,首次出现了外文类图书,如:2008年赵广超著《大紫禁城——王者的轴线》(故宫出版社)英文版。

《北京中轴线建筑实测图典》

萌发期

2011-2018年,北京中轴线申遗助力前期,经历了北京中轴线申遗文物工程启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专项工作组成立、北京中轴线申遗14处遗产点确定等。“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的出版处于萌发期,出版图书22种。内容涉及建筑类、文学类、艺术类、史地类,如:2011年郭超著《北京古都中轴线变迁丛考》(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我与中轴线》编委会著《我与中轴线》(北京出版社)、2013年方砚绘《中轴龙脉:古都风物图卷》(人民出版社)、2018年朱祖希著《北京城: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等,同时,首次出现了青少年读物,如:2012年于大武绘《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连环画出版社)。

《魅力北京中轴线》

勃发期

2019-2022年,北京中轴线申遗助力中期,经历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获得通过、中轴线申遗名录文本撰写完成、国家文物局确定推荐“北京中轴线”作为我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等。“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的出版处于勃发期,出版图书38种。内容涉及青少年读物、建筑类、艺术类、史地类、文学类,如:2019年朋朋哥哥著《北京中轴线》(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9年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著《北京北中轴区域绿色网络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年张洁著《北京中轴线》(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2021年刘阳著《北京中轴百年影像》(北京日报出版社)、2021年唐家三少著《画说京脊》(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同时,首次出现了教育类、丛书类图书,如:2019年王朝欣主编《走中轴》(北京出版社)、2021年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编写套装16册《北京中轴线文化游典》(北京出版社)。

《北京城: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

“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出版分析

从出版数量看:整体呈上升趋势,个别年份出现小幅波动。

自2004年至2022年间,除2009年、2010年、2015年没有相关出版信息外,历年“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种类数量如下:2004年1种、2005年2种、2006年1种、2007年1种、2008年3种、2011年3种、2012年6种、2013年4种、2014年2种、2016年1种、2017年3种、2018年3种、2019年8种、2020年5种、2021年11种、2022年14种。

《北京,中轴线上的都城 》

从走势来看(见图1),“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因主题出版受时效影响显著,所以“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数量在多个重大时间节点上迎来高峰,如: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举办、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9年北京中轴线立法工作小组成立、2022年《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公布等。

图1:2004-2022年“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历年增减情况

从出版机构看:以中央级出版社为主,北京市级出版社为辅,地方出版社鲜有加入。

自2004年至2022年间,68种“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中,分别来自39家出版社,其中,中央级出版社25家、占比64%;北京市级出版社10家、占比26%;地方出版社4家、占比10%。各出版社选题数量如表1所示。

表1:2004-2022年各出版社关于“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数量情况

在39家出版社的68种“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中,中央级出版社占37种、占比54.4%;北京市级出版社占26种、占比38.2%;地方出版社占5种、占比7.4%。中央级出版社不仅在机构数量上,而且在出版数量上都占据了“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的“半壁江山”。

图2:2004-2022年各级出版社“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数量占比详情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出版社在“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的出版上成绩尤为突出,以12种遥遥领先其他出版社,占总选题的18%,其中,《北京中轴线文化游典》不仅是以“北京中轴线”为主题的首套丛书,而且入选了首批中轴线阅读书目。既扩大了出版的市场与规模,也充分体现了北京地区出版社的责任与担当。

从选题内容看:建筑类与史地类齐头并进,其他品类竞相绽放。

自2004年至2022年间,68种“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中,涉及6种选题内容。其中,建筑类22种、占比32%;史地类21种、占比31%;青少年读物13种、占比19%;艺术类8种、占比12%;文学类3种、占比4%;教育类1种、占比2%。

《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

由图3可见,以建筑类和史地类为主要内容的选题数量最多,所占比重最大;青少年读物次之,以艺术、文学、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选题数量虽少,但点缀其中也竞相精彩绽放。

