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垡头居民讲家门口的故事之老楼加装电梯
2022-08-31 13:2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垡头北里社区是一个典型的“80后”社区,上世纪80年代建成。此次涉及安装电梯的居民楼为北里11、16、17号楼中的12个单元楼,住户多为老化工企业退休职工和家属。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居住在这几栋楼的居民60岁以上老人占一半比例。如今,3栋楼12个单元门进行了加装电梯工程,时尚美观的钢化玻璃外挂电梯和居民楼和谐统一,井道四面采用透明玻璃,外观大气又整齐亮堂,每层电梯间设有通风窗口,可兼顾通风与防尘。居民常念叨的老旧楼房重焕生机。

垡头北里社区电梯加装工程

坚持“居民主体、社区主导

政府支持、多方联动”的工作思路

在垡头街道工委、北里社区党委

统筹支持下

这几栋楼的居民

也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

居民广泛支持

居民骨干带头协助沟通

统一了全体居民

加装电梯的意愿

本期,小垡采访了三位居民

一起来听听

居民参与电梯加装的故事

主动“请战”发挥优势 助推小区加装电梯

杨延辉 53岁 垡头北里17号楼6单元

“爬了30多年楼梯,现在终于可以坐上电梯了。”家住17号楼6单元6楼的杨延辉说,从搬进这栋楼开始,他就盼着加装电梯,如今加装电梯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53岁的杨延辉是17号楼居民中年纪较小的。很多老年人因行动不便,惧怕上下楼,经常被迫“困”在楼上。杨延辉的身体虽然硬朗,但因腿脚不便,上一次6层楼中间还需要休息4次。“现在不一样了,只需要刷一下电梯卡,一键就能上下楼,很方便。”杨延辉高兴地说道。

对于加装电梯,高、低楼层居民需求不同,意见也不统一。当接到小区加装电梯通知时,杨延辉和家里都特别支持,第一时间提交材料签了字,杨延辉作为17号楼6单元楼门长,与其他意愿强烈的居民一起积极协助社区党委上门入户,做好居民的解释工作,充分发挥老同事、老邻居的优势,耐心向居民宣传加装电梯的优惠政策,讲解针对采光、通风等居民顾虑的问题采取的措施。

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杨延辉居住的6单元所有住户一次性通过加装电梯提议,该单元也成为了小区第一批加装电梯的单元楼。杨延辉说:“今年年初,我们单元楼电梯正式投入使用,大家出行方便了,其他楼居民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协助社区 热心服务 争做电梯加装“带头人”

苏佛诗 72岁 垡头北里17号楼2单元

72岁的苏佛诗住在17号楼2单元2楼,当得知小区要加装电梯时,他特别的激动,第一时间同意签字后,他主动站出来,作为一名老党员,协助社区党委,与党支部书记、支委和楼门长化身加装电梯的宣传员、引导员,带头入户,沟通引导,化解居民疑虑。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关乎每位居民的切身利益,意见统一是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推进的第一关。当得知社区在做居民解释工作时遇到了难题,苏佛诗积极与租户和业主取得联系,经过反复沟通业主同意加装电梯,但受疫情影响无法到现场提交资料,苏佛诗反复和业主对接,协助业主通过快递提交了相应材料。

作为低层住户代表,苏佛诗表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一个惠民工程,政府出资,居民受益,小区老人多,以前没有电梯,大家上下楼都很不方便,给居民服务做好事也是一名党员应该做的。”

起早贪黑 忙忙碌碌 合力破解加装电梯难题

刘振香 76岁 垡头北里17号楼5单元

家住17号楼5单元5楼的居民刘振香每次搭着新安装的电梯上下楼都特别开心,“人老了腿脚不方便,爬楼梯也费力,这个小区老年人多,好多老人都尽量不下楼。”

“加装电梯关系到每户居民的利益,有一户不同意,加装工作就无法完成。”刘振香作为第三党支部书记积极协助社区,挨家挨户征求居民意见。针对上班人员,刘振香每天都要等到居民回来后,才上门入户,有的时候赶在居民上班前一大早就出门,有的时候等着年轻人下班回来又等到很晚,为了和楼里每一位居民做好解释沟通,刘振香问清了每家每户的工作时间,算好时间入户和居民沟通。

在沟通的过程中,刘振香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参与进来,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协助社区做好17号楼全体居民的沟通工作。最终,17号楼6个单元的96户居民全部同意,电梯顺利安装,整栋楼的居民都幸福感满满。

在垡头北里社区12个单元楼

加装电梯工作中

他们只是参与加装电梯

工作人员中的一个缩影

用实际行动

饱满的热情

为小区加装电梯工作

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让更多的居民实现“电梯梦”


作者:

朝阳区垡头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