图3:2004-2022年“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内容占比详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中,青少年读物,尤其教育类占比较少,扩大这个类型的选题,不仅可以丰富青少年读物的内容,也有利于引导广大少年儿童认知北京中轴线。

从图书价格看:明显高于同年图书的平均价格。

自2004年至2022年间,68种“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的价格,由图4可见,明显高于同年图书的平均价格,即使按网店渠道图书销售的平均折扣62折计算,仍然高出1-12倍左右,主要原因归结于部分图书(主要为艺术类、工具书、外文类)价格过高所致。

《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

举例来说,如:2017年故宫出版社《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定价24000元、2013年北京出版社《北京中轴线》定价800元、2013年人民出版社《中轴龙脉:古都风物图卷》定价498元、2020年文化艺术出版社《京城之脊、一脉绵延:北京中轴线申遗主题创作作品集》定价390元、2008年故宫出版社《大紫禁城——王者的轴线》定价338元等。

图4:2004-2022年“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价格对比详情

(1.图书年平均价格,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4-2020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公布数据计算而成。2.因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21-2022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未公布,2021-2022年图书年平均价格,按2004-2020年图书年平均价格增长率5.47%计算得出。3.因2017年《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定价过高,且属于工具书性质,故未加入趋势图计算行列。)

《中轴龙脉:古都风物图卷》

主题普及类图书吸引读者的最主要因素仍是价格,从上文图4可以看出,“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定价明显高于全国图书的平均定价,在纸张、印刷、物流、人工等费用普遍上涨的情况下,控制成本确实存在难度,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与出版机构在选题资助、成本控制、内容选择等方面共同努力。

《走中轴》

举例来说,如:2013年《什刹海与北京城的中轴线》(当代中国出版社)定价25元、2019年《北京中轴线》(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定价15元、2019年《走中轴》(北京出版社)定价20元等,都低于当年同品类图书价格,并且得到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从语种占比看:外文图书处于绝对劣势。

自2004年至2022年间,68种“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中,中文图书58种、占比85%;双语对照(中英)图书5种、占比7%;英文图书4种、占比6%。俄文图书1种,占比2%。由图4可见,外文仅有英文、俄文两种语种,双语对照也仅限于中英语种,这种情况并不利于北京中轴线对外推广,阻碍了让世界认知北京中轴线的步伐。

图4:2004-2022年“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语种占比详情

“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应被翻译成多种外文出版,着眼当前该主题出版的勃发状态,积极承担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北京故事的使命。

《京城之脊、一脉绵延:北京中轴线申遗主题创作作品集》

举例来说,如:2014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刘洪宽绘《天衢丹阙:老北京风物图卷》英文版,代表中国参加2015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2019年外文出版社朱祖希著《北京城: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英文版,亮相第71届法兰克福书展;2020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美术家协会主编《京城之脊、一脉绵延:北京中轴线申遗主题创作作品集》中英双语对照版,亮相第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节,让更多外国友人感受了北京浓厚的文化氛围。

从技术手段看:数字出版基本被忽视

自2004年至2022年间,在68种“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中,仅有2005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市规划城市设计院主编《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2014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刘洪宽绘《天衢丹阙:老北京风物图卷》、2019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张帆著《设计美学视角下的北京城中轴线》三种图书,向读者提供了电子书,极少有出版机构注意到数字出版这个领域。

《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

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崛起,从“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中抽取知识单元、构建内容全面、类型丰富的知识服务平台,成为数字出版的趋势之一。通过对知识单元的重组,借助微信等平台和数字人文的新工具,将有利于更好地策划出版“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更快捷地宣传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发展,也为北京中轴线提供重要的知识支撑平台。

《设计美学视角下的北京城中轴线》

结语

通过对2004-2022年间,68种“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小编认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北京中轴线主题出版日益繁荣,各出版机构应积极顺应时代潮流,立足本社优势,充分了解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和审美特点,勇敢探索、乘风破浪。为更多读者提供更精彩的优质读物,共同迎接即将到来的“北京中轴线”主题图书的喷发期。


作者:

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